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士小说网 www.84txt.com,最快更新IP巨咖最新章节!
黄兴涛和王东义两个又不顾小弟袁宝正处于高考前夕的繁忙时节,把他叫出来围观,他们今天要试验用WaveLan技术搭建的寻呼台,才几天的功夫,十分原始的装备,他们只是想验证一下可行不可行。
因为没有AT&T的授权,他们这样做肯定是违反专利法的,不过,在这个开放之初万物混沌的时代,谁特么管你什么专利法,能搞出来产品就是王道。
虽然忙死了,可是不得不去啊,这两个大哥可是大大的有前途的高材生、创业达人。
这一次连大摩托都没借到,一而再再而三,隔壁大葛格都怒了。所以袁宝是骑着自行车来的。
他们人手少,袁宝刚刚来到现场,就被塞了一个特大号的DIY寻呼机,据说可以双向发语音,他们想试一试传输距离和穿墙距离,不懂技术的袁宝就被派给测试员的“重任”,骑着他的破自行车跟他们的临时基站背道而驰。
渣音质的语音寻呼机只要一打开就传来嗞嗞的电流声,亏得两个大哥还这么兴奋。
“嗞嗞!我现在离开大概半公里了,OVER!嗞嗞!”袁宝发送一个语音。
“嗞嗞!听到了!听到了!继续走,走到1公里吧,肯定没问题,OVER!嗞嗞!”黄兴涛回了一个语音。
走到了五公里还有信号,不过,袁宝认为这个嗞嗞的电流声肯定会成为产品推广的障碍,在语音里就呼吁两个技术达人着手解决这个难题。
“我们要拿到投资才有钱搞更高级的研发,OVER!”这是王东义的回答,也是。
袁宝:“注册公司了吗?”
黄兴涛:“还没呢,明天就去,应该叫一个什么名字好呢?”
袁宝想了一路,等两个小时回到两个大哥身边,才笑道:“恭喜你们,测验成功了!第一家民营寻呼台即将诞生,后面唯一要做的就是如何躲避监管,不要刺激运营商们敏感、脆弱的神经。”
两个兴奋的大哥提供了几个名字,什么“千里传音”,被袁宝笑话:“几公里还好意思说千里?”
王东义的名字叫更直白,什么“对讲寻呼机”,怎么听着这么low?
袁宝:“我提供一个,WaveMan,我们使用的是WaveLan的技术,这是局域网,城域网的简写是MAN,将来我们会建成全城网络,就是城域网,所以我们叫WaveMan,中文音译是‘威漫’,很洋气。”
黄兴涛支持袁宝的提议,说:“公司名还是这样听起来高级,至于产品,是可以叫对讲寻呼机,这无所谓。”
二比一,所以注册公司就叫威漫网络。他三人都是创始人,当然了,丝毫不懂技术细节的袁宝所占股份只有10%,另外两个分享90%,袁宝要出一万块,另外两个出资9万,他们也得花大力气才能筹集呢,袁宝则根本不知道能不能筹集得到,有点忐忑不安。
这个机会他一定不会放过的,双向语音特么就是微信的雏形啊,放过了还有天理吗?
回家跟老妈一说,立即被骂了回去:“你给我好好念书!今年考不上就补习班,创什么业?屁都不懂的小屁孩!”
吓得袁宝放弃了幻想,琢磨来琢磨去,只好去找大舅,好像在一个外资上班,有一点积蓄,可能可以借到一万块钱。
为了尽快借到钱,他连第二天的课都荒废了,立即溜去找大舅,生拉硬拽把大舅拉出来参观他们的对讲寻呼机。
大舅对新科技不是很感冒,不过看在外甥的两个合作伙伴都是清华雷达专业的高人的份儿上,说可以考虑考虑,得跟老婆商量商量。
在这个一线城市房价仅仅1000多块的时代,1万块可是了不起的数字,好好商量是必须的。
路过一个低密度住宅区,袁宝还特意去看了看胡同里的四合院儿,多古色古香的四合院儿,想买一套来存着。等房价上天了,拿出来嘚瑟——看我家的破房子。房子本身一文不值,不过,几百平米的地价老值钱了。
有一个房子,破破烂烂,好几次路过,老爹总是说:“喏,这个是梅兰芳先生早年间住过的,里面还有牵牛花,齐白石画过的。”也不知道是真是假。
这一次袁宝心态不一样,看到房子大门洞开,就跑过去敲门,想进去瞅瞅大师故居。买不起,我瞅瞅还不行吗?以后房价飙涨,连看都不让看了。
这个院子似乎住着不止一家人,一个阿姨看到陌生人,问:“找谁呀?”
