第四十三章 飞石神功

风乱野 / 著投票加入书签

巴士小说网 www.84txt.com,最快更新风过野最新章节!

    老万是这些伙夫的头儿。

    虽然老万说过灶台上的事不用宋双搭手,可宋双又怎么好意思闲着。

    难不成自己一个年轻人,看着那些老年人忙活儿。

    年轻人,宋双自己是这样认为的,虽然他们都当他只是一个娃子。

    但的确锅台上的事情也简单,两个广口的浅缸里,是散发着酸味儿的,掺了些黑面的麸子。发酵起来后蓬蓬胀胀地从缸里鼓出来,眼看着就要从缸沿上流下来。

    拿个长柄勺子舀了稀软的麸子发面,一个个扣在笼屉里,装满两口大锅上的十来个笼屉,添材加火从笼屉里噗噗冒出热汽后,另两口大锅里,就开始煮面糊糊。

    也都简单,就是往烧开的水里撒些芥面再撒几把揉碎的干菜叶。

    听老军说,那都是些晒干的野菜。

    什么事情到宋双的脑子里就会有些想法。

    脑子里一琢磨,学问就出来了。

    用这长柄勺子怎样把那面糊糊不多不少,一滴不漏,稳稳当当,各就各位的在那笼屉里扣出一个个均匀分布的馍头。

    再怎样用那长柄的勺子搅拌那锅里的糊糊汤,让糊糊像陀螺一般均匀地旋转而不溅出锅外。

    哪里都可以练,练手也是在练心。

    灶台上的事情,老万是不动手的。

    饭做好后,依旧赶着牛车带上宋双去给那些罪犯送去。

    这回去时,那些罪犯正铺排在平地旁边向阳的山坡上翻地。

    牛车一到,便有军士从阴凉处站起身来大喊了一声,吃饭了。

    罪犯们纷纷放下手中的锄头和铁锹,慢吞吞地围拢过来又排起了蛇形的长队。

    宋双就这样开始了他伙头军的生活。

    天一黑又是无事可做,和那些老军在院子里围着火堆坐了一会儿后,便都早早休息。

    油灯还未灭时,在微弱的灯光下,宋双看那窑洞拱形的穹顶,感觉有些压抑,但还是很快就睡着了。

    第二日早早起来和那些老军一起做了饭,送罢饭回来又把缸里的水补充满了。宋双向老万请示道,我想到山上浪会儿去,行吗。

    老万道浪去吧,你个娃子呆着做啥,憋出病了。

    宋双刚走出几步,老万忽喊住叮嘱道,娃子,你到山上也要小心,这山看着平缓,但到处是沟壑断崖,可莫跌了下去。

    忙答应着我就在这附近山头上转转。

    去山上并不是去散心的,却是宋双心里在想,武功这东西没有人教就自己练,这山野就是一个好场子。

    这山看起来平缓,真往上爬时才知道那坡度也是颇为陡峭的,又加之山上无甚草木尽是砂土,上下极易脚滑。

    宋双拣那零星的草木根茎旁边突出的小土包踩稳了脚,拐着弯儿呈之字形斜向上爬。

    坐在那山顶上,被风吹着,却感到无比的快意。

    在细往四周看去,那群山脚下,果然隐隐约约断断续续夹杂着一道道的沟濠。

    那就是老万说的断崖沟壑了吧。

    宋双想下去看看,但也知道,这山上的路看起来近走起来却远,怕午饭时赶不回来。

    且先坐坐。

    那时宋双坐在山顶,正惬意地感受着风吹。

    山下,几个老军正懒懒地靠着山墙坐着,在院子里晒太阳。

    看着山上宋双变小的身子,一个老军说,这娃子不是个简单人儿。

    那老万浑浊的眼中闪出一丝光来,缓缓道,不是个简单人儿。

    又微微吁了口气,只不知命咋样。

    此后,每个早上,忙完灶台上的事。那些老军坐在院子里晒太阳的时候儿就有了可以消遣的事。

    他们看着那个黑点儿,斜行着拐着一道道弯儿向山上爬去,然后在山上坐一会儿,又斜行着下山来。

    有时候,那黑影上了山便消失在山那边。

    有老军担心的说道,这娃子别跑的远了,摔着跌着。

    又有老军说,这娃子做事不急不缓是个有心的。

    他莫是去那沙河边上了吧。

    沙河,就是老万说的那些断崖沟壑。

    夏天有雨水时,山上的水流下来,汇集起来便是山洪,常年冲击土层塌方冲出了沟壑,只山中留不住水,水很快流走只留下一道道沟壕。

    一个老军皱了皱眉,咋说这娃子还小,别真给跌着了。

    老万懒懒地道,只怕这一辈子遇着的沟沟坎坎多着呢,就让他自己趟着摸去吧。

    宋双确实去了那山下的沙河。

    近到跟前了才知道原来那些地儿也是凶险的。

    沟濠宽宽窄窄,显然是被水冲刷过形成的,两边多是峭壁,间隔着有沙土滑落堆成的斜坡。

