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父亲的记忆

别人 / 著投票加入书签

巴士小说网 www.84txt.com,最快更新别人文集最新章节!

    前言

    从我第一个字开始,从我开始会写作文,到上大学,我读中文,时常与文字为伍,我的文字里,很少出现父亲的字样,因为,在我的记忆里,父亲给留给我的印象就是那样平淡无奇。他,就像是一个平静的湖,而我,就是湖上的一艘小船,我与他,虽然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血缘、情缘,我的生活,我的衣食住行,跟他都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可以说,没有他和母亲的结合,我现在可能还是黄泉路上的一条孤魂,没有他和他脚下的土地,我现在可能行乞于街边,没有他和他的训斥,我现在可能已经成了江湖上的小混混,没有他和他的人生,我现在可能还在我的路上迷茫和彷徨可是,我和他又没有太多的交集,除了一些生活上的言语,我跟父亲基本上很少交流,他总觉得我还小,还不懂事,而我,又觉得他不懂得年轻人的世界,不懂得年轻人的思想,虽然他也算不是那些冥顽不灵的“老顽固”、“保守派”但在我看来,跟他交流还是比较困难的。而且,另一个原因也可能是他比较相信我,在他看来,我的文化比他高,我的思想也比他先进,很多事情,我都可以自己处理,并不需要他多说什么或是多做什么,他所要做的,就是支持我的想法和做法

    说是补偿也好,说是记念也罢,思前想后,我终于决定,为我的父亲写一篇文章,写关于一个纯朴农民的生活故事。

    一

    我们家是农民世家,不知道从哪一代开始,我们的祖宗都以务农为生,没有人经过商,也没有当过官,一直都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到了父亲这一辈,大伯去行船了,叔叔做了木匠,只有我的父亲继承了我们家族的传统,接下了爷爷留下的锄头和扁担,继续走着上一代没有走完的路

    从我懂事开始,我的记忆里,父亲每天天还没亮就到田里去了,母亲煮好早饭,把姐姐从睡梦中叫醒,一边走一边要她好好照顾还很小的我,然后就消失在茫茫的晨雾之中,那个时候,鸡还没有啼,只有邻居家的狗,不停地吠着直到烈日当空的时候,父亲拖着疲惫的步子,满头大汗地走回来。刚坐下来,连水都来不及喝,又要忙着煮饭给我们两个小家伙吃(母亲是把早上收起来的菜挑到市区卖,一般要到午后才能回来,所以,一般午饭都是父亲做的。)父亲做的饭仅仅是可以入口,可以填饱肚子而已。从小,父亲就告诉我们,要学会煮饭,因为学会了煮饭,去到哪里都不会饿肚子。而且,煮饭也是一门生活哲学,不管煮得好吃不好吃,首先,要大胆地去尝试,就算一开始再难吃,也要坚持下去,慢慢地一熟悉了就能做好吃了。由于这种生活哲学的影响,姐姐六七岁就学会做饭了,我也是七八岁就会煮饭了。虽然煮的饭不算好吃,但正如父亲所说,走到哪里都不会饿肚子。

    父亲从来不让我跟姐姐到田里去,他总是说,农民这条路你们不要走,也不能走,我不想让你们走我走的这条路,这条路我走完过了就算了,你们要去闯出一条属于你们自己的路,千万不能再走我走的路条路了他说这些话的时候,我和姐姐才十来岁,似懂非懂,我们能读懂的,就是父亲不希望我们再是农民了,还有,就是我们不用跟着父亲和母亲下地去干活,仅此而已。每次到地里,父亲总是叫我们在一边玩,不让我们碰那些活。所以,我的任务就是在那里抓蟋蟀玩泥巴

    二

    父亲虽然只有小学毕业(听说是读到小学四年级以后就遇上了文化大革命,以后每天就是背着书包去放牛,基本上没有真正读过书了),可是,父亲却懂得很多,可能是之后他还有看书的习惯的缘故吧,也可能跟他的生活阅历有关。

