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六年

碧海蓝天1234 / 著投票加入书签

巴士小说网 www.84txt.com,最快更新碧海蓝天1234文集最新章节!

    人生有一个根本的任务,就是不断地用文化的手段改造自己,借以积蓄文化的力量以便改造世界。这是一个艰苦的过程,说是文化的手段,其实不亚于把人架在火上烤,烤得冒油都不能叫喊,更不能退缩,因为你稍一犹豫,一切努力就将前功尽弃。很多朋友谈“改”色变,其可怕的程度颇似奈何桥上走一遭。我却一直想试试。我这个人一向喜欢挑战,越是可怕的事情越想倾力一试。前几年流行蹦极,我马上跑去做了尝试,没有传说那么可怕,只有凌空飞跃的快乐,美中不足的是那种飞翔只是降落,如果是升腾,来个一飞冲天就过瘾了。

    那么,什么是文化的改造手段呢?我想像中的答案是读书。

    读书的机会来了。2000年6月我因故离开报社,面临新的就业选择。我决定暂时不出去工作,待在家里好好读几年书,使自己各方面的知识都上一个台阶。我把这个想法和家人说了,妻子、父母包括岳父母众口一词地反对。试想,一个34岁的男人不去中流击水却玩起了激流勇退,家人不反对才怪。我却顾不了那么多了,买了一大堆想看的书,把自己往屋子里一关,读!

    问题随之而来。我此前做了十年记者,长年累月地奔走于各种自然或社会现场,用行话说就像一只剁了尾巴的猴子,早已习惯动而拒绝静。动是记者的命脉,静是记者的克星。记者一旦静下来只能做编辑了。现在情况不同了,我做了寓公,要以静制动,要把猴子变成倒挂在枝桠间的树懒。若要静,必先静心,这不止要心静如水,还要有一点庄严与沉重。

    我首先选择了读历史,我一直认为历史的沉重与冷静,几乎可以和哲学比美。

    史学浩瀚如海,经过无数位历史学家穷经皓首的治炼,史学已规范得一丝不苟。这种学术上的严峻与我所持的心态势同水火,我真怕自己的阅读兴趣受到打击。于是,我的首读著作选择了台湾史学家柏杨的中国人史纲。柏杨的史学论著更像散文,行文优美且论点奇特,其思想性与其它史学大相迥异,柏杨对中国五千年文化所持的抨击态度,让人掩卷长思反省不已。我用了近一个月的时间读完了三卷本的中国人史纲,总算领悟了柏杨先生开口“酱缸”闭口“丑陋”的真实用意。如果我的领悟没有偏差的话,柏杨先生对中国五千年文化的抨击,其实是提醒我们不要对历史悠久盲目崇拜,更不能妄自尊大。事实已经证明,大而无当是要挨打的。我们不难想像,1840年英军用坚船利炮逼近紫禁城的时候,中国的悠久文化是何等的苍白无力。

    有柏杨垫底,我马上又读了中国通史、世界通史、欧洲史、人类史,对历史有了一点儿皮毛的认识以后,我把视角延伸到文化史类,先后读了中国文化通史、世界文化通史,之后又涉猎了艺术史、文学史,直读得心虚气短愧意横生。近一年的阅读其实只有三个字的心得:我浅薄。我过去的优越感、自豪感统统不存在了,面对历史我连个蚂蚁都不是,尘埃而已。

    读过历史,我已然十分安静了。历史其实并不陈腐,字里行间都有新意,这让我更富于理性。我应该感谢历史,改造自己最大的成功无疑就是赋予自己最大、最科学的理性。拥有理性就等于拥有力量。

    2002年春节过后,我开始读文学作品。在此之前,我已经有了近二十年的文学阅读史。应该说文学阅读是我的强项。读文学作品可以读得很快,一天读300页甚至更多,吸收不成问题。先读中国四大名著,再读外国百部名著,欧洲、亚洲甚至非洲的作品统统巡游一遍,目光逐渐变得挑剔。中国文学的可读性在母语的衬托下显得十分突出。外国文学的思想性及艺术成就,特别是人性方面的规范与高贵让我感触颇深。我发现中国文学有很大的局限性,最大的局限就是文学当中有太多的新闻属性,从而降低了中国文学的艺术档次。到目前为止,中国文学尚处在缺乏理性的状态之下。不知是中国的作家缺乏理性,还是他们拒绝理性。说实话,理性也有不足之处。高度理性有时候会带来痛苦,甚至是强烈的阵痛,这种触及灵魂的苦痛会使娇生惯养的中国作家们深感不适。这不能怪中国的作家,外国的作家同样如此,否则,海明威、川端康成等多位外国作家就不会轻生弃世了。充满理性的人采取了极端做法,我搞不清这是理性的叛逆还是感性在作怪。

    我用了四年的时间广泛地阅读文学。期间我一直在想,文学究竟能给我带来什么?无疑,我要从文学当中寻找我需要的想像力。若要改造自己,增加想像力至关重要。想像力是人类发展的原动力,是创造之母。想像力给人类带来的实惠无法言喻,的确应该受到人类的敬重。

    既然文学当中蕴含着想像力,那么,人类就应该积极崇尚文学,就应该具备文学素养,就应该养成阅读的习惯。文学集优美的文字、丰富的思想、动人的情感与情节、完整的人物性格与人格体系、完美的价值观和道德观以及不胜枚举的社会功用于一身,势必将陪伴人类走向更为遥远的历史纵深。文学不应该是无聊时的消遣。我们必须要有这样的认识,如果把文学当成消遣,那就是观念和行为的双重堕落。拥有文化和理性的人应该拒绝堕落,出现了双重堕落,不但可怜,而且可耻。

    如果说我读历史是为了向昨天攫取经验,读文学是为了追求更完美的表达能力。那么,追求更高层次的理性的任务就应该交给哲学了。哲学是我的弱项。我近十年只粗略地读过几本哲学基础书籍,随着时间的推移已经渐趋淡忘。哲学与历史不同。哲学的理性不是建立在暗示的基础上,而是建立在思辨与科学的基础上,哲学总是在结论的前提下谨慎地向前迈出探索的步伐,这种严肃的学术作风对我是一种极大的诱惑。

    所以,2006年我开始阅读哲学,我从哲学史上开列的哲人名单,一个个依次读来:孔子、孟子、亚里士多德、一直读到卢梭、康德、马克思、列宁、毛泽东这对我来说又是一个挑战,我将继续像树懒一样,在文化这棵巨树下一如既往地倒挂下去。读书的间隙,我会大量写作,我想,有六年的阅读垫底,我的写作能力会提高得很快。

    但愿这不仅仅是个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