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母亲

聪明伶俐 / 著投票加入书签

巴士小说网 www.84txt.com,最快更新聪明伶俐文集最新章节!

    我永远记住这个日子——一九七四年闰四月十四日。这一天是我母亲离别人世离开我们的日子。掐指一数,在没了母亲的日子里,我已熬过了三十多个年头。可有谁知道,就是这三十余载的光阴,那思念之心怀念之痛,无时无刻地不在敲打着我的思想,敲打着我的灵魂。想想这一生再没了母亲,不能为母亲尽一点孝道,尽一点做儿子的义务,我心里的那个思念和愧疚是无法用言语表达的。

    母亲走得太早了,她还未走完她生命的四十八个年头,就油干灯灭,草草地走到了她人生的尽头。那一年我才不满十六岁。虽然日子久了,生活的顼碎多了,但母亲的英容笑貌却一直埋藏在的我心底,伴随着我,让我一刻也无法忘记。这种感觉、这种牵挂,没有让时间冲淡,没有让顼事取代,它却像浓烈的醇酒,时间越久怀念越浓,思念越切。她是那么亲切,那么清晰地印在我的脑海里,是谁也代替不了,谁也阻隔不了的事。

    儿是娘身上掉下的肉,娘成为儿一生的思念。这些年来,我唯一能做的就是清明节这天带上我的妻儿,带上我的虔诚,我的思念,来到母亲的墓前跪一跪,拜一拜,洒一洒我思念的泪水,诉一诉我心中痛苦,再为母亲捎去几札冥钱,但不知道母亲是否收到我捎去的冥钱和我寄托的衰思,她老人家是否知道我是多么地牵挂,多么地思念。那跳跃的火苗,飘舞的青烟和那濛濛的细雨,又怎能削弱我对母亲的怀念?!

    “母亲,您在‘他乡’还好吗?”

    我一直在埋怨我的哥哥、姐姐和父亲。为什么母亲在世时连一张像片都没有留下,这使我抱憾终生。但不管怎样,这多年来母亲的身影还是那么清晰、那么真实地刻在我的脑海里:她那窈窕的身材,慈祥的笑容,黑黑的长发总是向后绾起一个结,然后用一个铜质的簪子插在中间,再然后用一个黑色的网袋网在上面,美丽好看极了。在我看来母亲的美丽是无人比拟的,母亲的善良是世间少有的。但母亲降临人间,仿佛不是来施展她的美丽,不是来享受幸福,而是来忍受伤痛、感受苦难的。是来劳作奔波的。她老人家好象一睁开眼睛就没有停止过劳动,是我们这群儿女和生活的逼迫使她透支了人生,过早地离开了人世,她的一生不是病倒的,而是被沉重担子压垮的。

    母亲一生命苦,在娘家兄弟姊妹就多,她排行老几我还不太清楚,但我只知道她是双胞胎姊妹。在那个吃不饱、穿不暖的年代是可想而知的。十八岁时母亲就出嫁了我父亲,而父亲又是祖父们兄弟几人共一个的男孩,从小就不会把持家务,更不知道怎样关心、体贴人,加之祖母过世早,生活的重担就过早地落在母亲一人的肩上,俨然是一个童养媳,里里外外全由她一个人打理。她老人家一共生下了十一孩子,而且每次都是过了三天就下地干活,坐月子对于母亲来说只是概念性的词语,还谈吃什么补品,我曾暗暗地埋怨父亲当时的心怎么这么狠。但在那个吃不饱穿不暖时代你又能说些什么。我们兄弟姐妹十一人中,长大成人的只有六个,四男二女,我是母亲最小的幺儿。其它的五个哥姐都相继的夭折了。母亲曾说那死去的哥姐都很聪明,有的养到十三、四岁才死去,也不是什么大病,若是现在都能治好,说不定还是个秀才呢。我想,母亲一定是在怀念他们才说这些话的。她身边先后走了那么亲人,我无法想像母亲当时是怎样承受住这一次又一次的打击的,她该经历了多少过生死离别的苦难啊。

    在六个儿女中,我是母亲的最爱。我可以不干家务活,可以不去砍柴烧,可以不去扯猪草,但哥姐们不可以。甚至于母亲的偏爱是那么理直气壮毫不掩饰,而哥姐们从来没有过任何的妒忌之心。母亲曾对我说,十月怀胎,她不知道在柜子角里把我抵压过多少回,居然我还能在里面待得牢牢的,还那么健康的来到人世,这是命中注定她要成为我的母亲,我要做她的儿子。然而,就是我这不离不弃的母子情,却让母亲加速了衰老,过早地烛灭泪尽。五岁前我是伴着病魔走过来的,是母亲挑着我白天黑夜翻山越岭地求医问药,为此她不知吃过多少苦,流过多少泪。在死神边,父亲曾把埋我的坑挖好了好几次,是母亲的执着唤醒了我,她执着着我执着。

    到了上学的年龄,母亲以为再可以放心地松一口气了,没想到一向好动顽皮的我还是给母亲添了不少的麻烦。有一次我跟着哥哥他们到镇上看杂技,因为当时我只有六、七岁,到镇上还有相当远的一段路程,哥哥他们说什么也不带我去,没办法我只有俏俏地跟在后面,哪知那场景人山人海,根本没有我的一席之地,我揍着热闹拼命的往里挤,谁知就在我挤进台前时,忽然那用石头垒起来的土台子倾刻间倒塌下来,随后,不知怎么回事一个很大石头就压在我的腿上,那次事故我的腿成了粉碎性的骨折。父亲生气地说我不是他们的儿子,是扫把星,母亲却含着眼泪,豪无怨言没日没夜的侍候着我。还有一次,我被隔壁村的一个狗子咬了,几天都发着高烧,说着胡话,噩梦醒来还呕吐,那时也没有破伤风的针,是母亲想方设法,用土方子把我从死神中抢了回来。

