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新贤——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做传道

冰盖 / 著投票加入书签

巴士小说网 www.84txt.com,最快更新冰盖文集最新章节!

    初识周新贤,用世俗的眼光来看,是偶然;用我的感觉来说,是神的带领,是必然的。那天,陪网友从黄鹤楼归来,途径繁华的汉正街,看着熙来攘往的人群,琳琅满目的商品,我一冲动,下了车。很久没有逛街了,时间都浪费在论坛上,漫无目的地发帖,没心没肺地灌水。百无聊赖中,看到一位头发已经花白的老大爷,在发福音单张。我过去要了一份,顺便攀谈起来。老大爷非常热情,不仅给我留了电话,还把儿子的手机号码以及会堂管理人的姓名都写给我。最后,直接带着我坐上公交车,领我去会堂。

    一路上,老大爷很关心我,询问我成家没有,做什么工作等等。我实话实说,也许换了别人,我不屑告诉一个刚见面的人自己的真实情况。但这位真诚而热情的教内弟兄,让我不想隐瞒。老大爷听说我没上班,比我还着急,立刻跟我说,会堂的管理人是个很有能力的人,有上亿资产,用做会堂的那栋八层楼房,是他的私人财产。让我找他试试,看能不能帮忙。众所周知的原因,我对有钱人并无好感,但我不想辜负老大爷的一番好意,而且我的好奇心也被激发了起来。

    来到会堂,时间还早,只稀稀拉拉地坐着几位教众。有位五十多岁,打扮时髦的阿姨,经介绍也姓周。她与我攀谈起来。说起信主的经过,有数算不完的见证。下岗的风潮席卷中国大地时,她和丈夫也成了牺牲品。没有文凭,上有老下有小,曾腆着脸皮去人才市场,却一直无人雇佣。眼看到了绝境,忽然有电话找到他们夫妻,让他们去上班,他们并没有投递简历,周阿姨感觉这是上帝给他们开了一条出路。当时,她丈夫并不愿去,因为一个月400元钱,两人加起来,也不够支付生活费和孩子的学费。她最终说服了丈夫,他们在这个公司做到现在,台湾企业,丈夫已是财务总监,收入颇丰,她辞职当全职太太,全心敬拜。而她的女儿,大学毕业后,中文专业,却在一家重点高中教英语,刚去时大受排挤,对于老师间的是非和世俗,她大感吃惊,没想到伟大的灵魂工程师,真实情况却如此大相径庭,她的英语并不好,带的班也是全年级最差的问题班。周阿姨为女儿祈祷,并带她来教会。刚开始,女儿非常排斥,认为自己是受过高等教育的知识分子,怎么能搞迷信活动?时间长了,她成了一位虔诚的基督徒。用基督的精神和教导,来带领她的班级,年终时,她的班级竟然拿到年级第一。学校让她说心得体会,她只说了一句话:“我是基督徒!”

    听着这些见证,我心潮澎湃,以前也听过不少神迹奇事,但都只当故事听听罢了。人啊,自己没有处于逆境,是体会不到的,哪怕耶稣就在你面前,你都不会信靠归主。人的心,真的是坚硬无比的啊。

    末了,周阿姨跟我说,刚来到一个新教会,最好不要跟别人说自己的难处,这样会让初信的人有难处。我没完全理解她的意思,我想大概她是认为我知道周新贤是有钱人,找他寻求帮助的吧?我心里有点恼了,在世俗中,我是个心高气傲的人,就算信主以后,我也不会巴结任何人,周新贤在我眼里,唯一让我尊敬的地方,就是他的神仆地位,无它。于是,我说,我是来这以后才知道周管理是怎样的人,我是冲着会堂来的,而不是冲着个人来的。所以,基督徒毕竟是人,就算再虔诚的基督徒,他有时都会以人的思维来判断人,做基督徒,要以圣经为依据。

