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归来话仙境

白水梅 / 著投票加入书签

巴士小说网 www.84txt.com,最快更新白水梅文集最新章节!

    一

    一夜火车,把我们从中原郑州送到了人间仙境武夷山。

    早就听说了武夷山是人间仙境地,却不知道它的“仙”在何处。想象中可能是崇山峻岭,悬崖峭壁,江流湍急,奇险伟岸吧。曾无数次渴望能领略这南国风景,却始终没能成行。今天,当我站在武夷山的山门前时,禁不住一阵激动和兴奋,心中轻轻呼唤着:“武夷山,我来了!”

    进得山门,一股浓香,满目葱绿,让人应接不暇。空气好象被过滤过一样,清新湿润而舒爽。导游告诉我们,武夷山的空气中含有大量的负离子,空气质量相当高,是一个天然氧吧。武夷山保存了世界同纬度带最完整、最典型、面积最大的中亚热带原生性森林生态系统,其发育有明显的植被垂直带谱,分布着南方铁杉、小叶黄杨、武夷玉山竹等珍稀植物群落,几乎囊括了中国亚热带所有的亚热带原生性常绿阔叶林和岩生性植被群落,这里成了“植物的避难所”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也使这里的生物种类繁多,中外生物学家把武夷山称为“研究两栖、爬行动物的钥匙”、“鸟类天堂”、“蛇的王国”、“昆虫世界”听着这神奇的介绍,穿行在鸟语花香之中,呼吸着清爽怡人的空气,饱览着匠心独运的美景,真有一种飘飘欲仙的感觉了。

    看着那些叫不出名的植物,油绿滴翠,让人爽心悦目,好想一一伸手触摸,真的不想举步了。流连忘返中,我突发奇想,把这些植物带回家去,布置一个美丽的花园。但我也知道“桔生淮南则为桔,生于淮北则为枳”的道理,地域和气候的差异,不可能让这些植物在我的家乡安家落户的,即使侥幸存活下来的,也会成为变异的植物,恐怕不会有这么水灵这么诱人了吧。

    一路前行,导游还告诉我们,武夷山西部是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关键地区,分布着世界同纬度带现存最完整、最典型、面积最大的中亚热带原生性森林生态系统;东部山与水完美结合,人文与自然有机相融,以秀水、奇峰、幽谷、险壑等诸多美景、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众多的文物古迹而享有盛誉;中部是联系东西部并涵养九曲溪水源,保持良好生态环境的重要区域。武夷山具有独特、稀有的自然景观,属罕见的自然美地带,是人类与自然环境和谐统一的代表。由于武夷山具有上述突出意义和普遍价值的自然与文化资源,是任何一个旅游景点所不能比拟的。

    二

    登天游峰,未登之前就对峰名相当感兴趣了。因为此峰并不高,海拔只有408米,相对高度215m,为什么能称其为天游峰呢?据说,每当雨后乍晴,晨曦初露之时,白茫茫的烟云,弥山漫谷;风吹云荡,起伏不定,犹如大海的波涛,汹涌澎湃。站在一览台上望云海,变幻莫测,宛如置身于蓬莱仙境,邀游于天宫琼阁,故名“天游”这使我想起了刘禹锡的名句“山不在高,有仙则灵;水不在深,有龙则鸣”似乎是对武夷山抑或天游峰的真实写照了。我们一路走来,一路观赏,登上峰顶,早已大汗淋漓了。凭栏远眺,但见群峰点点,苍翠覆盖,俯瞰九曲溪,可见溪水蜿蜒,竹筏轻荡,武夷山水尽收眼底,令人心胸开阔,陶然忘归。

    九曲溪是武夷山的精品旅游项目,因而有了到武夷山旅游“不坐竹排(竹筏),等于白来”之说。据说,武夷山以竹筏为游览交通工具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由于它浮力大,吃水浅,轻便灵活,筏工只要用一根竹篙驾驭,它就可以平稳地漂过深潭,也可以飞快地滑下浅滩;既可以灵巧地避开突立中流的礁石,又可急剧地转弯。人坐筏上全方位地沉浸在碧水丹山之中,无噪音、无污染,抬头可见山景,俯首可观水色,侧耳能听溪声,伸手能触清波,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刚柔相济。可以说是竹筏水中流,人在画中游了。

