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庆印象

笔雨 / 著投票加入书签

巴士小说网 www.84txt.com,最快更新笔雨文集最新章节!

    凤庆,一方让我纯真的童年自豪和浮想联翩的热土,一座记述无数风风雨雨和经受历史变迁的小城,时间在不经意间闯入我的梦境,轻叩我那绵长的思绪之门。

    ——题记

    人的一生,每到一处,不管是稍歇片刻,抑或是永远滞留,或多或少都会给人留下些许印象,亦深亦浅地印在脑海里。凤庆,在我看来,是一座袖珍的小城,它给人的印象最深的缘于它的“小”狭小得无限可爱,纤巧得不盈一握,碎细得惹人怜爱,秀巧得伸手可及。想到它,如轻嗅淡菊,那悠悠远远的清香,由远及近,缓缓地沁入人的心脾。

    因为酷爱自然风光,所以当我随感时置身于凤庆城的老街时,脑际被它悠远古朴的意韵萦满:曲回的青石板街道,清丽的雕花窗棂,黑色的土陶茶罐,素装慈祥的老人

    凤庆是一座隐匿于小山谷的小城,小巧得完全隐没在周围的青山绿水中不被察觉,因它纤小,它的建筑都是极为精致地、非常错落有致地排列,不浪费一丁点空闲之地,不滋生出一繁赘之感。从凤山顶上俯看:建筑依附近山势依次而建,潺潺的迎春河宛如腰带一般,整体恰似茶乡美女巧手织就的一幅画,柔韧而细腻,娟秀而妩媚,恬静而幽美。你说,这是丹青妙手酿出的浓浓画意,我说,这是诗人歌者荡起的缕缕真情。

    那时凤庆还是茶马古道的必经之地,小城里车水马龙,人来人往,那种人声鼎沸的景象显现了凤庆历时多年的繁华和富庶。凤庆,曾是全地区经济、文化和政治的重要地带,它以不可替代的地位引领向前发展的历史潮流,它象一部厚重的史书,值得人们思索、品评不尽。

    又一次徜徉于凤庆街头,这一次是以虔诚的子民的心态去接触、感受,心情与以往是迥然不同的。

    随着交通的便利,凤庆完成了它担当多年的历史赋予的重任。它如饱经风霜、历经磨难的慈祥的老母亲,目睹着一个个曾与自己相依相存的子女悄然离开,即便心中是多么难以割舍,也只是以满含热泪的眼睛默默相送,以恋恋不舍的目光一一作别。不管世事如何变迁,无论人走人留,它都在那里默默地祝福和守望,盼着自己抚育大的成群的儿女们回凤庆看看,祝福已离开了自己的孩子们能幸福安康。母亲那漫天的牵挂让我们的生活有了滋味、岁月有了光泽、家庭有了温暖、生命脉有了动力,情感有了源泉、精神有了寄托、人生有了追求、奋斗有了动力,为此建设社会主义新凤庆便有了万丈豪情。当我们伫立在凤庆城时,我能思索到凤庆母亲在想的、在久久期望的。自古多情伤离别,从来母子心连心。

    卸下历史重任的凤庆,似乎是该喘口气,该歇歇脚了。当我轻轻聆听它时,却发现它一直不曾停下向前的脚步。改革开放后的三十年凤庆已从昔日一个喧闹的小城成了一个悄然崛起的小城,承载着过去那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在汲取中升华。理想和现实的渴望几经碰撞、燃烧,粘合生命的凝重充实,连结着凤庆人民的福瑞和安康,多少晨钟暮鼓、多少青灯黄卷,冲破了禁锢飞腾的夙愿,高扬了凤庆人民的谊情与威仪,我们党在这片天空下展播不朽的光焰,携着崭新的时光,在四十三万双黑眼睛里荣耀地展开了神采飞扬的诗篇“三个核心”指标的提出熨平了母亲额头的忧郁,任勤勉与坚韧种植出农作物,红润的日子纷沓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