    我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父亲成了我们那里的“风水先生”在种地之余还帮乡里乡亲找墓地,修墓,安葬老人等,以此赚些许外快。在他的柜子里,还收着好多关于这一类的书和一个罗盘,可能那些风水的知识,就是从这些书里和罗盘里看的吧。父亲从不让我们小孩子看那些书,他总是说,小孩子不能看这些书,看了不好。因此,我们对那些书和那个神秘的罗盘都敬而远之,从来都不敢去碰。

    村里有很多人都在做这一行,那些人都不是什么专业的风水师,大多都是自学成才的。父亲并不是靠“风水”为生,他大多时间平时都是很安心地种地,一般都是邻居朋友上门要求他帮忙,他才会接去做,因此,收到的“工程”很少,且一般都只是收一点工钱和一点点的“先生费”收费在我们那边算是最便宜的,做工也很认真,很多东主都很满意。有时候通过朋友的介绍,他还会收到一些来自市区或是外地的“工程”他们在谈这些的时候,我们家的大门都是敞开的,他们谈话的声音可以传到村口。如果要上山修墓,父亲总会叫上周围的邻居,因为那些活不是很重,工钱也比较高,邻居也很乐意去做。隔壁的林伯也经常被父亲叫去帮忙,几年后,他也成了“风水先生”也帮人看风水的,也有人上门求他修墓地,但是他接到工程后,一般都不请父亲做工,在他看来,他和父亲是他生意上的竞争对手,所以一有人来跟他谈“生意”他都会门窗紧闭,生怕被父亲抢了生意一样。母亲有时候会为这些事情耿耿于怀,尤其是看到他一接到工程就对我们避而远之的时候,母亲就会在父亲面前抱怨:“早知道他这样,我们就不请他了。”父亲总是笑着说,帮人家修墓地是为别人修福,也是为自己积德,但是,这些东西始终不能做为正业,还是安安心地地种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吧。

    三

    读书的时候,每当我坐在电视机前看电视或是跑出去踢足球的时候,母亲总会骂我说:“还不去学习,不想读的话你就别去读了,回家跟我们一起种田去!”有时候考试考不好,母亲甚至会拿出藤条棍子之类的东西来打我。这个时候,父亲总是坐在那里慢条斯里地抽烟,好像完全不关他的事一样。有时候母亲也会为这个恼火,说他不教自己的孩子之类的。他总是说,读书是靠自觉,不是靠打骂。只有读书,才能改变你们的命运,才能闯出一条新的路子,如果你们不想读书的话,我再怎么打骂你们,再怎么逼你们去读,也是于是无补

    母亲的严厉让我们不敢学坏,父亲的言语更助我们成长,我和姐姐就是在这样的氛围下,成为邻居口中的乖乖儿

    姐姐去市区读中专,每个星期都找母亲拿生活费,母亲总会唠唠叨叨地说了一大堆,才拿钱给她,还要千叮万嘱叫姐姐不要乱花钱,父亲还是不说话,在母亲走开了以后,偷偷地塞钱给姐姐,叫她该买什么就买。母亲知道了总会说他宠坏了孩子。他总是笑笑地走开了。

    第一年高考,我落榜了,当我在家里灰心沮丧的时候,母亲为我的前途忧心忡忡着,父亲依旧还是那么“冷酷”没有发表过任何意见。有一天晚上,家里就剩下我们两个人,他对我说,我只是一个种田的,也帮不了你什么忙,现在你也长大了,就看你怎么想了,如果你想去读大专的话,我会去找钱给你读,如果你想证明你有考上本科的能力,那你就复读,明年重新考,这样也行,所有的选择都在你于是,我选择了复读,复读期间,他也没有给我任何的压力,最终,我还是如愿考上了本科,成为家族中至今为止唯一的一个全日制大学本科生(涵授夜大的除外)。

    在我拿到录取通知书的时候,我很想抱着父亲对父亲说一声“谢谢你”却总也说不出口,因为,在我和他之间,从来没有谢谢这个词语的存在。临行前的几个晚上,我泡茶给他喝,我们没有说话,茶杯里的茶,已经代表了我对他的感激,我真正体会了“无声胜有声”的感激,我想,他知道我对他的感激,我也知道,我已经是他最大的骄傲

