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木成林_分卷阅读_34

等登等灯 / 著投票加入书签

巴士小说网 www.84txt.com,最快更新孤木成林最新章节!

    第26章

    魏晓林回到公司,其哥果然和公司高层排排坐好正在等他了。之前的冷遇虽然合乎情理,却到底没有正经决议,故而公司准备再度起用他的时候,画面就难免显得有些尴尬。

    好在能坐在这里的,除了魏晓林,剩下的人都是些人精,这种尴尬在第一个人开口之后立刻就灰飞烟灭了,转而进入一种诡异的默契氛围中。

    赵其清了清嗓子,道:“小林,是这样的,最近一段时间你热度很高,公司呢,对你的热度进行了考察,也经过了一些决定,又按照你本人的特质,准备给你规划新的发展方向。”

    魏晓林知道前面都是胡扯,都是在给之前发生的事情套上一个好看的模子,但他也不欲凡事争个一清二白。过去的事情已经过去了,总得看看眼下,于是他道:“新的发展方向?那组合呢?”

    “当然也是兼顾组合活动的。现在组合短时间内难以合体,再合体也不适合绑在一起太久,当然,这是公司规划的事情了,告诉你只是希望你能理解公司的步骤。”在座的其中一位高层管理开口说。

    魏晓林心想哪有什么狗屁规划,他也不是刚入行的小年轻了,感情被骗,总不能事业也被骗,但既然公司打算把这事翻篇,魏晓林也不想揪着不放了,他点了点头,说:“我明白的。”

    赵其又咳了一声,仿佛有点尴尬似的,说:“最近谌老师有作品在拍摄,我们跟剧组那边争取了一个试镜的机会,之后会跟谌老师正式合作,你好好准备。”

    饶是魏晓林做了再多的心理准备,仍然是被公司的这个决定给惊到了,他犹疑地提出自己的问题:“今天剧组已经在学校开设公开试镜,我并没有参与,再试镜传出去,影响不好吧?”

    公司高管们呵呵乐了,起身拍拍他的肩膀,说:“这你不用担心,你只管准备好试镜就行。剩下的让赵其跟你说吧。”

    高层一离开,会议室里只剩下了赵其和魏晓林,赵其叹了口气,说:“你不要有心理负担,公司做公司该做的,你就做你自己该做的。谌锐的眼光你放心,剧本绝对不差,你上了只能有益无害。”

    赵其这样说,魏晓林就大概明白了他话里的意思,公司八成已经打点好了上下,只等着试镜走个过场,然后就顺理成章把他塞进剧组,让他和谌锐源源不断地闹新闻。

    这样一想,魏晓林一边觉得无奈,一边又觉得如释重负,赵其看他脸色,料到他大概已经想通,便把自己手边的剧本推给他,说:“你看一下剧本。”

    电影《画框》讲述的是全球知名的在逃通缉犯黑光成功摆脱警察追捕,却最终选择自我了断的故事。谌锐饰演电影男主角黑光,他表面上是自由散漫的画家何如夜,实际上担任着一个跨国贩毒集团买卖双方中介的身份。黑光为人谨慎而毒辣,向来残忍而可靠,但几年前黑光在一次交易时露出尾巴被警方盯上,为求自保,黑光罢手歇业,暂时停止了一切交易。

    警方不仅需要抓到黑光一个人,还需要带出他身后的大宗毒品制造商和购买方,只好按兵不动,一直盯着他的一举一动。

    黑光在一次海外采风时遇到了年轻的画家海丰,海丰与自己对艺术的追求十分契合,他主动提出与海丰完成了一次采风,随后二人各奔东西。

    黑光之后在艺术展上再次碰见海丰的画作,身为半个艺术家,黑光对海丰的作品十分欣赏,他匿名购买了海丰的画。

    同时黑光也在探查海丰的底细,而海丰是个查不到背景的人,这让黑光暗生警惕,他整夜注视海丰的画,希望探出端倪。

    随后黑光的助手终于探查出,海丰实则是当地军火走私商的二把手,黑光心道不妙,却被海丰带人上门绑走。海丰将人交给自己的一把手,一把手与海丰谈判,要求分得他一半的客源与货源。黑光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只好将自己手中一半资源分了出去。

    但在带领军火商面见交接时,黑光却突然逃了。临走前他同一把手发信息,告诉他以后警局派卧底,刑侦画像可以不要单位的业务顶梁柱,他掩饰再好,匠气永远不能被完美掩藏,总会露出马脚。

