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家印象

聪明伶俐 / 著投票加入书签

巴士小说网 www.84txt.com,最快更新聪明伶俐文集最新章节!

    去他家回来已有些时日了,可心里总搁不下那些日子,是因为第一次登门认亲,第一次感觉到有了亲家这个位置,还是有什么割舍不下的事,自己也说不清,总觉得亲家印象缠绕我心,但要我道出个子丑寅卯来,却又不知所然。于是,便动了边写边想的念头。起码留下的是一段美好记忆,难忘印象。

    一

    还未去时难免有些故虑,虽然是同一个省份,但两家相隔有四百多公里,地域差异,风俗、礼仪不同。倒不是因为我在城里他在农村(现在农村的条件并不比城里差),是儿女们的姻缘把我们联在一起,让彼此成了亲家,儿子喜欢的,做老子的没有道理不喜欢,我最担心的是,农村生活早已淡忘,那边的方言是不是听得懂,聊起来有没有共同语言。好在我儿他女已在我们当地拿了证,并且小俩口的感情非常好,我们养在眼里,暖在心里,这给了我一些底气;好在我和亲家俩都是同龄人,在同一个时代成长,有着相同的社会背景,相同的成长经历。为这事,还被儿媳笑着调侃了一番:见个亲家总不会比我们谈恋爱还脸红吧。是的,是亲家总是要聚聚的,为了儿子,为了这来之不易的秦晋之约,我这做男方的更要热情、高兴、大度些。几天来我和老伴都认真的准备着,从着装到礼物礼节都进行了认真的考量,问儿子儿媳还问了有经验的同事,第一次去恨不能把自己来个大的改变,形象想搞好一些,样子想搞潇洒点。没办法,生就的眉毛画就的像。我知道,儿子的形象要,自己的形象要,亲家的面子更要,不能让左邻右舍看着不舒服或说三道四的,毕竟是头发白的亲戚吗。

    二

    十一期间,天气像我的心情一样,好得不得了,不冷不热,更适合穿西服、衬衣打领带,早晚要套上西服,上午气温上来时则只穿衬衣。我和老伴,儿子、儿媳一起出动,像是去旅行,更像是去领一项大奖,步子是轻盈的,心情是开朗的。

    现在的交通真方便,坐了一段动车后便是他大女婿的专车来接,虽说路程有四百多公里,好像没费多大工夫就到了,车在一栋三层漂亮的小洋楼门前停了下来。我想这便是亲家的家了,随后,便有很多客人出来迎接我们,这让我觉得很有面子,很高兴。最显眼的是一个和我年龄相仿的人,一边对着我们微笑打招呼,一边点燃了炮竹,我想他一定是亲家公了,还亲自放鞭迎接我们,这让我感到很惭愧,儿媳到我家上门都没有放鞭哩。

    果然不出所料,亲家与亲家见面,除了微笑就是热情,再就是有似曾相识的感觉。一眼看去,亲家很温和,他的身材、相貌,甚至我能看出他的性格与我都有很多的相似之处。此时,我的心不由一悦,仿佛我们是那世兄弟,难道这是上帝的安排,我感到亲切了许多,也很欣慰。

    其实,自己心里也有个小算盘。与其说是来认亲,还不如说是来走过程,看看她的家庭情况和生活条件为实,虽然那不管我的事,也影响不到儿女的结合,但总觉得应该、必须的。

    进屋就看见中堂上粘贴着一幅十字画,这让我有些肃穆,因为我的骨子里最不喜欢别人信什么教,想到儿媳交待过她爸爸是信基督教的,又有些释然。一阵寒暄后,便又生出很多敬畏,俩亲家真不容易,们下三个小孩,二女一男,也就是说儿媳妇有一姐一哥,三个小孩都能念完了大学,而且都有一份不错的工作,这对于一个农村家庭来说,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再加上一栋别墅式小洋楼房,我不知道这要花费他们的多少心血呀。

    不难观察,这是一个很美的地方,绵延的公路顺着小河一起走向他的家奔来,公路在他门前路过,小河就在路的前面,像两条平形线向东西方向沿伸着,想逛马路抬脚便是,想垂钓拿着鱼杆便行,房屋的背后还有一大片森林,瘦高且挺直树木长得特别茂盛,也衬托出土地的肥沃。这里的地形可以说是一马平川,一望无际,我想如果这地方要是在我们这里一定会是设县建市的好地方,最起码也有很多大企业在此落户。到如今我还知道他家住的是集镇还是村庄,只知道长长的村庄沿着马路边一家挨一家。

    三

    在亲家家玩了两天,感觉是从未过的舒服,从未有的开心。招待可以用无微不至、热情非常来形容,就是空气中也有一种从未有过新鲜,气候也是从未过的宜人。它开阔着心胸,明亮着眼睁。

    他们不但叫来了他的大女、大女婿,还叫回了他的儿子和未来的儿媳,请来了姑妈姨妈等客人陪我们,可见他们对我们到来的重视度。现在日子都过好了,吃的是农家特色菜和集上买的山珍,喝的是美酒,我老伴也很高兴,也不客气,亲自到厨房去炒菜,显示自己的手艺。玩的是麻将、扑克,虽然玩法不一样,但玩一会就上手了,想逛马路由你,想钓鱼随便,两天的时间过得非常快,玩得不亦乐乎。临别时我们还留了合影,这种幸福、优越、贵宾式的待遇是从来没有过的,我非常感谢。

    我们唠了很多话题,比如说个人成长史、家史和经历,亲爱公还吹他的基督教,说耶稣最是早知道地球是圆的人,在那个时候耶稣怎么知道地球圆的呢,这是神的力量,但我无从考研,只有哦哦哦的答应,随后他更多的便是谈增广贤文里面的语句,我想这一定与他平时教育孩子有关,看来他很健谈,是个了不起的人,他说他们一、二十年都没有种田,说种粮食不赚钱,还辛苦,这我知道。他是以养蜂蜜谋生,亲家母则是以卖菜谋生,我想养蜂和卖菜相比,一定是后者辛苦多了,同时,我也看出亲家公有大男子主义,不洗衣做饭,不管家里的细闲事,但不管怎样俩亲家相处都很恩爱,他们都很不容易。

    确实,各地有各地的风俗,比如说吃饭时坐席,我们的首席是右靠墙,他们则是坐中间上面,我们这里是不谁亲戚夫妻睡一张床,姑爷和女儿回娘家更不能,而他们这里可以。后来我们也聊了儿女结婚的事,在这个事情上,亲家母显得很大度,可以用百依百顺来形容,亲家公却是个直肠子,该说就说想争就争,我很理解,毕竟女儿出嫁是终生大事,说嫁就嫁了有些碍于感情,碍于面子,我非常理解。

    四

    时间过得真快,一晃就是两个月的事,但我的脑海里时不时的会蹦出俩亲家的身影,我想是不是我在想念他们,也想念去他家的那些时日,不知道亲家想我们不?有时还会自问,这是不是爱儿子的一种病症,大喜日子越来越近,我期待亲家的下次重逢。我想有了婚姻的见证,亲家这层关系一定会越来越密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