    来到广州,每个星期我都会打电话,每次打都是母亲来听,有时候父亲接了电话,除了问他吃饭了没,菜地里的菜怎样了这些无关痛痒的话之外,基本上不会说其他的,他总会第一时间问我,生活费还有吗?没有的话叫你妈寄过去给你,除此之外,再无其他的。他聊了几句后,他就把电话递给母亲,母亲有时候也埋怨我不过问父亲,可是,对着父亲,我好想问他,身体好不好,好想问他想不想我,好想问他我纵有千言万语,话到嘴边却总是硬生生地吞了回去。

    四

    父亲有两个兄弟,三个姐妹,在兄弟中排行老二,但是,听所有的姑妈都说,父亲是遗传祖父最多的一个孩子,其中包括了祖父的烟枪和酒瓶子。除了吃饭和睡觉,无论在何时何地,父亲都是烟不离手,一天最多能抽掉三包多烟。至于酒,父亲最爱喝的,就是我们那边特制的一种米酒,以前一天三餐饭桌上总少不了他的酒瓶子,每天至少能喝掉一斤,前几年胃出血,他才慢慢把早上的那餐酒给戒了,但是,平时下地回来,他总是趁着我们不注意偷偷地闷上一口,他总是说,如果不喝下这点酒,干活就少了很多劲了。母亲是反对呼声最高的一个,平时只要父亲喝多了一点点,她总会在那里唠里唠叨上大半天,有时候生起气来甚至还会放“毒咒”:喝喝喝,小心喝死你!父亲有时候就用沉默来对付母亲,有时候酒气一上来,便跟他顶起了嘴,对啊对啊,我就是要喝啊,喝死了罢就。就这样,一场家庭的战争就在父亲散发出来的酒气中爆发了,父亲是个急性子,一气起来又是摔碗又是砸碟的,火势再大些,连以前家里的录音机也不放过,吵到要四邻五里来劝架,他们才肯罢休。但是,这小两口又不是记仇的主儿,晚上吵得天翻地覆,第二天清晨又一起下地去干活了,有时候真是不得不佩服他们的“健忘”

    用父亲的话说,他和母亲命里就是忤逆,一见面说不上三句话就会吵起来,有时候就为那么芝麻绿豆大的小事,就能吵翻天,比如说有些季节菜地里的菜虫子比较多,父亲三天两头就要喷一次药,但是母亲一看见菜里还有虫,便埋怨父亲没有及时喷药,一个说喷了,一个说没喷好,就这样吵起来了,一吵起来几头牛都拉不回来,又要惊动四邻五里前来劝架,有时候我跟姐姐说:真搞不懂,像他们这样,当初怎么会走到一起呢!姐姐也说,有时候听他们吵架听烦了,真想叫他们离婚了各过各的算了。但是看他们第二天就跟没发生过什么事一样过生活,那种念头立刻又打消了,只能用一句“欢喜冤家”来形容。

    听叔叔说,今年早些时候,父亲算出母亲今年时运比较低,已经找好“生基”(所谓生基是我们当地的习俗,还在生的人先为自己找好墓地并修好,只是墓碑上并不能刻字,过身以后,就把自己安葬在那个地方)替母亲挡煞,他还念念有词地告诉叔叔,我们在生的时候就比较忤逆,但愿死后葬在一起会好一些在国庆节放假回家的时候,我就从邻居的口中得知父亲背着我们去建“生基”当我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我啪的一下从椅子上跳了上来,但是邻居把我按了回去,他告诉我,父亲也是想我们这些做子女的轻松一些,也算是为我们做的一件好事,而且,父亲决定了的事情,谁都阻止不了,这个我也清楚,所以回到家我也没有多说什么了。但是,听叔叔说,未过60岁的人去建生基不吉利,一开始听的时候我还不太去在意这些,可是,父亲突如其来的病让我不得不对这样的说法信以为真

    五

    以前,父亲虽然做的活多,但是吃得也多,所以看起来特别健硕,尤其是夏天的时候,他经常是穿着背心干活,大太阳晒得他的皮肤黝黑黝黑的,像一块黑铁,但是闪闪发光,特别是刚刚从外面出来的时候,皮肤上像涂着一层油一样,我很喜欢去摸他那双充满线条感的手臂,觉得他的手臂可以顶起整个天