    母亲虽然目不识丁,却很尊重知识尊重读书人,她对我什么都可以宽容,在学习上却要求特别严,有空的时候还跑到学校去了解我的学习情况,晚上做家庭作业,她总是一边做着针线活一边陪着我。她不止一次的跟我说,叫我好好读书,不管家庭有什么困难,一定要供我读书,让我念到不想念为止,她说将来知识会大有用处,我也曾暗暗地下定决心,听母亲的话,做一回好儿子,好好学习,那知我们上学那会升学是靠推荐,我却没有被录取。母亲生病时我正读初三,她在病中还分咐父亲特意为我做了一套中山装,说是上高中了要穿得象个样子,虽然母亲走得急不知道我是否继续上学,但我不能如母亲所愿,这是我对母亲的最大遗憾。

    母亲对儿女们管教很严,一向教导我们做人要诚实,不扯谎不贪图小利。儿女多了,少不了有人在外面惹事生非和同伴们打架吵嘴的事,若母亲知道了,便不分青红皂白有理无理,就是对我们的一顿训斥,严重时还要挨打,有时,明明知道是别人的错,还要向别人陪不是,我们觉得很委曲。时间长了,我们有在外面打架惹祸的,不管是上当吃亏却从不敢告诉母亲。

    父亲一生憨厚老实,在生产队里当会计,一心扑在生产队的事情上,家里的大小事情都有母亲一人操持。为了儿女的成长,母亲吃过太多的苦,受过太多的委曲。有一件事让我至今难忘。就是在文革期间,村里时不时地有招工的指标下来,当母亲看着别人的儿子进城当了工人,再看到竖在家里像兵篙子一样的儿子,也动了念头,去村支书家求情,那时家里穷得叮当响,那还有钱去送礼,只有勒紧裤带,省吃俭用,一提一提的肉往他家里送。支书的嘴像是个无底洞,永远也填不满,而答复的只有同样的一句话,下次一定归你家。肉不知提了多少次,下次的话不知说了多少遍,但最终还是没能如愿。我想那时的母亲,有多少个从希望中走向失望,又多少次默默地掉下了伤心的眼泪,那是人格与尊严的亵渎啊。

    母亲一生吃苦耐劳勤俭持家,从不乱花钱,也不为自己花半文钱,身上的衣服也是补丁摞补丁。每次家里吃饭,母亲总是要让我们吃完后再拿碗筷,如果饭菜被我们吃完了,她就默默无声地饿着肚子,像没事一样。印象最深的是,有一次母亲去赶集,一不小心把购猪仔的二十元钱给弄丢了,回家后不吃不喝的痛哭了好几天,那种伤心是无法用语言表达的,那时,我是多么担心,这二十元钱会把母亲击垮的,那情景至今还留在我的脑海里,有时我在想,母亲要是活在现在不说二十元钱,那怕是二十万元,我也毫不犹豫想方设法地为她补上这一笔。

    母亲的身体太虚弱了,她从来没有休息过,没有病过,没有上过医院,那知她一病倒就起不来呢?起初家人都要她去医院,她说自己的病自己知道,没什么大病睡过两天就好了,也许母亲真的太劳累了需要休息,说什么也不去。就在母亲扭不过家人的多次逼迫下,去医院检查后,却发现病情已经恶化到了晚期,她是舍不得钱啊。母亲走得快,去得急,走得猝不及防,走得依依不舍。临终前还拉着我手叫我好好读书,现在想想都悲伤。不过值得欣慰的是,母亲的孙子,我的两个儿子已在我和我老婆的精心哺育下,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一流大学,都快毕业了,我想他们是母亲的孙子,他们的血管里流淌着母亲的血脉,在她儿子未了的心愿,孙子已完成了,我不知道,他们是否还继续读研读博,但起码他们已成材成人,替我了却了这一桩心事。

    童年有了母亲,艰苦的生活是幸福的,现在虽然日子好了,一想到母亲,我就有股无名的哽咽,无言的愧疚,母亲来到人世没有享过一天的福,我也没有尽一天的孝心。母亲在我心中是一把撑起的伞,她能让我躲过风雨,躲过坎坷;母亲在我心中是一颗高大的树,在那里我可以乘凉,舒服安逸,生活得无忧无虑。我怀念母亲,更多的是因为她老人家为我付出了太多,而在我还来不及读懂人生,读懂她老人家的时候,母亲就匆匆地离我而去;我怀念母亲,是因为我平添了母亲的许多忧伤,许多眼泪,如果没有我,母亲会活得更长些,至少生命不会过早地凋谢。在我的记忆里,我是母亲永远牵挂,永远的担心,而母亲是我长久的怀思。我想,世间所有的东西会因拥有而随岁月淡去,唯有母爱不会,日子越深,怀念得越紧。有时候我看见别人搀扶着他的母亲那相依相悦的情景,我会禁不住地羡慕起来。尽管它总是给人带来了许多感伤,勾起我对母亲的思念,但更多的也让我思考生命,感悟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