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落脚山中

风乱野 / 著投票加入书签

巴士小说网 www.84txt.com,最快更新风过野最新章节!

    想是这些老人在一起久了,也没什么话可说。

    其实,老万是个话多的人。

    新来个娃子,倒可以把这地儿这人当新鲜对他讲讲,也只有这新来的愿意听。

    话匣子一打开,便没停下来。

    宋双很快弄明白了,这里的军队也是那风野城大将军燕楚辖下。只因军中粮草短缺,故令军队开荒屯田。

    又是这充军来的犯人,给点吃的不叫饿死白干活的好劳力,正好用来开荒。

    只是这山里没水,全靠天下点儿雨,开垦的荒地也是广种薄收。好在那些犯人没有什么成本,遇着好年景,多少能收获些粮食就好。

    这样的垦荒队伍有五个,一个队伍开垦方圆十里的荒山,队伍编制叫“点”,老万他们供应伙食的这一队是四“点”,年初到这里的。

    今年开了荒地,来年就可以播种,那时就是军户来接手了,犯人们再往更里的山里走。

    只是听说再往里去就都是石头山了,土层更薄,土质更差,恐怕这地也开不了多久。

    这老万是年轻时就入了军的,上了年纪脑子有些迷糊腿脚也不灵便了,便打发到这里,糊弄那些犯人的吃喝。

    其他几个也都是这个情况,只这回也不知那军里管事的人哪根弦错乱了,把你这么个小子打发到这里来,想是看你小身子板儿弱,没啥用处吧。

    不过,我倒看你是个有心思的,年轻人,哪愿呆在这里。

    只是且莫着急,待你长大些自然会出去的,难不成把你一个小伙子放这里养老,那才是便宜了你。

    听了这话宋双心里倒舒坦了些,虽这儿的确是个养老的好去处,可自己又不是养老来的。

    养老,那该是多年以后的事情。

    只宋双不明白,那将近三百个罪犯,只有十个军士看管,也不怕他们跑了?

    哪里跑去,这跑出去还不是饿死,再说他们也不想跑。

    宋双奇怪。

    老万又缓缓解释道,这充军的都是犯了重罪的,大都是终身服苦役,甚至还有一部分是世代服役的,就是说他死在这里了,儿子还得来一个顶上,儿子死了孙子还得来,世世代代做苦役,子子孙孙是犯人,他们哪个敢跑。跑了就是让儿子孙子提前来。

    就算没家没后人的,又往哪儿跑去,这方圆几百里不是军队就是荒山,不是给逮住就是饿死,反而死得更快。

    还不如在这里苟且着,再说,这个燕大将军还有个宽仁处。虽是犯人,若肯出力,干得长久时。他们的后人来了便可入军籍不再是罪人。即便是没后人没家的,干得好时,本人也可入了军。