    父亲以前有很多朋友,有时候晚上闲着没事就会踩着单车这家串串,那家逛逛,姑妈和叔叔家他也经常去,可是近几年,朋友那里他基本上不去了,姑妈家也很少去,平时每天都是在地里干完活就回家,在家里一坐下,吃完饭就躺下去睡觉,睡完觉起床又继续下地干活,用他的话来说,就是抓紧时间休息,只有在下雨天或是过年的时候地里没事了才去几个老朋友家坐坐,朋友们问他怎么这些年比较少出门,他总是叹叹气说,现在年纪大了,一从地里回来一坐下去就不想起来了,跑不动啦!

    五一节放假回家,母亲偷偷地告诉我,父亲吃肉越来越少了,我猜想,应该是太累了,没什么胃口吧,我叫母亲和父亲去医院检查一下身体,他们第一时间就把我骂了一餐:“神经,没什么病去医院做什么?!”想想也是,母亲的头痛是老毛病了,去诊所看看,开几个药丸吃下去又生龙活虎了,父亲更是这样,一辈子也没有什么什么大病,偶尔头晕脑热,吃两片感冒药也就没事了。农村地方,一般没什么大病的,都不会上医院做什么检查的。被他们堵了一餐,也没有再坚持了。

    国庆节回家,母亲又告诉我,父亲近来吃东西经常噎着,现在经常要煮粥给他吃。我问他是不是哪里不舒服,他摆摆头说,可能是年纪大了,胃动力不足,吃点药就没事了,我又听从了他

    现在开始后悔了,如果只可惜,如果只是如果,世界上没有后悔的药

    六

    我跟父亲的交谈,用指头可以数出来,在我的记忆里,几乎从来没有跟父亲深谈过,跟他闲聊的,只是一些生活上的小事,从来没有跟他谈起过什么重大的事,每次我有什么重大的事要跟他商量,他总是说,你长大了,有什么事你自己决定就好。渐渐地,我有什么事只是跟他很随便地说说,他总是嗯嗯,就没有再说什么了。

    今年我大学毕业了,在朋友的帮助下进了国企,工作方面总算有了个着落,他也觉得比较欣慰。至于感情方面,他总是说,你命中的婚星出现得比较晚,不要急,慢慢来,现在是事业要紧。我也觉得一切要以工作为重,有了经济的基础,再去考虑结婚的事情。所以,我总是跟他开玩笑说,我不到30岁我是不结婚的,他总是笑笑,不语。

    记得国庆回家的时候,有一天晚上,母亲出去了,姐姐工作还没有回来,家里就剩下我和父亲两个人,我们一边看电视,一边喝茶。一开始我们都没有说什么,一直在看电视。他好像一边看电视,一边在思考什么。突然,他先开口了:“我想过了,我种完今年,再种一年就不种了,退休了,那时你的事业应该也稳定了,我也就可以放心地休息了。”我先是一愣,等我反应过来,看见他又不语了,好像在思考什么,又好像是在等待我的回应。刚才那句话是经过深思虑之后的一句总结。其实,我和姐姐一早就劝他不要再去种地了,只是那个时候我还在读书,还要伸手向家里要钱,所以我说的话是苍白的,是无力的。现在,我工作了,有了自己的工资了,虽然不是很多,但是足以养活我自己了,姐姐现在还没出嫁,收入也不错,可以撑起家里的日常费用。听他这么说,我便顺着他的话说,要不,做完今年的,就退休了吧,反正,我现在也有工作了,能养活我自己了,家里还有姐姐,应付生活还是可以的。父亲笑着说,趁着我现在还能做,就再帮你做多两年,就两年,多了我也做不来了

    听着父亲的这些话,我的心里堵得慌,眼泪差点就掉了出来。每个父母,都希望为自己的孩子付出一切,无论你多大,在他们的眼里,你永远都只是一个小孩子,永远都值得他们付出。小的时候,他们希望你快高长大,大一点,他们希望你成龙成凤,工作了,他们希望你成家立业他们永远都是子女们付出者,不求回报的付出者,不惜为子女们呕心沥血。那一刻,我看到了一个特别淳朴的父亲,一个为自己的孩子拼尽自己最后一点力的父亲,父亲的形象在我的心里不断膨胀,我体会到一种从父亲的身体里散发出来的从来没有过的温暖。

    那一次的谈话,是我有生以来与父亲谈得最深刻的一次,那一次,我彻底体会到父亲已经开始老迈,他的话,已经不再像以前那样中气十足,而像是一个慈祥的老人,在对我倾诉心声我也发觉,与他的交流,真的是太少太少了,少得连他的想法我都不知道,我不孝啊!