    散会后,本来我不打算再找周新贤了,老大爷却热心地把我又带回来,领到周新贤面前。周新贤衣着朴实,留着寸头,人很和蔼,面带微笑,自我介绍,是会堂的房东。

    我们坐下来交通,周新贤问我有什么困难。我当时很矜持,更因为周阿姨的话,让我产生抵触心理,于是大概介绍了下自己后,直厥厥地说:“说到找工作嘛,我毕竟是本科生,只要不挑剔,不是问题。我现在的难处,只是对于一些事情无法确定,对于自己走的路是否正确,是否符合神的旨意,我不知道。对于基督教改革,您怎么看?”周新贤的回答在我意料之中,基督教建立这么多年,历史上真正能奉行改革的人很少,一方面这要有很大的恩赐,一方面这也要冒很大的风险。思想上的偏差,甚至可能成为异端邪说,这在教会是很避讳的。也因此而牵绊了一些革新的做法,使教会停滞不前,不能成为一个活的、蓬勃而有朝气的教会。而我现在思虑的小说,有些想法,真的很有点惊天动地,恐怕正统的教会会讨伐我。但我遍查经书,又越来越觉得我的想法是对的,这个矛盾在我心里一直翻腾,使我无法静下心来,我迫切地需要教会的支持,或者更确切地说,是属灵的指导。我内心是不愿自己陷入异端或者陷入撒旦的网罗而不自知。这其实是我一直以来最大的难处。然而,信教那么多年,我一点儿也听不到有些人所说的上帝的声音,清晰无差错的在脑海中响起。其实,现在看旧约,我发现,就算贵为王者,扫罗、大卫等,他们在刚被选立的时候,能真切地听到上帝的声音,但以后,也是要靠祭司或别的什么途径。我现在找到的唯一亲近上帝的办法,就是读经。这是第一步,然后才会打开祈祷、敬拜、信靠、顺服、敬虔等等大门。而我原先,正是因为忽略了读经,所以凭主观全然信靠也好,全然顺服也罢,都无法找到方向。

    因此,我又问了周新贤一个问题:“我没有看完圣经,但关于旧约部分,我觉得无法理解。”这是有原因的,我看新约很仔细,不仅看完了圣经部分的新约,还查考新约注释,几乎每一句经文都有注释。而且,在以前的多数教会,一般都对于新约关注的多,甚至有些教会卖的圣经,只有新约部分,旧约直接删除。是我自己慢慢觉得,旧约的历史也很重要,而且里面的“箴言”和“诗篇”包含了人生方方面面的智慧,才开始看起来。但对于旧约时代,那个动不动就发烈怒,动不动就毁灭外邦人的上帝,连小孩带女人,鸡犬不留的屠杀,真是让我难以理解,难以和新约时代仁爱的主、舍身救世人的耶稣相联系。虽然,现在我体悟到,上帝有他的公义和准则,人无法理解,只要顺服就好,但不时的,仍有人道主义的悲悯心肠让我不忍面对。

    大概我不善于言语表达,周新贤听说我还没有一次看完圣经,就打断我的话,下了个断语:“你写书的想法肯定不是出于神的旨意。一般都是对圣经非常熟悉,看过几十遍,甚至几百遍,达到会背的程度,才可能写书。否则你怎么引用圣经的话语?”

