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自己一张思考的

春之犁 / 著投票加入书签

巴士小说网 www.84txt.com,最快更新舂之犁文集最新章节!

    我们生活在这网络与信息时代,每天脑子里接收了很多信息,要不停运转消化掉。常常会身心疲惫,中午躺下休息了片刻,在醒来前竟然做了一个意外而清晰的梦。

    梦里是在一个冬天的早晨,一个gg牵着一个mm的小手,走过一片热闹的早市,背景中卖早点的小摊上,冒着微熏的热气。gg的歌声响起,不知是哪里的民谣,但很上口。画面中两个人买了早点,一种辣辣的很有特色的食物,我也不知道是什么,不知道世界上是否真的有那种食物。无论如何,他们坐在路边幸福地吃了起来,吃完站起来的时候,再看mm的小脸,红扑扑地朝着gg微笑。gg的歌声也到了结尾,只记得最后一句唱以(好像是):杏杏的花耳垂儿,杏杏的花耳垂儿

    我的梦随之结束,醒来躺在床上,想一想,觉得很有趣又有点可笑。这无端端的梦境,究竟来自何处,去向何方呢?

    只是忽然有了莫名的开心,原来幸福很简单,并非遥不可及。

    “当你年轻的时候,以为什么都有答案,可是老了的时候,你可能又觉得其实人生并没有所谓的答案。”哲人也一直在寻求答案,寻找生命的意义,人们身在其中却容易忽略的东西。我们忽略并非因为混沌,只是不愿被这个问题困扰住。也许很多人会说:这个东西,想一辈子也想不明白,还是留给哲学家去思考吧。想起去年听了一个演讲者说:当你考虑到你做一件事情的意义的时候,可能会问自己为什么要做这件事,就是我的目的何在?当你想到的时候也许会困惑甚至被自己吓到,但是不要紧,每一次想到这个问题的时候,都是你在试图重新连接你的目的和你做的事情。所以,思考不是一件坏事,思考是一种功能和权利。

    马歇尔麦克卢汉,加拿大通信界的精华人物,惟一一个在美国学术界酒吧里被人们提及却不会被耻笑的加拿大人。我读了他的一些著作,得到了一点启发。

    一、我们改变了工具,然后工具改变我们

    结合一下我们的现实生活,很多人患上了一种病,病症是这样的:如果在几个小时没有接到电话,或者手机没电,或者在一段时间内(可长可短)没有检查电子邮件,没有连接网络,人就会变得焦躁,易怒,紧张不安。

    有些人出去旅行,一下飞机就直奔网吧,接收电子邮件变成了很重要的一件事,超过了找点儿吃的或者去逛商店。打开信箱发现朋友发来的照片,做着憨态可掬的动作,我们也就满足了。我们也可以坐在电脑面前一整天,不知道自己都干了什么,但是我们愿意,没办法,哪怕只是为了寻求心理上的安慰。因为我们太怕和这个世界失去联络了,我们太怕发生了什么而自己却错过了。为了这种念头,可以去做很多傻事,当然这些傻事中,最大的成分是什么也不做。自然而然,人类成了工具的奴隶,从而引出麦克卢汉另一个观点:

    二、发明是需求的起源

    这个道理很简单,因为从上述的角度上来讲,人们的某些需求原本是不存在的,正因为有了发明,有了科技,需求才变成了需求。在这个问题上,是科技的创造者,和利用科技获益的人推动了人们的需求。

    比如发短信,原本我们并没有这个需求的,可是铺天盖地的广告和服务快速俘获了人们。在很多出租车司机的座位后面贴有这样一则中国移动的广告,图文并茂地说:上课的时候不方便讲电话,就发短信吧;这样的话很难说出口,发个短信吧我无所事事,发个短信吧。还记得有一个在移动公司上班的同学,在短信风行之前,她和我说他们公司给每个人派发任务,一个朋友要发够300条短信,就会有奖励。而我也听说,刚开始是有些人被雇来编写短信的,特别是那种可以高度流传的,我想我们都收到过。于是后来,全中国的人都在发短信了,不发不行,这已经和落伍之类没有关系了,这是生活的基本需求。这种观点已经被植入了我们的大脑。而科技成了指导人们行为的指令。

    三、我们做事情是因为我们可以做到

    这是一个不太成文的观点。美国发射火星探测器为了以后登陆火星,因为那些遥控小汽车付出了大量的研究和资金的投入。为了什么?为了证明自己可以。我能做到这件事,所以我去做。可是比起太空研究的投入,人类所面临的更严峻的问题呢?非洲的艾滋病,全球日渐恶化的环境,教育方面的不足,这些问题谁来解决?

    美国还拥有可以摧毁整个人类足足九次的核武器。我的意思是,来吧,人只死一次就够了,不用第二第三次吧,制造那么多核武器做什么用呢?不做什么,就是放着,证明我可以制造这么多,而且我不制造,别人也会制造。

    而涉及到每个个体呢?一个人可以花上百万买一只手表,或者很多只,无论,尽管手表的基本功能只是为了计时,但是购买者需要这只手表来证明自己的经济状况或社会地位,便宜一些的手表已经不能满足这个需求。曾有一个在澳洲留学的中国学生买了三辆宝马,便想问他要那么多车干什么用,一个人也开不了。他说他的朋友买了两辆,所以自己一定要比他多买一辆,不干什么用,就是放着,证明自己买得起。怪不得外国人都觉得中国很富裕,因为中国学生的阔绰表面上没给中国人丢脸。可是浪费毕竟不是值得推崇的美德,比起浪费,比起被物质所左右,有更多有意义的事情值得去做。而一个人的价值,他所能得到的幸福,和物质并不相干。物质原本只是物质,人们不能去指责它。就像枪支,它并不会自己跳起来把人杀死。枪原本的功能已经存在了,只是等待人们的使用。物质也只是人类制造出来与其说是为了满足需求,不如说是不断膨胀人类的欲望。

    也许人们对很多事情都无能为力,我们身在其中,不能不被左右。如果说不被科技所奴役,就是拔下我们的电脑,关上我们的手机那么简单就好了。如果说不被欲望充斥,只是避开城市的生活,回到一种原始的状态,那也是不可能的。所以,我是想说,至少我们可以不放弃思考的权利。也许有人会说;思考了又怎样,结果还不是殊途同归。也许这是真的,也许不是。但不可否认思考是一种乐趣,会让你在变老的同时也拥有睿智。而且,谁可以断言,思考改变不了这个世界呢?

    如今的世界追求的是速度,人类要不断快速向前奔跑,可是奔向哪里?很多时候被发明的东西只是制造了麻烦,而使得人们不得不去发明更多东西。而每个个体,也在不停向前奔跑,又为了什么奔跑,奔向哪里?不知道,我只是不能不奔跑,否则别人的速度会超过我。可是我想说一个简单的道理,不管是对于社会还是对于个人,生命的过程就像是爬楼梯,当爬上一层楼的时候,可能很多人想着快点爬到第二层第三层。但是为什么不停下来,喝口水,检查一下,丢掉身上一些没用的东西,再带上一些更有用的,再继续前进呢?在这个过程中加入了思考,一些事会变得清晰,一些事会变得容易,而获得的也会更多。

    古人说:“心之官则思”尽管网络和信息在提供给我们足够的方便,但是却不能取代我们的思考。就好比我们尽管可以用汽车等交通工具来节省时间,但是悠闲的散步对我们在快节奏的工作生活之余是一种身心的放松。给自己一张思考的床吧!你会在思考中愉悦和睿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