袁宝信口雌黄:“我是房产中介,你们这儿是有人要卖房子吗?”
阿姨不是要卖,不过她比袁宝还好奇,就问:“现在什么价格?”
袁宝:“哎呀,你们这个院子也太老了点,还有,是不是一起卖啊?”
阿姨:“一起恐怕难,有些人没地方住啊。谁家一定有两套房?我听说至少要2000一平,一起卖更贵。”
袁宝:“你们这儿统统加起来一共多少平?”
阿姨不知道,但是把附近的一个邻居老汉叫来问:“老刘,我们这院子一共多少平啊?有中介来问。”
老刘过来,带着一丝警惕:“你哪家中介啊?”
袁宝哪知道,先糊弄着:“不是附近的,但我们有顾客对四合院感兴趣。叔,这多少平啊,一共,我得给顾客估摸估摸大小,一个老华侨,可能怀念老院子,是我肯定要拆了重建。”
这年头,老华侨的名头最能唬人,本地土豪尚未崛起。
老刘认为这里一共有700平,哇塞,真多,如果真如刚才阿姨说的价格,至少140万才能盘下来啊。
老刘很专业地说:“有安置房我们才卖,你开价多少?对了,我们这里是梅兰芳先生的故居哦,这个有文化价值的,少了咱不卖。”
袁宝突然发现了一种生意,做中介,现在大家伙改善生活的愿望非常强烈,估计能弄一小桶金。
不过他也做不大,因为根本没有能力安置没有二套房的人家。
除了这个院子,他还顺便跑了几家门户洞开一看就不是一家人住的院子。
有趣的是一大堆人都说自己是某某名人的故居,还有人说的有声有色,但要他拿证据出来,他又搞不出来。
还真有人愿意不用安置房就卖的,不过,卖方是有了,他上哪儿找那些所谓的“老华侨”去呢?
袁宝也有几个亲戚在美国,不过都怎么靠谱,好几个是偷过去的,合法身份还没搞定,所以他只能求助于自己的合作伙伴——黄兴涛和王东义,因为他们有不少那边留学的同学,让他们随便开一个中介公司,就可以在那边招揽真正的华侨了。
如今中外差距十分悬殊,来自海外的启动资金十分稀缺,这些个想念家乡的华侨就是其中一股强大的力量。
所谓的企业注册资金是可以在验资之后拿走的,所以袁宝也能说服两个大哥帮他搞定企业注册的问题,他还怂恿自己老爹去当法人,因为自己还小,特么还没到18岁呢。
孟子曰:“有恒产者有恒心。”他准备给自己的公司起名“恒心地产”。
他给公司设计的竖排的招牌,挂在办公室的两侧,一边是威漫电子,一边是恒心地产,来人分不清,为威漫而来的以为旁边是恒心,而为恒心而来的会以为旁边是威漫,哈哈,他越来越觉得自己机智了。
当然了,仔细一点就会发现面门后面的玄机,但顾客来签约的时候估计也不会太注意这些细节。
为了平衡两个伙伴的利益,也简单,这一次,恒心是他占股90%,两个大哥象征性地占10%,否则一个办公室两用的提议可能会被反对,而中介公司完全是他一个人在捣鼓,就是随便跑跑腿,然后看看美国那边能不能找到合作者。
在两个大哥看来,这个小弟是神人,没事就在办公室坐着复习功课,听到电话就拿起来:“你好!恒心地产。对对对,我记得,你是老刘,呵呵!”
大哥们是搞技术的,不喜欢接电话,所以威漫的电话也是他接,在另一边,两个电话的铃声完全一样,可是大哥们发现袁宝从来不会搞错,也不打算换一个铃声。
他们不知道袁宝根本不知道怎么换铃声,什么?固定电话还可以换铃声?如果现在他们这么提议,他一定会惊呼。
一些细节袁宝也设计得很有心机,比如分机号,就这么三个人的公司,却设成21、22、23,看起来就像大公司的样子,两个大哥发现之后都笑得很诡异,表示很赞同。
三个人的职务也是这样的,都是副职,袁宝是副总经理,黄兴涛是副总裁,王东义是CTO,反正就没有老大,看上去也是公司规模很大的样子,遇到真的要决策,那就是三个人一起举手表决。
别看袁宝才10%的股份,表决权却是一样的。
房产这种生意是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的,所以短时间内也别想做成大生意。而且,貌似袁宝连房产过户的政策法规都没弄清楚,也没时间去,只是大概找一个律师亲戚问了问,还是间接问律师所的同事。
听到袁宝聊天,两个大哥只能说:无知者无畏,后生可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