    当时觉得他说得也有道理,感觉很沮丧。但回家后细细思索,认为,有时自己的路只有自己清楚。别人的路只是一种参考,而神用世人,肯定也是不一样的,因为每一个人都是那么不同。拿我来说,从小爱好文学,写作功底也很扎实,虽然没有从小就立定长大后当作家的伟大志向,然而,神却一直推着我往这条路上迈进。记得当年考现当代文学专业的研究生时,看到文学史上那些小说家、诗人悲惨的命运,活着时没有几个能得享名誉地位、荣华富贵,死后洛阳纸贵,却与己毫不相干,甚至与自己的后人也不相干。就算潇洒如李白,其实也是一生郁郁不得志,借酒消愁。我是个很现实的人,自问没有李白的才情,也没有李贺的用心,骨子里还有那么点清高,不愿媚俗取宠,更不屑身体写作,那么,作家这条路,我视为畏途。于是采取曲线救国,当新闻记者或中文教师,也算聊表慰藉吧。然而,上帝一刀斩断了我的路,不仅正规统招研究生无望,就连研究生班、预科,甚至托关系走了院长的后门,统统无望。神所不喜悦的,人的权势再大,能力再强,最终都是会失败的。再后来,我想,那就找工作吧。同样,神还是切断了这条路。不仅社会招聘一再遇挫,哪怕以笔试第一名的成绩,面试很好的印象,过五关斩六将而进入的公司,却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而半途跑路。甚至亲戚出动,以关系后门找的工作,仍然无法长久。很长一段时间,我会叩问自己,是不是自己做人做事有问题?痛定思痛,决定还是重新拿起笔来,同时,看圣经是我每天必修的功课。没想到这次很顺利,从参加论坛的征文,到结识名作家名编辑,到如今找到这家教会,我确信,神在带领。敬拜神,信靠神,顺服神,生命开始更新,生活起了变化,人生有了希望,日子充满喜乐。写作的愿望也越来越强烈,虽然听完周新贤的判断,我思想上有了搅扰,但心中有个声音,要我相信自己,写,写,写!也许,周新贤以为,我所说的写书,是写关于信仰方面的书,释经的书,那就需要他所说的,对圣经熟悉到会背的地步。而我所要写的,正如你往何处去?天使与魔鬼这样的小说,不仅让基督徒读,更要让非基督徒产生共鸣,愿意了解基督教的信仰,知道这不仅仅是宗教,而是像公理一样真实存在的真理。因为上帝既然创造了医生、教师、作家、音乐家等等,当然,牧师是重要的圣职,那么别的职位也同样可以给人以带领和指导。一句话,上帝是通过人来做工的。这就好像物理学上著名的拉普拉斯恶魔理论。而周新贤虽然很蒙神恩,但他毕竟是人,有他的局限性,还是那句话,以圣经为依托,亲自聆听上帝的话语。而小说创作也是有它的规律的,那就是循序渐进。虽然,神的话语、灵性的增长很重要,但只是坐下来祷告、读经,一个字不写,忽然妙笔生花,一夜之间写出举世巨著,我还没有这么坚定的信心。正如耶稣所说的,我们的信心还没有芥菜籽大。

    这时,教会的同工聚拢来开会。我和老大爷坐在一边静静地听。里面有位石牧师,听周新贤之前给我介绍说是从德国回来的,戴着眼镜,温文尔雅,脸上挂着温暖亲切的笑容。这位石牧师说他想建立教会会众的数据库,把他们的一些详细情况,包括家庭、工作、灵性、特长、难处等等收录在册,这样可以分成小组,互相帮助,或者教会组织人员专门辅导。周新贤提出了质疑,什么都想着做,是否有能力有精力做好?把所有事情抓在手边,是否到最后没有一样能做成?里面有个胖胖的同工,已经发出了不满的声音。认为最好请专人来做。周新贤认为,教会的工作,主要是传道,其他的事情,作为辅助。数据库的建立,前期是个很繁重的工作,但建立起来以后,只是维护,用一个专门的人来做这项工作,是一种浪费。

    具体情况,我不清楚。对于他们的争辩,也判断不出谁是谁非。但石牧师做事的态度,周新贤讲求高效,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而石牧师的提议,正是我所渴望的。一种家庭的团契。信主这么多年,南北往来住过不少城市,漂泊的感觉深深印在我的心里。每个教会都说,是基督徒真正的家,但我却没有体会到。原先去荣光堂参加礼拜,只是一种义务,一个信教多年的人,连礼拜都不做,何颜称自己是基督徒?但去了以后,就跟在大学里上课点卯一样,人坐在教堂里,心思意念却不知飞往何方,每每不知所云,只筹划着散会后去超市,去逛街,去吃饭。于是,我决定来这个教会考察一段时间,再确定去留。