    此次行动失败后,对黑光的追捕由暗转明,最终抓捕到黑光时,海丰请求当初扮演军火走私商一把手的缉毒大队队长,让自己与黑光见一面。

    海丰问黑光是怎么看出自己的破绽的,黑光告诉他,海丰背景优越、出手阔绰,却在拍卖画上选用了档次最低的劣质画框,与自己磅礴浪漫的画作本身极为不搭,根本不符合一个有艺术追求的人的选择。

    黑光告诉海丰,如果心底里还有那么一丝艺术追求,就要真的去追求它,不要枉费自己的天分。

    海丰摇摇头告诉黑光,自己的天分是抓捕罪犯的。

    离开前海丰轻轻叹了一口气,说:“你是我参与的第一个大案要案,你买走了我最满意的作品,虽然我也想让它完美无瑕,但是,那已经是队内最后的经费了。”

    影片到这里戛然而止,魏晓林要试镜的角色是海丰,这个角色以魏晓林的视角来看,戏份很多,但实际上真正的角逐都集中在画家与缉毒队队长身上,电影的几次高潮都是二人的近身搏斗戏份。海丰作为刑侦画像的技术人员,只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配角,但整部作品在他这里结尾,又让魏晓林左右思索。

    魏晓林抱着剧本看了两遍,内心已经认定这确实是一部好作品,自己去拍应该收获不少。抛开谌锐的因素,这部电影剧本不错、班底不错,毕竟是谌锐选的戏份,各方面条件都算上等,魏晓林如果顺利进入剧组,所收获的成果不会小。

    但是问题就是这部电影有谌锐加入,跟谌锐一起合作,电影要怎么拍、在片场要怎么互动,魏晓林心里还是没底。他还没有修炼出能够完全无视谌锐的心态,更何况公司安排了这一出,其实也就是想利用他和谌锐的事情。

    好在因为电影学院试镜学生众多,两天的试镜根本安排不完,又延期了一天,这才能有魏晓林夹队的机会。

    剧组的助理从试镜教室出来,三人一组挨个叫名字,魏晓林跟两个高一级的学长一起进了教室。他用余光一扫,谌锐不在,这让他松了口气,接过了剧组助理递来的纸条。

    纸条上写着他今天需要试镜的片段,魏晓林被分到的是海丰为拍卖会前期准备画作的剧情:

    警局需要海丰创作出拥有他个人风格的成功的作品,但海丰初次接到如此重要的任务,又在与黑光的几次接触中感到此人的狡诈圆滑不露痕迹,越发觉得这项任务难以完成。心烦意乱之下海丰很难保持创作状态画出佳作。之后是扮演军火商老大的缉毒队队长开导了他,他才能恢复情绪潜心作画。

    这段剧情很简单,只需要演员独自一人就能完成,但难就难在该如何表现烦躁紧张的状态,多一分,是对缉毒事业的不忠诚,便脱离了人物本身的立意,少一分又显得做作,不够反衬出任务的复杂和艰巨。

    对魏晓林来说,更困难的则是如何在排到第三位的情况下,在前面已经有两轮演绎的时候,表现出属于自己的人物个性。

    这种情绪看起来很难把握,但是要做起来倒也不复杂,普通作品里常见的几种表现手法,诸如扔画纸、摔画笔、拉开窗帘站在窗前透气,魏晓林的两位学长都已经演过了。魏晓林拿着纸条坐在等候区,咬着手指开始思索。

    轮到魏晓林上场的时候,他把方才用做道具的拉开的窗帘又拉了起来,只留了一道缝,日光从这道缝里射进来,在地上投出狭长的影子。

    魏晓林,或者应该说海丰,他的画板就支在这片阳光下,他手里夹着铅笔,一边茫然地看着窗外有限的风景,一边无意识地画着。窗户没有关,窗帘被风吹得上下翻飞,飞得猛了,海丰才终于回过神来,他低头一看画板,自己竟然无意识地画了黑光的草稿。惊惧之下他按断了手里的铅笔,索性又用断了的铅笔在画纸上乱画一通,才泄愤一般将画纸扔到一旁。

    虽然仍然没有跳出扔画纸的俗套表现手法,但到底是推陈出新,在情感表达和意境营造方面更深刻了一些,魏晓林表演结束以后,觑见了剧组选角导演轻微的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