    能看得出来,那周遭的土质疏松,随时有塌陷的可能。

    峭壁随山势高高矮矮,高处竟有七八丈,宽窄也各有不同,沿半山腰走了好长一段,见宽处五六丈上下,窄处也有一丈左右的,只缝隙般不易见到底,看着却更是凶险。

    虽是这山里水汽蒸发得快,在背阴处的深沟里竟还残存着些积水。

    宋双看着那沟壑心里感叹,人在这自然之中确实是何等渺小,莫说那书中说的万丈深渊悬崖峭壁了。就是这沟沟壑壑拦路时,也只能绕着走。

    宋双又爬回山上,方坐下想要歇歇,一只受惊的马蛇子忽从脚前窜了过去。

    这丑陋的小东西宋双倒是认得。

    这东西还没宋双的巴掌大,尖嘴鼓眼枪头般的脑袋,细长的身体上布满斑点,四只青蛙般的脚爪,一条长长的尾巴却比身体还长,和壁虎一个模样。

    进翠城前,在那外面山里住过几日,便见过这东西。那山里的孩童告诉他,这东西叫马蛇子,无毒也不咬人的。又胆小见了人就跑的。

    这山上马蛇子多。

    那只窜出去的马蛇子在三四米外的一株枯草下停住了,竟回过头瞪着宋双。

    这丑陋的东西,你瞪我做什么。

    捡起一块石头扔去,却没打着它,那东西飞快的跑了。

    宋双笑了一下自言自语道,你耍弄我呢,我倒不信打不着你。

    捡了些小石头硬土块,宋双静静地坐着,看有马蛇子过来便扔石头打。

    打了五六次却一个也没打着。

    宋双只是不甘,难不成这比我指弹苍蝇的神功还难不成?

    其实不难,只不过是手熟罢了。

    你动它也动,这东西也是有脑子的,见你动它也动。你石头过去的时候,它已经动了,自然打不着它。

    虽说宋双扔得算是准了,但每次都是差一点点。

    当一块儿石头无意中打到马蛇子尾巴的时候,宋双忽然明白了一个道理。

    心里骂自己道,这理儿不是很简单吗。

    自己的手还没有那么快。

    手离攻击的目标是有距离的,既便石头飞得快,但那目标也是动的。

    但它没有石头快。

    方才扔出的石子是瞄准马蛇子头的,手动,它也动,只它动得慢,所以砸中的是尾巴。

    明白了这个理儿,再扔时果然又打中了几次。

    那天,宋双回到家时已过了午饭的时间。

    宋双迷上了“飞石神功”。

    “飞石神功”,这是宋双为这扔石头功夫取的名字。

    十多天后,那山上不知多少可怜的马蛇子遭了殃,石头落处,宋双这“飞石神功”已是十中七八了。

    只是宋双还不满意,十中七八怎么行,既是神功,就要百发百中。

    不但要百发百中,而且要一击毙命。

    又是月余,当速度和力道都提高后,那山上的马蛇子遭受了更多的无妄之灾。

    那“飞石神功”百发百中后,宋双脑子里的想法忽又回到了最初。

    这光打中还不算神功,若是能想打它头就打着它头想打它尾巴就打着它的长尾巴才算是本事,这才是飞石神功的最高境界。

    手动的速度加上间隔的距离,快过马蛇子跑过还没巴掌大的距离,可能吗?

    还有这手上的力道若想打死它便打死它想把它打得翻滚便能把它打得翻滚,如果只想吓吓它轻轻地砸着它那也才算本事,这分豪间的轻重掌握,才是飞石神功的最高境界。

    可如此细微的轻重把握,做得到吗?

    但宋双要试试,试试自己能不能达到神功的最高境界。

    对于宋双来说,打马蛇子成了他的一件乐事。

    每天,宋双都是认认真真不厌其烦地扣馒头搅荞面糊糊,乐颠颠地从山凹下拎水,忙完了就去爬山,爬上山,便坐在那儿打好一会儿马蛇子,常常错过了吃饭的时间。

    那些老军看在眼里,这娃子干活细详,那馍扣得好齐整,糊糊搅得均匀,水也越拎越轻快了,爬山爬得更是越来越快拐弯儿越来越少走的路线越来越直。

    只是在那山上待的时间也越来越长。

    这娃子每日里在那山上坐着干啥呢?到底是娃子,想是在这里憋得心慌,到山上看得广解闷呢。

    只想着这小子是在练爬山的功夫灵活手脚,却不知还有在山上打马蛇子这件乐事儿。

    这娃子在山上做啥呢?连饭也忘了吃。一个老军不解地说。

    老万浑浊的眼睛望着山上宋双的身影,手缓缓地搓着胸口的泥,管他做啥呢,娃子嘛,耍去吧,难不成让他和我们这些等死的老鬼闲坐着磨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