    之后,周新贤向教会通报了一项计划:明年带一批年轻人去耶路撒冷定居一年,沿路传播福音。这个想法与我不谋而合。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想要往写作这条路跋涉,人的经历是最宝贵的财富。正如谢克强老师对我说的,你那阅历丰富的生活本身就是一本好看的小说。而且,我也很憧憬当一位旅居作家,停停走走,做生命的忠实记录者。可惜,我英语丢了n年,捡起来很难,又有世俗的很多牵绊。不过,耶路撒冷,作为上帝的圣城,今生我是一定要去的。一切求神的带领,他所铺平的道路,无人能阻挡的。

    很晚了,我和老大爷先行告辞,周新贤起身相送,祝我平安。

    中山堂正在装修新的大厅,以供越来越多的教友团契。我去帮了两天忙。那天晚上,忙到很晚,大家都在周新贤家就餐。很普通的伙食,几盘时令蔬菜,几盘混了点肉块的荤菜,一盘煎鱼,大概是中午剩的,一碗小白菜汤。匆匆吃过饭,大家都离开去楼下唱诗歌。我最后走的,与周新贤的夫人交通了一会儿。也许同是女人,有些体己的话,更愿跟她说。周夫人用那双充满爱的眼睛,一直鼓励地看着我,我把所遇到的烦恼、家庭事业中的纠纷等等都倾诉出来。这些话,是我深埋心底的。对母亲不能说,她只能担忧和抱怨;对朋友不能说,我要保持尊严和体面。周夫人没有安慰我,只是以属灵的思想引导我,让我解开了心中的结,阴霾散去,充实喜乐。周夫人最后握住我的双手,为我祷告。正在祷告时,周新贤回来了,就着桌上的剩菜吃了一碗饭,一边详细地问我,有什么难处,于是我说发份简历给他。他还问我,是否愿意去耶路撒冷,我欣喜若狂。但我也知道,这不是人能成就的,在乎上帝。于是我回答,看主的意思,我只顺服。

    回来后,我对于上帝的感激和敬慕又增加了一层,而且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渴慕上帝的话语,渴慕教会的团契,使我灵性能迅速增长。不久,我接到一家公司的面试通知。实在是路途遥远,但公司的王总竟然是基督徒,而且计划着要办一份杂志,用基督的思想来做杂志的宗旨。这是我一直渴望的工作。王总跟我交谈甚欢,对于我跟他解答的一些属灵上的疑惑深表赞同。我回来后着手联系新朋旧友、熟人初识,弄刊号,并把这件事带到教会,希望教会代祷,同时看会友中是否有关系,可以帮忙。周新贤的冷静,给我兴奋激动的心情泼了一盆冷水。他说,对于办杂志,他不懂,不好评判。而代祷的事,也不好轻易下结论。从这件事上,我发现自己是一个很容易受别人影响的人。而且就算确定了目标的事,我仍然会犹豫不决,没有快刀斩乱麻的气魄和决断力。现在想来,跟周新贤的接触,大概就是上帝要我学习这些功课。后来,我又找他夫人谈过一次。她也说,她可以代祷,但还必须我自己能直接从神那里得到旨意。否则,他们就算得到什么话语,对于我也可能是一种挫折。我私下里跟朋友说,我已经感到挫折了。那么,从现在起,别灰心,只要坚信上帝爱你,哪怕全天下的人都不欣赏你,你都要自信,有主同在,我们就拥有全世界。

    又一个礼拜日,散会后,刚认识的好友谢晓英找到我,她是一位很有见识很有能力的女性,在新加坡留学期间归信主。回国后,以满腔热情投入到事业中,在苏州开办it公司,几年商场打拼,练就她说话做事干脆利索、思维敏捷、行动力强的特性。我跟她不是同一类人,虽然我们有许多共识,有相似的兴趣爱好,可是那种吸引,却是一见倾心、相见恨晚的。她想帮助聋哑人朋友,帮他们找工作,自食其力。这段时间,晓英在帮她一位聋哑人朋友拉选票,其参加“中国电信十大感动人物评选”活动。熟悉网络的人都知道,信息社会有些事情是没得选择的,拉票有时就是自我宣传的一种手段。那种好酒不怕巷子深的思想已经落伍了,虽然我参加小说大赛时都不屑于拉选票,但我并不反对。而且我相信晓英,相信她基督徒的身份,我也相信她所说的话,她所称赞和帮助的朋友。因此,散会后,我给她出主意,直接找周新贤,让他以会堂管理者的身份,号召全会堂的人来帮忙,那就比自己一个个去求朋友容易多了。