    我们下午就迫不及待地去乘坐竹筏,体验漂流的感觉。虽然我们因为小费问题和筏工发生了一些争执,引起了一些不愉快,影响了双方的和谐交流与勾通,但依然未能影响我们正浓的游兴,在长达9。5公里的漂流过程中,我们尽情领略山与水完美结合的九曲溪突出特色。曲折萦回的九曲溪贯穿于丹崖群峰之间,如玉带串珍珠,将36峰,99岩连为一体,构成“一溪贯群山,两岸列仙岫”的独特自然美景。由于水绕山行,山临水立,仰角适中,滩潭交错,山虽不高却有高山之气魄,水虽不深却集水景之大成,身临其间,有如漫步奇幻百出的山水画廊,让我们连连感慨。

    游虎啸岩,首先要登一线天,一线天又称一字天,位于武夷山群峰南端的二曲溪南面,一个幽深的峡谷里,该处有一座巨岩,此岩倾斜而出,覆盖毗临的三个山洞,其顶有裂缝100余丈,宽仅有几十公分,最窄处据说只有三十多公分,导游小鲁和我们团的胖子开玩笑,说胖哥你有多宽呀,如果超过三十公分,可得小心呀,你要卡在中间,就得动用特殊工具了,胖哥意志坚定地和我们一块走进了一线天。探身洞中,黑黝黝的,停一会才适应了里面暗淡的光线,小心奕奕地开始跨上台阶,伸手扶壁,两壁渗着阴凉的山泉水,仰观崖顶缝隙,只见天光一线奇景。由于岩缝狭窄,光线暗淡,石阶陡峭,游人速度缓慢,至最深处,不免让人胆颤心惊,各种奇思怪想在脑海中翻腾,却不敢说出口。后面一位贾姓老师,实在憋不住了,自言自语着:“唉呀,这么窄呀,如果出来一条大蟒蛇,我们可就没得跑了。”同伴向后喊道:“别说了,不要制造紧张空气行吗?”不料贾老师接着又说:“唉呀,这下子要来个地震,我们可就没得活了。”说的我们毛骨悚然,恨不得一下子爬出这个可怕的缝隙。

    走出一线天,每个人都出了一身冷汗,大家都有一种劫后余生的感觉,我同伴更是面色刹白,双腿微颤了。胖子由于贴着崖壁过来,汗水与泉水混合,衣服已经全部湿透了。贾老师唠叨着爬出来,长吁一口气,回头再望一眼,竟由衷地赞叹起来,他说这里的一线天堪称全国之最,比华山的一线天更雄奇,其它的一线天都不足一谈了。

    登临虎啸岩,领略虎啸龙吟的气势。陡峭的台阶,没有挡住我们的游兴。下来的游客善意提醒:上面好陡,一定要小心。我们说声谢谢,一鼓作气向上攀登,站在观景台上,远望千山万壑,皆可府视或平视了,只有双乳峰立于身后,真有一览众山小的味道了。我们向着山下高呼:加油啊,不登此峰非好汉!引来下面攀登者的呼应,顿觉神情振奋,心旷神怡。

