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问情

白水梅 / 著投票加入书签

巴士小说网 www.84txt.com,最快更新白水梅文集最新章节!

    杭州的风景名胜很多,然而最具吸引力的当然还是首推西湖了。我们到达杭州的当天,顾不得旅途的劳累,匆匆地踏上了前往西湖去的旅游车。

    车到西湖,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长桥。杭州素有“长桥桥不长,断桥桥不断,孤山山不孤”的“三怪”之说。位于西湖西南面角的长桥,现在桥面不过两三米。为什么如此短的一座桥称为长桥呢?一是因为历史上这里确有一座一里多长的长桥,后因西湖淤塞,围湖建宅,桥也从里许变为数尺了。难怪明代诗人陈聱要作诗赞叹:“前朝叠石架为梁,影落请波几夕阳;世事如今虽已改,桥名依然尚称长。”另据传说,梁山伯与祝英台曾在杭州万松书院读书,二人情投意合,三年的同窗,一同切磋学问,相互照顾扶持;风嫠展书读,挑灯写文章;春来花丛温步,秋夜畅谈理想;关怀疾病,分享欢乐。点点滴滴的往事都化作刻骨铭心的相思,一点相思,万种柔情,从记忆的深处如春蚕吐丝,绵绵不绝。后祝父来信催归,梁山伯十八相送,就是在这座桥上,你送来,我送去,来回送了十八次。桥虽不长,情意深长,故民间有长桥之称。

    对于以上两种说法,我更倾向于后者。一里多长的桥本不算太长,叫长桥也未免有点迁强了。但十八相送,心心相印,难舍难分,桥短情长,代表着心的距离,是再贴切不过了。梁山伯与祝英台青梅竹马的爱情,被封建家长制的作风摧毁扼杀。梁山伯为爱情郁郁而终,第二年,祝英台出嫁路上,叫船夫绕道清道山下,要到梁山伯墓前祭拜一别。到了墓前,祝英台失声恸哭。突然,狂风大作,坟墓裂开一道缝,祝英台纵身跳了进去,坟墓重又合拢。一会儿,阳光灿烂,一对蝴蝶从坟墓中飞舞而出。传说黄色大蝴蝶是祝英台,黑色的大蝴蝶是梁山伯。为爱情忠贞不渝的他们,最后双双化蝶齐飞。但那只是一段美丽的传说,真正的现实却是,梁山伯郁郁而终后,祝英台也拼死不从于马家,最后抑郁而亡。但马家不是什么善茬的主儿,不会就此让祝英台与梁山伯合葬在一起的,就在梁山伯墓一侧的路边将祝英台掩埋,让两个有情人只能隔路遥望而不能相拥相亲,生不能同衾,死亦不能同穴,多么残忍,多么无情呀。问世间情为何物,只教人生死相许,耳畔悠悠回荡着梁祝那优美绝伦的音乐声。

    过了长桥往前走,弃车登船,泛舟西湖,断桥隐约可见,新建的雷峰塔巍然屹立在夕照山上。这两处景点就是我国家喻户晓的白蛇传的发祥地,白蛇传的故事是中国四大民间传说之一,白娘子许仙的爱情在老百姓的心目中的就像梁山伯与祝英台、牛郎和织女一样让人痛心与惋惜,更让人坚信爱是能攻克万难而坚韧不摧的情感。白娘子是一个心地善良的蛇妖,一心想得道成仙。但在遇到许仙这个凡间男子之后,象是冥冥之中注定的缘分,让她始终难以忘却。她在成仙和许仙之间要作出抉择的时候,她选择了这个让她愿意生死与共的男人,而放弃了千年修来的心愿。留在人间的她希望将自己尽力的变成一个普通的凡间女子,侍奉相公,扶助他治病救人,以求安宁地生活。只怨天意难违,人妖之恋必遭天谴,尽管她在凡间积善无数,可终究难过法海执着收妖之举。为了相公和他们的孩子能平静、安宁地生活,最终选择了被压雷峰塔。虽然他们身各一方,但他们的爱,他们的心会永远相栖