    我帮忙把会堂的椅子摆好后,晓英已找到了周新贤。我坐到一旁默默地听。周新贤的灵性生命比我们强大得多,他一眼就看出这件事的问题所在。他说,经常有记者想方设法地要采访他,他一般都拒绝。他会问,你是不是基督徒?是否有灵性上的难处?不是,那对不起,我没有时间。而他确实没有时间,大部分时间用于传道,空闲时间用来做生意,属于自己的时间很少。

    有一次,参加一个会议,有许多企业界、政界的知名人士到场。周新贤接到一个电话,对方说,我就在你身边。他扭头四处打量,没看到什么熟人,于是挂了电话。会后一位记者采访他,他很疑惑,他本人做事一向低调,很少有记者认识他。记者说,他自有他的行业办法,那个打电话给周新贤的,就是他。而每年,省长市长都会举办年会,邀请各行业的知名人士参加,企业界、艺术界、教育界等等,全省只请60多位嘉宾,那是很大的荣幸,而周新贤却告诉我们,他已经两年没有参加了,今年也不打算去。因为更多更重要的事,等着他去做。而人大的会议、中央领导的接见、全国级别的荣誉,也不知道经历了多少,现在,周新贤生命中最宝贵的就是主,时刻挂心的就是教会。他的愿望就是中山教会中的每一个肢体,最后都能踏入天国的大门。说了这么多,周新贤是要让我们懂得首先仰望上帝,这是切身体会后得出的真知灼见。我也知道了,为什么对于晓英的投票请求,我会心中没有热度。我是以属世的想法来帮助她,而不是以属天的真道。

    晓英说:“现在不想成家,只想做点事业。”这句话让周新贤颇有惺惺相惜之感。会堂里的人已经陆续走光了,周新贤得知我们俩下午都没什么安排,于是邀请我们到楼上去进一步交通。周新贤先带我们参观了会堂建设,八楼整个做学员教室,祷告大厅;七楼是新的会堂,可以容纳上千人;六楼分隔成宿舍,有配套的卫生间、厨房;五楼是办公室,还辟有专门的青年团契会堂。为了年龄大的父老上下方便,还准备安装电梯。曾有人问我,周新贤花如此大的精力在教会上,是否从基督徒的奉献中赚了钱?我有些惊讶,也有些愤慨。虽然周新贤不是我欣赏的类型,但他这份对教会的用心、对主的敬虔,是我非常尊敬的。以周新贤的看法来说,他拥有今天的一切,都是主所赐的,他本人并不算什么。而他越这样看待自己,我越尊敬他。就如当年的大卫王,在上帝的面前轻看自己,神必在世人面前高抬他。中山教会所在的位置,是汉口的黄金地段,寸土寸金。周新贤却把5层都拿出来,供教会使用。教会开展各种活动,光水电都是一大笔开销,更何况还要给部分同工发工资,时常做些慈善活动。周新贤自己每天忙于传道、管理教会。在商人的眼中,周新贤完全是个傻瓜。

    我和谢晓英也很困惑,做生意与主之道的矛盾如何解决?于是,周新贤带我们到5楼的办公室,坐下来,亲自为我们斟茶倒水,给我们讲了一段亲身的经历。

    周新贤,福建人,自幼家贫,父亲生病,到了读书的年龄,只能看着同村的伙伴背上书包结伴上学,他独自一人,站在村口,目送着伙伴的背影,直到消失了很久。一颗稚嫩的心,从此体味到人生的疾苦。父亲去世后,孤儿寡母,周新贤受尽欺辱,于是去学武。这是他最初对命运的反抗与挣扎。有了一身本事后,周新贤的内心世界走向了两极。一方面坏事做尽,抢劫打架,加入黑社会,成为地方一霸;另一方面,全心全力帮助妇孺老人。碰到挑担的老人、妇女,总要帮他们挑到目的地方才罢休。而他的力气也大的惊人,就算现在都当爷爷了,会堂里装修,他挑起砖来,一次就是一百多斤,让那些扁担都自愧弗如。当年年轻气盛,周新贤更是挑战所有的地痞恶霸。他那时的善恶标准很单纯,赚钱就要靠自己出力。他向我们诉说了一次惩治恶霸的往事。

