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浴在天主的光辉下

白水黑糖 / 著投票加入书签

巴士小说网 www.84txt.com,最快更新白水黑糖文集最新章节!

    大表哥在电话里低泣着传来姑姑去世的消息,我们全家人在第一时间赶到一个叫梅花的海滨小渔村。

    姑姑静静地躺在堂屋的灵床上,白衣青鞋,盖着一块印着红色十字架的白布,神情庄重安详。姑姑在去世前三年,从一个虔诚的佛教徒改信天主教,没人知道原因,姑姑也从不对人解释。梅花天主堂的教友们前来送行,人人手捧圣经,伫立在姑姑的左侧低声齐诵着福音。妻舅一家也信奉天主教,儿子跟着他们自觉地加入了咏诵的队列。不知谁带头唱起了圣歌,圣洁的歌声掩盖了姑姑子女们的哭声,悲痛和祈祷两种情绪有机地组合成一个整体。我听见儿子的歌声唱得最响,没有丝毫哀伤的成份,如同在教堂唱诗班时一样。

    这是七岁的儿子第一次如此真实和贴近地面对死亡,我很想知道他幼小的心灵到底有何感觉,却又不知从何问起。祭奠仪式结束后,我牵着儿子的手在铺满青石板的小街上散步,妻一言不发地跟在后面。我们谁都没有说话,一直来到海边的沙滩上。看着儿子红红的脸庞和天真的神情,虽然担心这么沉重的问题会让儿子徘徊在与其年龄极不相符的思考之中,但我还是浅浅地探了一下。

    “姑婆是不是睡着了呀?”我的语音轻柔而温和。

    “不,她到天堂了。”儿子的回答毫不含糊。

    “天堂在哪?坐飞机能到达吗?”

    “不能。”

    “那么,坐火箭或宇宙飞船能到达吗?”

    “也不能,天堂是另外一个空间。”

    “那姑婆是怎么上天堂的?”

    “姑婆是信主的人,死亡后,灵魂从肉体中升起,耶酥用手掌轻轻一托,就到天堂了。没有耶酥的帮助,任何人都上不了天堂。”儿子说话时两眼直视着我,俨然一种自信又自豪的神情。

    我第一次被儿子的话震颤!深深地震颤!我一直以为,儿子这个年龄的儿童充其量不过有些懵懵憧憧的幻想,却不料其理性思维竟是如此地清晰。生命和死亡这个永恒难解的话题,我用了三十多年的光阴还没悟到头绪,谁知在儿子眼里,死亡的归宿竟如此的简单。有信仰的人,果真有神的帮助吗?

    我不是宗教信仰者,却对宗教历史和教义有着浓厚的兴趣。如果一定要区分何种宗教对我最有亲近力,我会毫不犹豫地选择佛教。心经是我最喜欢的书籍之一,每次默诵或朗读时,心情骄燥的我会渐渐归于宁静。索甲仁波切在西藏生死书中描述两位修行境界不同的高僧面对死亡时截然不同的态度及其仪式,第一次向我提出一个无可回避的问题:你害怕死亡吗?你为越走越近的死亡在心灵上作了哪些准备工作?我试图在宗教之外寻找,也许永远没有一个合理的答案。

    妻舅是个博学理性的人,师出中国科大少年班,同时也是一个相当虔诚的天主教徒。儿子受其影响,从五岁多起,每个周末均跟随妻舅和舅母去西门天主堂作礼拜,历时三年,风雨无阻。儿子在教堂是个小名人,每次婚礼时新娘的长裙都由他托起,连神父都经常拍着他的小脑门,夸奖他是教堂最出色的小模范。儿子几乎参与了西门堂的所有活动,只有管弦乐队没参加。当我和妻为儿子精心挑选一只长笛,并带他拜省歌舞剧院第一长笛手为师时,儿子高兴得跳了起来,向我们郑重宣誓两年内进入教会乐队。

    儿子在教堂的钟声中一天天成长着。儿子曾不下十次地要求我信天主,有时真不忍心拒绝。由于我这个法定监护人不是天主教徒,儿子需成长到18岁成年时方可正式受洗入教。儿子现在已对这个问题很释然了,他有时自豪地说,虽然我没受洗,但我在天主堂和已受洗的教友没有一点区别。儿子不是个执着的小孩,在商店看到喜欢的玩具,会对我提,如果见我没有给他买的意思,从不会固执地坚持。也许,人气特旺而又性情随和的儿子,会走过他平淡、幸福的一生。

    有次和妻舅探讨天主徒的工作观,妻舅介绍德国人普遍信奉天主教,他们认为工作是主所安排,只有努力工作,才能体现出对主的忠诚和感激。儿子在一旁听后,喃喃自语:我的学习也要这样。

    我和妻都极为推崇中国传统文化,在我们这样的一个家庭里,居然滋生出一个信奉天主的儿子,也许天意吧。儿子虽然处于完全无民事行为能力阶段,但我们对儿子的选择从未干预,反而有一丝安慰。儿子是幸福的,他正沐浴在天主的光辉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