    白素贞是那个时代追求自由恋爱的代表,断桥则是他们美好爱情的见证。白娘子与许仙断桥相会,谱写了一曲中国历史上的爱的经典绝唱。少时读鲁迅先生的论雷峰塔的倒掉,一直有一个疑问萦绕心间,那就是白娘子出塔以后究竟去了哪里?真的好希望她能和她的许相公在奈何桥畔相会,然后躲过孟婆的迷魂汤,牵手下凡,做一世恩恩爱爱,相敬如宾,白头偕老的无憾夫妻。

    登临狐山,就来到了西泠桥畔,西泠桥位于西霞岭麓到孤山之间,是一座古色古香的环洞石拱桥,又名西林桥。古时,原为一处风景如画渡口,古人诗画中的所谓“西村唤渡处”、“船向西泠佳处寻”指的都是这里,一代名妓苏小小就葬身于此。

    传说,苏小小是个美丽而又聪明的女子,自幼父母双亡,寄住在西陵桥畔的姨母家,因生活所迫,沦为歌妓。她多才多艺,能歌善舞,擅长演奏各种乐器。她虽身为歌妓,却很知自爱,不随波逐流。苏小小就象一朵高洁溢香的梅花开在西泠桥畔,虽然赏花者甚多,然而让她倾心的却寥寥无几。苏小小平时十分喜爱西湖山水,自制了一辆油壁车,独坐车中,叫人推着,遍游湖畔山间。一日,游览西湖,沿湖堤而行,不期遇到一位少年阮郁,正骑着一匹马迎面而来。两人邂逅相遇,一见钟情。为了表达爱慕之心,苏小小口吟一诗:“妾乘油壁车,郎骑青骢马。何处结同心?西陵松柏下。”阮郁闻知,后来登门求见苏小小,互诉爱慕之情。不久,这对年轻人终于如愿以偿,结成良缘,比翼双飞。从此,他俩人如胶似漆,形影不离。每天不是在画舫中对饮倾谈,浏览湖中绮丽的风光;就是一个乘坐油壁车,一个骑着青骢马,同去远近山峦观赏怡人胜景。俨然象是一对恩爱的小夫妻,羡煞了无数擦身而过的游人。但封建时代的婚姻是讲究门当户对的,阮郁的父亲在京城为官,半年之后,听到儿子在钱塘与妓女混在一起的消息,立即派人把阮郁叫了回去,严加看管在家中,不许他外出半步。阮郁走后,苏小小在家闭门不出,整日仰头企盼,等待情郎的归来。一个月过去了,不见情郎的踪影;一年过去了,连一点音信也没有。苏小小由渴望、失望到绝望,终于病倒在床上。次年春上,苏小小又受了些风寒,因调治不及,加之心境忧郁,经常思念阮郁,病情日见沉重,年仅十九岁的她竟就这样香消玉殒,魂飘九霄了。

    西泠桥,你托起了苏小小美丽的爱情希望和梦想,又承载着她无尽的思念和悠悠的企盼,默默地看着她红消香殒,魂归西泠,埋骨西泠。“千载芳名留古迹,六朝韵事著西泠”苏小小不幸,生于那个时代,卖艺求生,但苏小小又有幸,她自尊自爱,铮铮傲骨令人敬佩。冠之以名妓我觉得实在不忍,我只想称其为才女,最多也就是诗妓罢了。和当今物欲横流,卖身求荣,甚至不惜沦为有钱人的二奶、情妇者相比,苏小小可谓奇女子了。

    掬一捧清泪,献一瓣心香,把这凄美哀婉的爱情故事和神话传说祭奠。在西湖畔留恋,在故事里陶醉,我觉得杭州的山也柔情了,水也潋滟了,路也逶迤了,树也缠绵了,就连西湖边的人也是那么的含情脉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