    周新贤所在的村码头,有许多靠给船主搬运货物谋生的苦力。于是一帮恶霸强占了那一带,从苦力的收入中抽成。周新贤知道这情况后,让恶霸退还大家的钱,想吃饭,自己去搬。苦力都很害怕,不敢惹恶霸,恶霸听了周新贤的头衔,立刻乖乖地把钱退还大家。而周新贤自己管理那一带,让大家安心挣钱,再没有人敢兴风作浪。渐渐的,周新贤的名头,成了让人谈之色变的口头禅。曾经有两个孩子走在周新贤前面,两人不知因什么事发生口角,一个说把爸爸找来揍对方,另一个也不示弱,找来什么心目中厉害的人物。最后,有个孩子说,我把周新贤叫来,看你怕不怕?对方立刻不响了。周新贤感觉好笑,走过去问他们,认识周新贤吗?两个孩子摇摇头。

    听到此处,我们不仅莞尔。我想起世说新语里的周处,被乡亲骗去杀虎斩蛟的恶人,悔悟而终成一代名将。凑巧的是,两人都姓周。

    有人叫我们去吃饭,我们告声叨扰,随周新贤一起去饭厅。饭厅是周新贤一家人住的地方,周围几个小房间是卧室,中间的大厅当餐厅。房间里没什么摆设,都是平常的家具,看不到一点儿亿万富翁的阔绰与排场。大厅里摆放的饭菜仍然是些简单的菜蔬,周新贤的儿媳妇抱着四个多月的小孙子站在屋里,大家围着孩子说着笑着。小宝宝很可爱,见到生人也不怕,我一逗,就冲我笑。他儿媳妇我们曾经在青年团契见过,只是当时不认识,像个小姑娘,朴实而单纯,一张素净的脸,没有任何妆饰。周新贤为大家盛好饭,众人团团围坐一圈,周新贤带领大家低头祷告,快速而热闹地用餐。我平时在家比较讲究吃,菜品一个星期基本不重样,烹饪的手艺也不错,饭后还要搭配水果、蜂蜜等调理养生。周新贤的儿媳妇等我们中间有人吃好了,替她抱着孩子,才上桌吃饭。冬天菜冷得快,只有一碗鸡蛋粉丝汤是热腾腾的。相比较下,我的娇气真令自己汗颜。

    丢下碗,匆匆扯了张纸巾,我和晓英跟着周新贤回到办公室,继续交通。

    周新贤信主,当年是被妹妹骗去教会的。这一段往事,我听他夫人说过。为了拯救他,他夫人自他进教会那一刻起,就不停祷告,希望主开启他的眼睛,融化他的心,让圣灵充满他。神迹也确实发生了,这个什么也不信,只相信力量和自己的彪悍少年,却被主感化了。周新贤一旦决志归主,就信得那么彻底,那么义无反顾。他用鲜血在本子上写下誓言,此后无论顺境逆境,他都说到做到,以敬虔、信靠、顺服,把自己完全投向主,直到今天。这个血性的汉子,这个没读过几天书的汉子,这个身世凄苦的汉子,没有问那么多为什么,只是凭着一颗单纯如孩童般的心,像信任父亲一样,顺从主的旨意。

