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汪建中的文集

从容飞度 / 著投票加入书签

巴士小说网 www.84txt.com,最快更新从容飞度文集最新章节!

    也许,我根本就没有资格对汪建中及其作品说三道四。因为,我至少还有点自知之明,汪建中在红袖里是个超重量级写手兼散文编辑。我一个无名小辈这样做,可能至少要背负几种嫌疑,如,不知道天高地厚,在胡言乱语,又如,想攀附汪建中引人注意,再如,将没有多少墨水,没多少斤两的脑瓜子送上门去成为让汪建中砸个脑浆迸裂第几个(?)不识趣的人,人家汪大编还未必鸟你呢我就喜欢呀,我就那么贱,你吹呀!

    喜欢汪建中的作品,是从他的秋天来了开始的。许多人喜欢用伤感的笔调把秋天来临的萧瑟的心情千篇一律地端到读者的面前,将他(她)们的落魄的忧伤硬是塞进别人情感的行囊,已让人们在年复一年迎接秋的来临的重复中变得惨淡而毫无新意。汪建中的一场透雨,极其霸气地将整个夏季带来的躁热和干枯的大地冲刷个淋漓尽致。你不能不惊叹汪建中的与众不同,是他让我们领路到了以另外一种心态迎接秋天的快感。一个字:爽!雨后蔚蓝的天空,被雨水冲刷后洁净的大地,四周围那清新夺人的空气,我们还需要伤感吗?此时此刻,我们拒绝秋天的忧伤和落漠,我们需要明净爽朗的心境!

    说起汪建中的霸气,在他文集的作品中随时可见,消化不良与口舌生疮、在城市与文明的敌人更是极其强烈地让人感受到他的霸气。在他的文集前言中,他自称“投错了胎,成了人,遗憾不是一头华南虎。”在我刚刚接触他的作品时,确实感觉到汪建中是一个极其傲慢的家伙,而且性情极度暴戾,对看不惯的人和事,用近乎人身攻击的言辞,将人家骂得狗血淋头,毫无情面可言,满篇文字充塞了深恶痛绝,可说令人触目惊心,充满了战斗的硝烟。于是,我赶紧很虚心地向他声明,并怀着极其卑恭而小心翼翼的心情给汪建中留言:我是带着十万个虔诚的心来拜读他的作品的,而且是个口无遮掩的人,在阅读过他的文章里都有冒冒失失的跟贴,就是我胡言乱语了,也要请他高抬贵手,请他包涵和宽恕云云,言外之意,你汪老虎发怒了可千万不要砸我脑瓜子。汪建中的大量,令我津津有味地很放心地享用他人人可来随吃随拿的精神食粮。吃了不算,我还给他丢了满院子的垃圾,也不知道大编高兴不高兴,反正也见不着汪建中的脸面。我私下猜想,就是汪老家伙扭曲着个脸,气得直骂娘,他也不能反悔,因为我们有言在先,我就是胡言乱语了,也是经过大编同意的嘛。哈哈!做个胜利的手势吧!

    汪建中之所以霸气十足,敢傲视一切他认为不屑一顾的东西,是因为他站在灵魂的制高点上,虎(俯)视周围的苍生,我想最重要的是,他握有敢于冲击和所向披靡的利器,那就是他广博的知识面,还有他那极其波涛汹涌的才华。这些东西都给他带来了无穷的自信和巨大的力量,在强大的对手面前,他自感到有十足的把握将其击败,而让其丢灰弃甲,竟然让对手在红袖里销声匿迹(也许是改头换面了,不敢面对大编,哈哈!)。

