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亮梦的天空

常凤珍惜 / 著投票加入书签

巴士小说网 www.84txt.com,最快更新常凤珍惜文集最新章节!

    她,中等个儿,人长的文静端庄,皮肤白皙,说话声音有一种磁性,掷地有声,让你自然而然就成了她的忠实听众和崇拜者。接触的多了,相处久了,你会发现她身上有一种说不出的美,她的知识,她的才华,她的胆识,她的谦逊,她的友好,她的纯朴,她的善良,样样都是一道亮丽的风景,让人赏心悦目。她就是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学院,从教二十五年,明水县育敏实验学校校长孙玉敏。

    从参加工作的第一天起,孙玉敏心中就编织着一个兴校、兴教的教育者之梦。而她的人生轨迹也清晰的昭示着一个执著的寻梦者的奋斗历程,多年来,她坚定的实践着自己的人生诺言,创造了一个兴校、兴教的奇迹,用自己的青春和生命,点亮了一个执著的教育者五彩缤纷的梦的天空。

    玉琢成器,敏而思进。2005年孙玉敏开办了明水县私立全日制寄宿学校——育敏实验学校,六年办学的艰辛历程,她真正把自己的青春和爱无私的奉献给了自己的教育之梦。今天,当她自己苦苦追寻的梦终于变成了现实的时候,人们为她欣慰,为她折服,为她充满敬意。

    突出养成教育,坚持科研兴教,关注潜能生的成长,育敏实验学校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学校从无到有,不断发展壮大。由六年前的两个班十九名学生,发展到现今十五个教学班,六百四十名在校学生,教职工53人,教学楼、宿舍楼、办公楼、体育运动场集于一体。并于2009年完成了从小学发展到高中的全部过程。学校被绥化市教委评为“民办教育先进学校”演奏出“创业—发展—腾飞”三部曲的华美乐章。2006年至今已有四届毕业生,中考成绩连年创佳绩。2008、2009连续两年夺得中考全县第一名。陈铁彪、孙野两名同学均以中考状元的资格被大庆铁人和大庆一中免费录取。2007年校本课题“四阶教学模式”被定为黑龙江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并在实验阶段。2007年学校被中国教育学会授予为课题实验基地。2009年中国作文第一人张伯华教授被学校聘为名誉校长,学校成为张教授的课题研究基地。

    追寻孙玉敏的奋斗足迹,我们从中感受到了一个普通共产党员先进性在平凡工作岗位上的闪光,感受一个教育工作者对教育事业的挚爱和忠诚。

    1、卧薪尝胆,艰苦创业

    教育的本质是爱,教师的核心是育人,作为一位德育工作者只有处处以身作则,完善自己的人格,美好自己的德行,方能教育好自己的学生。孙玉敏决定终生与学生一道学习,一起成长,创办一所民办学校来美丽人生。

    愿望是美好的,可是理想和现实是有距离的,建校初期,家长的质疑,社会上一部分人的冷嘲热讽,办学条件的艰苦,生源出现留守儿童多、离异子女多、问题学生多“三多”现状。

    面对眼前的重重困难,孙玉敏没有退缩。她认真分析了师资队伍、生源背景和学校的办学方向,认识到“教育的问题就是教师的问题,教师的问题就是责任的问题,教育就是一种责任,做教育就是做良心,做教育就是做职业道德”班子认识统一了,教师思想提高了,学生情况摸清了,与家长沟通好了。于是出台了“教师帮扶考评方案”“学生一帮一实施方案”“学生校外行为规范”从解决学生心理障碍入手,逐渐培养学习习惯,帮助学生树立长期、短期、近期目标。她还坚持每天找五名学生谈话给五名学生写信,每月开一次家长会,并要求教师在作业本上与学校谈心,沟通思想。

    她和家长推心置腹的交流:“你们的孩子也是我们的孩子,我们怎样对待自己的孩子,就怎样对待您的孩子。”朴实、贴心的话感动了每一位家长,赢得社会认可,于是到校送孩子的多了,家长的感动多了,给学校提建议的多了。

    “一个学生的失败,就是一个家庭希望的破灭,不让一个学生掉队,不让一个学生辍学,不让一个学生流失”这是孙玉敏提出的第一个阶段办学方针。

    有些孩子想上好学校,可是家庭困难念不起,几年来孙玉敏先后帮扶25名学生免费入学,陈铁彪同学去北京参加全国act英语口语大赛孙玉敏负责2300元费用,当陈铁彪获得金奖时激动得把奖牌献给了孙校长。2007年孙玉敏为曹雪、关祥久两名高考状元各捐资2000元。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工作中,孙玉敏充分发挥每名教师的特长,做到扬长避短,人尽其才,才尽其能,用得其所,让每名教师的价值在工作岗位上得以充分的体现,增强教职工对学校工作的认同感。

    勇于挑战的孙玉敏写下这样一段话:艰难困苦,对于弱者来说是可怕的,但对于强者来说,则是无声的召唤。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