    我彻底明白了。读的书越多,人越自以为是,越怀疑一切。无论什么,都要证据,都要科学证明。上帝的爱就摆在那里,像磁场一样真实存在着,我们仅仅因为肉眼看不到,就完全否定。而信主这么多年,每当困难时,我才求靠主,希望主有神迹救我。一旦困难过去,我又开始怀疑,那不过是事情的发展必然结果,并不是什么神迹。我就像韩牧师讲到的一个乞丐:每天,一位年轻人经过乞丐身边,都会给他10元钱,久而久之,乞丐心安理得。后来年轻人结婚了,要养活妻子,从乞丐身边经过时,只能给他5元钱,乞丐的脸色开始难看了。再后来,妻子怀孕了,年轻人要当爸爸了,他再经过乞丐身边时,只能给他2元钱。乞丐非常愤怒,责问年轻人心肠为什么这么坏,施舍给他的钱为何越来越少?年轻人解释,自己要养家糊口。乞丐听了,更加愤怒,说,你怎么能把给我的钱用来养活妻子儿子呢?我就是那个不知感恩的乞丐。上帝已经恩待了我,我却因为恩待的多少,而忘了上帝恩待我的事实,心里充满忧郁和抱怨。我想,这一天的交通,上帝就是通过周新贤让我重新认识自己。

    周新贤跟妻子结婚后,夫妻俩一边传道,一边摆地摊做点小生意。往往是白天讲道,晚上摆摊,日子辛苦,心里充实。渐渐地,有了自己的店铺,日子越过越好。这时,神却让他离开福建,到外地去。对于周新贤来说,这个命令实在太难。他没有读过书,除了福建他所在那个小村庄的方言,他到外面,犹如到外国去一样。但他没有犹豫,放弃现有的一切,与妻子先去了长沙,后来到武汉,又从摆地摊开始,一件件添置生活必需品,一张床、一个电饭煲、一台电风扇,艰难地维持一家人的生活。为了全心传道,周新贤原本决定不要孩子。夫人怀孕后,他要求夫人打掉。夫人许诺一个人带孩子,不拖他的后腿,而且堕胎是神所不喜悦的,才留下儿子,此后神更丰丰富富赐福于他,还有了女儿。正是这位坚强能干的贤内助,周新贤不仅在传道的事工上,而且在生意上,都可以放开手脚,成就了后来亿万资产的传奇。

    中山堂教会,曾经由于种种原因,不得不一再地搬迁会址。于是,周新贤决定自己买下一处房产,自己做房东,免于受人辖制。那一年,刚好中山堂现在会址所在的商铺,向外出售。这个黄金地段,多少人垂涎三尺。周新贤也参与投标,不巧正碰上要到陕西传道,他没有犹豫,先去传道,等他回来,都过了招标的时间。用周新贤的话说:神所要成就的,必定能成就。卖家一直等到周新贤回来,把商铺卖给他。周新贤以此发家,他的生意非常红火,带动了一条街的生意。从世人的眼光看,周新贤是赚了钱后才有精神追求,想着办慈善事业,传道信教。世上的许多有钱人也是这么做的。但周新贤清楚,自己是因为信教诚心归主,才有后来的成就。而且信心越大,成就越高。这个因果是不能搞错的,这是周新贤生活经商事业的主旨。所以,他说,商界的许多老板都很奇怪,说你周新贤傻吧,你比谁都精明;说你聪明吧,看你办的这些事,最好的挣钱时间不抓紧挣钱,丢开公司不管,每天泡在教会,这不是傻是什么?

    中国有句古话:大智若愚。站在灵性高处的周新贤,他看到的不仅仅是现在,也不仅仅是未来几年十几年的光阴,他看到的是时间轴终点的地方。而他的幸福也不仅仅是金钱名誉地位,在比他拥有更多金钱名誉地位的人那里,他们最终享受到的却是生命的空虚,周新贤的幸福就在这条救赎归回的路上,这是最真确的幸福,最美好的幸福,福及子孙万代的幸福。中国人常说“富不过三代”还说“兴家犹如针挑土,败家犹如水冲沙”可见财富的难得与易失。可多少雄才伟略的人,却看不破这繁华的幻影,投入到这虚假幸福的深渊,以致到头来感叹:黄粱梦一场。