    汪建中看上去,好象极度冷漠,没有人情味,其实,那完全是一种误会。汪建中很热爱他的乡亲们,就很能让我们窥视到他人性心底里柔软的部位。细细品味,月光下的村庄,大地的哲学等作品里,就倾注了汪建中热爱家乡的深厚之情。他也模仿桃源的意境,把自己的家乡描绘得梦一样的美丽,至少可以说明,汪老这把年纪(我不知道他实际年龄多少,呵,估摸不够五十岁)心存家乡的热爱之情,估计不亚于他对生命的热爱,不然,我敢保证,他绝对不会将他的家乡罩在月色的轻纱下,而将他的村庄很美丽的放在他灵魂的某个角落里。汪建中有时侯真的是一个不遮丑盖羞的人,在他的大地的哲学里,他将他乡亲的劣行和丑陋暴露无遗。村庄里族与族之间,不同姓的族房里,竟然为了利益的纷争,而大打出手;为了能使自己的鸭鸡能增加重量,卖个好价钱,村民们昧着良心,很熟练的往鸡鸭灌沙石其实,透过汪建中的作品,我们也同样能在我们出生的村庄里或多或少找到类似的影子,只不过汪建中更能勇敢的面对罢了,他认为,对此类行径根本就不需要遮羞布,在广大读者面前,汪建中表现得落落大方,没有任何虚伪的成分。即使如此,也不会削弱大编对乡亲们的敬爱之情。他似乎用较多的笔墨来描述乡亲们的美德,把乡亲们的真情、朴实、善良的一面展现给大家,好象也让大家去认识认识他的乡亲们,爱戴他的左邻右舍。尽管在汪建中的人生里还有对农民这个群体的认识存在着这样或那样无法解释的困惑,也许他致死也无法命中这个群体里生命意义的靶心,虽然他来自于这个群体,但他塑造出来的许多乡亲们鲜活影像在我们脑海里长时间的晃动,就足以说明他文字的魅力。可以想见,他更情愿将他美好的砝码天平倒向他的乡亲们,所以才有了他美丽的月光下的村庄的遐想吧!

    我估摸,汪建中肯定不是一个大官,否则,他也不至于高尚到如此程度,而在他的作品里痛骂讲一套,心里想一套,背后做一套的贪官。究竟谁有权代表我虽然只是素描了极其虚伪的官员形象。但我读过后,想到更多的是那些贪官们那种卑鄙的嘴脸,想到的是他们贪婪的目光,还有那些给百姓带来巨大灾难的假大空。汪建中在创作这类作品的同时,不知他是否在他的弄月斋里的灯光下将他自己的脸面愤怒得扭曲到极度狰狞的程度呢?

    汪建中似乎不喜欢眼泪,就是偶尔要从眼里挤些泪出来了,也让人见不到他的泪花。母亲的盼望可能是汪建中最儿女情长的作品了,他对母亲的深情,对于他的霸气和铁石心肠而言,似乎又让他变成了另外一个汪建中,可以看出来,汪建中也是一个心灵脆弱的人,只不过是他更能控制自己的情感吧了。他的母亲“顶多也就是对儿女们这样说:等你们有空了再回来吧。”“每当听到母亲这样说的时候,我,心灵在颤抖,好想哭”单就这一点,似乎让我们的灵魂偶尔触及到了汪建中很温柔的港湾,稍为感知一下汪建中的人性光辉。

    汪建中给人的印象,自始至终好象都充满了自信,但他也有其软肋。在他的在这座城市里,城市的力量和压迫感却重创了他的霸道和锐气,他面对五星级的豪华大酒店,面对高档的汽车,还有现今时尚的服装潮流,各类美味食品和家用电器,也表现出极端的自卑和尴尬。他也坦诚,他根本就不属于他居住的那座城市。“我每天就从这扇很小很小的门里出来,把头发梳得油光水滑,把皮鞋擦的贼亮贼亮,提着一个什么也没有装的仿名牌的公文包,做出一副道貌岸然的神情,走在这座城市的街头。”“我怕人家说我老土,说我邋遢,说我像个流浪汉。所以,我必须做出一个虚伪城市的虚伪模样来,我要让所有的人看得起我,不鄙视我,我需要人们的尊重与羡慕”“回到家后,脱去一天的伪装,我时常都感到无耻和虚伪,觉得活在现代的城市里,其实是一种表面活得很光鲜的死”这种出自大编手中的独白,让人不能忍俊,一副十足的文人穷酸相,和极度丑陋的心态,在城市的繁华和文明中,显得是那样的格格不入和人性的扭曲,其实,这又何况不是你我的活生生的写照呢!

    你们也许没有留意到,正因为汪建中的虎气十足,所以你在他的文集里看不到情意缠绵的诗歌和极其流行的充塞所谓叫床类的文学作品——小说。汪建中通篇的文集,都是散文和杂文,从这里也可见汪建中是一个现实主义作家。他也许真的不喜欢虚无缥缈的东西,他注重的是扎根于现实的土壤,不象有些自以为情感大家,无病呻吟,多愁伤感,让人读来意志颓废,整日泪一把鼻涕一把的。

    我不认识汪建中,但我很坦言,我喜欢他的作品。我就是冒着被汪大编砸碎头颅的风险,也要说一说汪建中和他的作品,撩一撩这只老虎的毛须,就是到头来真的被他生吞活剥,砸破头颅,也好让自己死得心安理得——带着战斗的征尘,带着勇敢的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