    三

    从历史和科学的角度看,武夷山具有突出而普遍的价值,它不仅能为已经消逝的古文明和文化传统提供独特的见证,而且与理学思想的文明火种有着直接的、实质性的联系。

    在武夷宫,我们探寻着武夷山的来历。相传古时候,武夷山的幔亭峰上住着一位姓彭的老人。那时,武夷山洪水泛滥成灾,逼得百姓四处躲避,过着漂泊不定的日子。于是,老人就让妇女儿童以及老年人留在家里,他带领青壮年披星戴月,餐风饮露,含辛茹苦地开山治水。到了白发须眉的时候,他已是远近闻名的开山始祖了,于是人们尊称他“彭祖”彭祖有两个儿子,一个叫彭武,一个叫彭夷。兄弟俩聪颖过人,智勇双全,从小就跟随彭祖翻峻岭,钻密林。彭祖活到880岁的时候,被玉帝召上天成仙去了。临走时嘱咐两个儿子要继承祖业,日夜不停地开山治水,为百姓造福。彭祖走后,两兄弟不忘父亲重托,扛起锄头,拿着斧子,背上弓箭就进山了。他们挖出了九曲十八弯,治住了咆哮的山洪。他们砍倒了一丛丛荆棘,开出了一片片良田。他们种上了垄垄岩茶,栽上了稻谷和果树他们用弓箭射死了猛虎,除掉了恶豹,把山上捉来的野兔、野鸡、野猪等送给村里的乡民饲养。他们还在山上种了琪花瑞草和珍贵药材,把山山水水装点成人间仙境,百姓们过上了鸡犬相闻,安宁幸福的日子。彭武、彭夷死后,人们为了报答他们的恩情,为了纪念这一对开山有功的兄弟,就以他们的名字命名此山,称这碧水丹山为“武夷山”了。

    这段传说,和我的家乡“愚公移山”的故事活脱脱一个翻版,看来,人类战胜自然的愿望和想法是一样的,不管地域远近,同声传颂的是一首歌和一样的信念:人定胜天!

    听着这美丽的传说,我们来到了朱熹学堂。武夷山与朱子理学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朱子理学在武夷山孕育、形成、发展。朱熹从14岁到武夷山,直到71岁去逝,在武夷山从学、著述、授徒、生活50余年。朱子理学在这里萌芽、成熟、传播。朱熹在武夷山创办的武夷精舍等书院成为当时最有影响的书院,直接在武夷山受业于朱熹的学者达200多人,许多成为著名理学家,形成有影响的理学学派。在朱熹的影响下,历代理学家纷纷以传道为已任,在武夷山溪畔峰麓择基筑室,著述授徒,仅宋元间在武夷山创立书院的著名学者就有43位,使武夷山成为理学名山。

    进得学堂,找一个专门设置的空位子坐下,双肘抵在早已磨的光滑的桌面上,与泥塑蜡像的弟子们为伍,静静地与先生对视,思想在南宋的天空遨游,灵魂与先生做促膝长谈,探寻着理学的根本宗旨,跟随先生舒缓的语调,追寻着治国平天下的方略。身心在升华中超脱,超然于物外,摆脱了俗世的烦扰。

    四

    来到武夷山,就需要领略一下这里独特的茶文化了。武夷山自古以来就有以茶待客、以茶会友、以茶联谊等形式,由古代沿袭下来的饮茶习俗至今已形成了独特的茶文化。武夷山是乌龙茶的故乡,武夷岩茶位列中国十大名茶之一,举世闻名的大红袍就生长在九龙窠谷底靠北面的悬崖峭壁上。据说它已有340余年的历史,其成品的色、香、味均在乌龙茶之首,故有“茶中之王”美誉。据民间传说:明朝时有一个秀才赴京赶考,途经武夷天心永乐禅寺,忽然重病,眼看考期临近,心焦如焚。寺中方丈以九龙窠崖上之茶叶为药,给秀才服用后,第二天病就见轻,三天后病即痊愈。后来秀才高中状元,衣锦返乡。为报救命之恩,特把钦赐的红袍披于茶树之上“大红袍”因此得名。

    进入茶社前,导游先告诉我们,武夷岩茶的泡饮是有讲究的“杯小如胡桃,壶小如香橼,每斟无一两,上口不忍噱咽,再试其香,徐徐咀嚼而体贴之。”一杯茶要三口喝下去,而且是慢慢品味,让茶在舌尖环绕,在口腔内充分停留,这样才能品尝到茶的味道,即所谓的“三口气”茶不能一口喝下去,一口喝下去叫饮,二口喝下去叫喝,只有三口喝下去,那才叫品。

    按照导游的介绍,我们在茶社认真的品了一回茶,在茶的清香浓郁中,我们享受了一次地道的茶文化。

    五

    两天的行程结束了,下午天空飘起了雨丝,似在作依依的惜别。云雾在山坳中升腾,让武夷山的山水更加迷人。登上车门的刹那,回头再望一眼那青山绿水,带着对武夷山无限的眷恋,挥手向人间仙境告别,心中默念刘白羽的诗句:“武夷占尽人间景,愿乘长风我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