    她处处严于律己、率先垂范、带领师生一起清理校园垃圾死角,带领教师一起备课,研究教材,跟教师一样担任课程

    2、“四阶”兴校厚积薄发

    孙玉敏践行“求公致远,追求百年”理想,在办学中“一切为了学生成人、成才、成功”的办学理念;“严、精、细”、“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全住宿”的管理模式等等,创新了民办学校的发展之路。

    走进孙玉敏的办公室,最醒目的是放在她办公桌一侧的一米见方的警示牌,日清日结三原则:当日能清的事必须当时清,与正确的人做正确的事,以日为量化追求正确的办学方式,我想这就是私立学校能生存发展的根蒂。

    如果说苦练内功是学校发展的第一阶段——“创业”的话,经过艰苦的努力,向第二阶段——“发展”的转型条件已经成熟了。2007年暑期在学期开学的全体教师大会上,孙玉敏果断地提出在全校推行“成功教育”和“迈小步,不停步,年年有进步”的阶段性办学方针。要求所有教师备课时必须充分考虑到班上最差的一名学生,课堂提问时,必须先提问后三分之一的学生。

    一贯眼光敏锐、头脑冷静、善于思考,兼任初三、初四英语课的孙玉敏,从自己亲身感受和与老师的共同探讨中,又发现了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重大问题,并把它总结为“四多四少”教师讲得多,学生动得少,作业布置多,消化吸收少,课外资料用的多,课本内容练得少,关注优等生多,厚爱困难生少,这些问题不从根本上解决,学校不可能取得更大的进步,所以成功的使命感促使孙校长必须尽快地找出解决问题的切入点和契合点。在阑尾炎手术没有拆线的情况下,她去外地走访了几处私立学校和省级示范学校鸡西和平小学。回来后,通过和教师讨论,跟学生座谈,提出了在全校教学中实行“四阶教学模式”要求师生做到堂堂清楚,日日完结,周周检测,月月考评,从课堂教学入手,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注重学生学习的过程,从根本上解决让学生“学会”的问题。

    3、“三省”强校展翅腾飞

    为不断探索先进的教学方法,孙玉敏自费出席国家级教学研讨会,她的名字也长期在国家级教学研讨刊物上出现,一次次地洗脑让她为学校带回了更多先进的理念。并与山东平原一中建立起了教学合作单位。引山东之水育明水之花,吸引了莘莘学子前来就读。

    “酒香不怕巷子深”随着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慕名求学的越来越多,生源越来越广,新的问题又出现了:学生考质参差不齐,行为习惯千差万别,一些不良行为习惯不仅给学校教育带来负面影响,影响着教育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而且严重影响学生的后续发展。

    对此,孙玉敏又提出一个重要论断:“不良的行为习惯是导致学生学习后进的重要原因,我们必须对学生终身发展负责,尤其要关注后三分之一”在当今社会仍然以升学率多少来评价学校的大背景下,敢于从后三分之一入手,这是有较大风险的,需要一定的魄力和勇气,但孙玉敏认为,只要能为学生终身健康发展负责付出再大的代价也值!

    受到孔子的“一日三省吾身”的启发,学校把这种养成教育命名为“三省教育”并作为校本课题进行深入研究。

    “三省教育”源于问题,哪里有问题哪里就有“三省教育”从行为习惯的“三省”到课堂学习的“三省”从家庭“三省”到坐公交“三省”省省见效果,省省都育人。

    学生在读三省、做三省、悟三省的过程中自觉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老师们确实感受到了学生们内在的变化。学生懂事了,教室里再也不丢东西了,没有人抄作业了。学生学习习惯好了,学习进步的学生多了。

    2006年国家“十一五”科研课题组组长李刚教授来育敏实验学校讲学,长达四个小时的讲座和演示课,全场学生和家长共四百余人无一人请假上厕所、无一人喧哗、无一人退场。退场时学生们主动向李刚教授鞠躬道谢,李教授热泪盈眶说:孙校长真了不起,能把二、三类的苗子培养的这样出色,真让人感动。

    几年来,她审时度势、不断地提出阶段办学方针,着眼未来,超越自我,以高超的领导能力和人格魅力,带领育敏实验学校的广大教师,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引领大家走出了一条民办学校的发展之路,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之梦。如今,育敏实验学校一个坚强有力的领导班子产生了,一支爱岗敬业的教师队伍形成了,一个团结和谐的师生关系建立了,一个卫生文明的校园环境出现了,这一切的汗水结晶和能量积蓄,都将预示着育敏实验学校必然有一个新的更大的发展。

    每当提起过去的峥嵘岁月,孙玉敏感慨万千。她深情地说:“献身教育事业是我的追求,无论面临怎样的困难和挑战,无论付出怎样的心血和代价,我都无怨无悔!”

    画家用画笔在白纸上画美丽的图画,而孙玉敏却用她的智慧和心血、用她的执着和坚韧、用她的务实和求真在明水大地上描绘育敏实验学校的蓝图。

    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在孙玉敏的带领下,育敏实验学校这艘航船将披波斩浪,勇往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