    最后,周新贤说到了重点。他拿起茶桌上的一卷卫生纸,说,比方这是地球。指着一点,说,比方这是耶路撒冷。自耶稣殉难复活后,基督教在当时的罗马帝国传播开来,罗马是当时世界上最伟大的帝国,它完善的统治制度对教会的管理制度的完善有很大的影响,后来罗马日益腐败,基督教随即传往英国。英国是当时最大的帝国,拥有58个殖民国家和地区,号称日不落帝国。英国败落后,基督教传往美国。十七世纪初,英国开始向北美殖民。最初的北美移民主要是一些失去土地的农民,生活艰苦的工人以及受宗教迫害的清教徒。而清教徒是最为虔敬、生活最为圣洁的新教徒,他们认为“人人皆祭司,人人有召唤”认为每个个体可以直接与上帝交流,反对神甫集团的专横、腐败和繁文缛节、形式主义。他们主张简单、实在、上帝面前人人平等的信徒生活。这圣洁蒙恩的火种于是在美国点起星星之火,并伴着美国的独立和建国成燎原之势,上帝的恩典伴随着美国的成长,让这个年轻的国度,雄霸一方。到了现代,美国开始堕落,不服从上帝的旨意,甚至把同性恋合法化。韩国,是基督教兴盛的地方,是亚洲最大的基督教国家,所以它的经济曾一度被誉为“亚洲四小龙”之一。周新贤却告诉我们,韩国仅仅是块跳板,最终基督教的兴盛地在中国。这是一个令人非常振奋的消息,也预示着中国将从国力和国民上成为下一个罗马帝国、下一个英帝国、下一个美帝国。虽然中国是礼仪之邦,讲究孔孟之道,但一个国家的经济要腾飞,任谁也是没办法阻止的。而如今,这个希望竟伴随着神的恩赐和应许,这还不是确定不移的吗?

    进一步,周新贤为我们分析了国际形势。中东那边打得火热,犹太人与阿拉伯人世仇难解,然而,犹太人对中国人却异常友好。他们去耶路撒冷期间,亲身体会到那种亲切和热情。即使国与国之间有嫌隙,但犹太国民却对中国人怀有好感。这是为什么呢?周新贤问我们。我猜出,可能是历史上,纳粹残杀犹太人时,中国政府对他们伸出援手,哈尔滨曾经就是犹太人的避风港。周新贤又问我们,加拿大政府对中国颇有微词,但中国人却从来不说加拿大的坏话,不记恨他们,这是为什么呢?这倒难倒我们了。周新贤说,是因为历史上有个白求恩。原来如此,不论何种族,不论何肤色,不论何国籍,人类普遍的良知和美善都是相通的。因为一次爱心的救助,因为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政府虽然在变,也即民间所说的改朝换代,人民的那颗友爱的心和曾经结下的深厚感情,却没有改变。而我们也受惠于祖先的一次德行,怪不得人们常说要为后代积德,原来许多道理都是相通的。正如我们知道了1加1等于2,我们就能算加减乘除、几何函数、微积分。而这1加1等于2就是圣经,有了这把尺,我们可以量度历史的经和社会的纬,从而指导我们生命的方方面面。

    作为武汉基督教协会会长,周新贤有这个感动,也有这个应许。神已经为他预备好了在耶路撒冷开展传道事工的金钱和土地。他准备在橄榄山上建一座坛,成立一家旅游公司,用赢利来支付传道人的吃住费用。如果没有这个据点,一个传道人去耶路撒冷的开销起码要4万,这样就能减少至少一半的费用。而周新贤明年工作的重点,就在于带一批年轻人去耶路撒冷打头阵。谢晓英的雄心和抱负,她的口才和干练,她“事业未成,何以家为”的铮铮誓言,让周新贤看到了年轻时的自己。

    在谢晓英去卫生间时,周新贤告诉我,怕她走弯路。爱惜之意,溢于言表。这让我看到周新贤爱才惜才的一面。

    晓英有生意要处理,我们告辞出来。周新贤给我们每人一张名片,让我们以后有时间再找他交通。

    这就是我眼中的周新贤,不是那个亿万富翁,不是什么大集团的董事长,仅仅是神仆,一个敬虔的传道人,这个周新贤,在我眼中看来,至为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