    七

    父亲在我们镇上的医院检查了一次身体检查,发现胃里有肿瘤,但是由于仪器太落后,也查不出是良性还是恶性,医院建议转去市里的大医院检查,必要时做要手术把肿瘤切掉。父亲一直很相信自己的命不会这么差,所以这次他也没怎么反对就跟我们去了中心医院住院检查。我也向公司请了假回家照顾父亲。因为,毕竟,我是他唯一的儿子。

    住院四天,我每天都在家里和医院之间来回不停地跑着,除了回家洗澡,我几乎住在了医院,寸步不离父亲。每做一个检查,都要饿上至少12个小时,这种折腾法,铁人都会垮。原本已经被这该死的病折腾得面黄肌瘦的父亲,更经受不起这样的折腾,几天下来,裤头小了差不多一半,而且,原本每天都要不停地在地里挥舞着锄头的他,哪里受得了病房里的安静,最要命的是,病房里不能吸烟,对于一个几十年的老烟虫来说,更是受不了。因此,他时不时都要跑到楼梯口去偷偷地吸上几口再回来。亲人们尤其是母亲一来,就不停地唠叨他不要抽那么多烟,他没有不,也没有说好,默默地听着母亲的唠叨。

    在住院之前,母亲一听是肿瘤,吓得已经哭湿了不知道多少条毛巾了,虽然他们经常吵,但是,看得出来,多年的夫妻生活,她对他已经产生了依赖,她不能没有他父亲看着母亲的眼泪,其实也很痛心,但是又不知道怎么表达,所以每次看到母亲掉泪,总会冲着他发火,其实,他比任何人都清楚,他最不愿看到的,就是别人为他伤心和担忧,这点我很清楚,因为在他住院之前,他训斥母亲和姐姐,千万不要把他的生病的消息告诉我,免得为他担心影响了工作。后来,是叔叔伯伯们觉得这么重要的事情有必要告诉我了,才叫母亲打电话告诉我。住院那几天,他总是千叮万嘱,让我们不要让母亲来医院,嘴里说着她来也做不了什么,其实他是害怕看到她那伤感的眼泪。

    住院的时候,我觉得他担心我比我担心他的还要多,每到吃饭的时间,他总是像赶人一样赶我下楼去吃饭,他总是说,我没事,你快点去吃饭了,别饿坏了。每天晚上,虽然我早早就叫他上床休息,可是,我发现,我看着他的时候,他就眯着眼睛假装睡着了,我没有看他的时候,他总会半睁半闭地偷偷瞄我睡着了没有,等到我睡着了,他才跟着睡去。

    临做手术的前一天,他一边打吊针,一边还要喝下那些难以入口的泻药,虽然我从来没有喝过,但从父亲痛苦的表情,我知道那一定不是什么好东西。喝完了以后,当然是病房厕所不停地跑,结果,吊针的针头刺破了血管,血顺着那根导管流了上去,染红了整根导管,那护士过来处理的时候还叽叽歪歪地说了一大通,遭来了众人的鄙视。那一刻,我觉得那根针比扎在自己身上还要难受。

    动手术的那一天,是我最难受的一天,手术前,护士要为父亲插上胃管,可能是我第一次看插胃管,也可能是那根管子要插进的是我最爱的亲人的身体里,我看到这样的情形,眼泪不听使唤地就流了下来,那个时候,我情愿那根管子插进去的是我的身体里,我宁愿躺在床上呻吟的人就是我自己,只可惜,这不是演戏,角色不可以互换。姐姐和堂姐都赶了过来,姐姐早已哭成了个泪人,可是她也是一个坚强的人,进入病房之前,她拭去脸上的泪水,笑着走了进去,因为在我们家,姐姐就像个活宝一样,一进到家门就会带给全家欢笑,父亲也知道,现在这个样子姐姐就算笑也是强颜欢笑,但是他也很配合,也没有表现出他应有的痛苦

