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中的禅境

白水黑糖 / 著投票加入书签

巴士小说网 www.84txt.com,最快更新白水黑糖文集最新章节!

    花将不败的种子植入诗人的心田之中。春夏的枝头,挂满诗的花朵,随意飘来的风都能听到诗人的吟唱,并将歌声散布四野。秋的枝头,花是苦苦挣扎的最后的凄美,诗人往往伤感如斯后,从飘零的花瓣中透视到另一个葳蕤的花期“落花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几成绝唱。纵使在满目苍荑的冬日,除凝霜傲雪的梅花顿成宠儿外,诗人跨越时空的想象才华再次发挥得淋漓尽致——“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这一简短而又充满激情的诗句,不用说,肯定曾感动过你的人生。

    花是自然界的精灵。花春开秋谢,灿烂的生命是短暂的,年复一年,花重复着一种凄美的过程。花装点了人们的梦,无论何种心情,人们往往以花寄托某种愿望,引发某种联想。花静静地开放着,如同修行的禅者,全然不理会世俗的目光,静观沧桑的变迁。花是禅意的花。关于花中的禅境,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下文中的几首:

    其一

    早年闲翻全唐诗时,觅诗一首,不胜欣喜。该诗出自湖州少年才子严恽,题日落花:

    青光冉冉归何处?更向花前把一杯。

    尽日问花花不语,为谁零落为谁开?

    此问花之语,深深震撼了我。我胡乱地悟出了三种境界:一日我问花花不语;二日花问我我不语;三日我问我我不知。

    杜牧出任湖州刺史后,见到落花诗,于相当欣赏之余,依韵和了一首和严恽秀才落花:

    共惜流年留不得,且环流水醉流杯。

    无情红艳年年盛,不恨凋零却恨开。

    严恽虽有诗才,但屡试科举不中。杜牧将严恽引荐给皮日休,但未及二月,严恽病故。真所谓“纵使不见问花人,花自零落花自开”不胜嗟然。

    欧阳修在蝶恋花?庭院深深中亦有同种意境的描述:“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王国维将该词列为人间词话的首篇,可见其意境之高格。姜夔在扬州慢?淮左名都悲切地吟出:“念桥边芍药,年年知为谁生?”虽抒发的感情不同,但问花之语却有异曲同工之妙。

    其二

    白居易青年时喜与高僧往还,诗中亦沾禅意。白香山集收录了一首感芍药花寄正一上人:

    今日阶前红芍药,几花欲老几花新。

    开时不解比色相,落后始知如幻身。

    空门此去几多地,欲把残花问上人。

    此诗以物咏物,借物参禅。更有崔护,零落书生时的一碗茶水,竟成了终生的痛楚。崔护在题都城南庄中以物咏人,借桃花与人面相相比而成绝唱: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诗中禅境不语自现,无须赘言。有感于此,在今年七夕之际,借句戏诗以和之,名七夕调侃,欲以玫瑰之禅境喻世上之情人:

    伊人桌前红玫瑰,几支欲老几支新。

    花开娇奴争艳红,花落始知万事空。

    情人有意送鲜花,鲜花无情渐落痕。

    多情无情如何辨,摘取残花问爱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