    回来的路上,这里的里里外外宋双算是弄明白了。

    回到家里,“家”,老万是这么称呼那几口窑洞的。宋双心里也愿意这么称呼,出了家门就是江湖,入了江湖处处就是家。回到家时,几个老军靠山墙坐着晒太阳。

    看来是没事儿了,又是一个个焉搭搭的发着呆无话可说,只这般闲坐着熬日子。

    老万把牛车赶进棚子下说你这娃子想是闲不住的,到下面菜地浪去,下面有几口水窖,你提了水浇浇菜。

    又对旁边几个老军说让牛歇一会儿了,赶下去拉水。

    宋双听了忙道,是去下面水窖拉水吗,我去吧。

    老万说怕你不会使唤这牛。

    宋双笑笑,我还真赶不了这牛车,可有桶我去拎了来。

    桶倒是有,只你这小身板,怕是拎不动。

    你们歇着,反正也没事儿,我就去拎吧,也是练练力气。

    嘿,这娃子倒是勤快,那你就去吧。

    一个老军从窑里取了扁担和两只木桶,宋双接了木桶却未接扁担,一来想拎着练力气,再着,他不太会用扁担。

    在翠城挑粪时只挑半桶,不光是挑不动,还因为是挑不稳,怕那粪水溅得到处都是。

    闲着的老军引他下到那菜地。

    却是那处低洼才有雨水积下来,一共有五口水窖,这几百人吃水全靠这几个窖。

    水确实是珍贵的,好在今年刚到这个“点”上就有几场大雨,水窖里面都装得满满的,一年都够吃了,还能浇浇菜。

    宋双看那菜地,也不明白是什么东西,只认得有白菜,地边上种的几排是辣椒。长得也不甚好,倒是结了些。

    倒是地边上几米外的几棵小树顽强,老军说是开春种下的沙枣苗子。

    再是什么却不认得了,只知道是叶子。

    那两个老军说,这里土质不好,又缺水。主要种些白菜,土豆和萝卜。那土豆儿倒适合这土,长得不错。萝卜却是干柴一般没水分,只这一年全靠这几样子,总比没有的强,就是那些看管犯人的军士想吃一口时也还得求我们呢。

    原来那些叶子下面是土豆和萝卜了。

    两个老军在那菜地里翻拣,揪萝卜叶子。

    宋双便去拎水,两个老军又在后面叮嘱,那水窖可都大的很,你小心别闪了下去可上不来的。

    宋双应了揭开那窖看,里面却黑乎乎的什么也看不清。窖口有条绳子拴着皮袋,宋双解了绳子慢慢溜下去,从下面打上水来。

    看那水时却叫个脏,草草棍棍不说,竟还有屎壳郎子,更多叫不上名的虫。

    宋双虽讨吃了两年,只这般脏的水还头回见,又奇怪这悄无声息连鸟都不拉屎的山沟沟里,哪来的这些虫子。

    先拎了水浇地,说这水里有屎壳郎子呢。

    两个老军怪怪地瞅宋双,“咦”了一声,你娃子难不成是少爷?爷打小吃的水里就有这东西,这窖水都山上流下来的,哪还没有些虫。

    宋双忙遮掩着怕被识破了少爷身份,有,有,只这水里多了些。

    老军又指点道,你拿舀子往菜上浇,别破费多了。

    宋双小心地往那菜根儿上浇,两个又笑,还真是个没干过活儿的,说你别破费了,也别那么少啊,光饮湿了地皮子。

    一个放下手里的菜,趿拉着破布鞋过来做了样子,宋双看了赶忙依样学了。

    浇罢地又拎水。

    那两个木桶不大,比起在翠城挑粪的大桶要小一些。

    宋双把两个桶都打了大半水,倒不是怕拎不动,是害怕水闪出来浪费了。

    山凹离窑洞也有三五十丈,拎了整整八个来回,才把窑洞里那七口大缸都补充满了。

    那些老军坐山墙边挠着痒捉着虱子,看宋双上上下下,咦,这娃有些力气呢。

    宋双又问老万,还有什么事可做。

    有啥事可做,老万和几个老军相互看看,这一天有啥事可做,我们这都是来养老的,能做啥。

    宋双这才想起来问老军,你们都多大年龄了。老万道都是六十上下的了,也都是身子骨不太好的打发到这里。

    这年龄是该养老了。

    宋双又问,那中午饭啥时候做。老万道中午饭好做,就我们几个的。

    宋双又奇怪,那些犯人不吃。

    不吃,就是那些军士也不吃。到晚上了再给他们送去一顿就行了,也都容易,还是麸子窝头荞面汤。我说娃子,这锅台上的事儿,你就别搭手啦,我看你每天就把那水给咱们弄满,再去给那些犯人送饭就行了。

    宋双说哪能让你们老人家干我却闲着。

    那老万叹口气,都是闲着,闲着也难受,娃子你没事儿了跑山上浪去吧。

    听这一说,宋双倒也想跑山上去看看这周遭的样子。

    爬上了对面那座高些的山,放眼望去,昏昏漠漠,四面全是山包子,虽不大,却一个挨一个象篓里一条条起伏的鱼,哪有一块平地。

    那些犯人开荒的地方不是平地么,怎看不到了,想是被山挡住了吧。

    天是蓝的,天下面便是一眼望不到边的浑黄。

    宋双心里哀叹,养老的好去处,可怎把我放到这里了。

    却转念又一想,也好,先在这里也算是有吃有喝,没事儿了先爬山拎水练练筋骨。

    就暂且在这山中落脚,那老万不也说,迟早能出去么。

    也只能这样想,在不在这里自己说了算吗!

    山上风大,吹得些枯涩的草扑扑抖着,吹得宋双的军衣簌簌做响,吹得无尽的冷清苍凉。

    我那李黑兄弟,此刻在干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