    医生把我们叫进了办公室,对我们说,父亲的所有报告都已经出来了,是胃癌,而且是晚期,癌细胞已经开始扩散,如果动手术,成功率只有10%,而且如果手术不成功的话,只会加快他生命的终结。所有在场的人听到这个消息,精神几乎崩溃了,前段时间还在地里挥舞着锄头生龙活虎,如今就说生命就要终结,这个消息来得太突然了,突然得让我们都无法接受,我和姐姐几乎跪下去求医生,求他救救我可怜的父亲,可是,我们也知道,这是于事无补的,事实,已经成为了事实。

    八

    医生建议我们不要做手术,因为手术的风险太大了,几个亲朋好友和我们姐弟俩经过商量,也决定不冒这个险,但是,这个消息绝对不能让他本人知道,同时,也不能让还在家里等消息的母亲知道,以我们的经验,如果让母亲知道了,可能我们要照顾的就不仅仅是父亲一个了。于是,我们让医生给父亲撒一个谎,说是误诊,其实只是慢性胃炎,不用动手术,回去吃药就行了。我们跟父亲说的时候,他硬是不信,后来找医生来说了,他才将信将疑地放下了心,我赶忙打电话回家告诉她这个消息,对着母亲,我们也用跟父亲一样的借口,母亲高兴得手舞足蹈,以为一切都雨过天青了,还要杀鸡宰羊地去还神呢。看着她兴高采烈的样子,我们这些知情人是怎么也高兴不起来,反而更添了几分伤感。

    一听说不用动手术,父亲吵着要回家,没办法,我们跟医生经过一番商量,医生同意我们把父亲带了回家休养。为了不引起父亲和母亲的怀疑,医生开了些药让我们带回来。

    回到家的父亲,就像一个刚懂事的小孩子,我们叫他东,他不敢往西走,我们叫他吃,他二话不说端起碗就吃,叫他去睡觉,他立马脱了衣服去睡觉。看着他那个“温顺”的样,我和姐姐只有强忍着泪水往肚子里吞。我们现在唯一的希望,就是希望他在最后的日子里能够安安静静,痛痛快快地走完他最后的一段路。

    细婶说问我和姐姐有没有对象了。他说,每个老人,都希望看到自己的孩子成家立业,现在你们有事业了,我想,你的父亲最大的心愿就是能看着你们成家,如果可以的话,赶快找个对象,了了他老人家的心愿。听到这些,我哭了。姐姐一心忙着事业,也没什么心思去找对象,我更不用说,也连个女朋友都没有,更别提谈婚论嫁了,我对细婶说,在短时间内,我看这个愿望很难实现,但是我想,父亲会明白我们。

    结

    在这段时间里,我无数次地怨恨上天的不公,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在他准备安享晚年的时候,要给他这样的痛苦和折磨,为什么不能让这样一个一生劳碌的人舒舒服服地过生这一生。。可是,上天真的有错吗?我应该把这样的责任推给不会回应的上天吗?其实,他的劳碌,不正是作为儿子的我的缘故吗?虽然说,父母抚养子女成长是他们应尽的责任,也是他们心甘情愿的,可是,可是我始终不能原谅我自己,我曾经想,今年是我的本命年,人家说,本命年的人运气总不是很好,可是,我今天的运气却不是很差,而且还很好,难道,难道是父亲帮我承受了那些坏的运气?如果是这样的话,那我就更不能原谅我我自己了,我情愿所有的霉运都让我自己承受,也不愿意看着我的父亲这样痛苦

    写完这篇文字,我发觉我对父亲的了解实在是太少太少了,每个字,都有想很久才能挤出来,如今,唯有以这些许的文字,再一次祈求上苍,让我可怜的老父亲多一些日子,让他可以有多一点时间看着我们成长,安安静静地享受这短暂的晚年

    07年的最后几天,还没有冬天的感觉,可是,我的心却像西伯利亚的寒流一样,冰冷,冰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