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里洋槐白如雪

薄荷汉宫飞燕 / 著投票加入书签

巴士小说网 www.84txt.com,最快更新薄荷汉宫飞燕文集最新章节!

    十里洋槐白如雪,如今只在记忆里。

    母家的村庄坐落在济宁大运河畔的城乡结合部,105国道与大运河夹道而过,再往南就是济菏铁路线,自我记事起,这里的人们就整日的车水马龙的忙碌着。

    儿时的记忆里家乡很美,春来荠麦青青,夏季荷塘飘香,秋至稻田金黄,冬季雪花飞扬,农作物有着浓郁的南水北旱的过度景色。家乡最美的莫过于运河大堤,运河大堤最美的季节莫过于洋槐盛开的时候,十里长堤一片白,村落里到处洋溢着槐花的香气。

    我的小学时光与中学时代,都在这十里洋槐的情节里度过。我们那个时候最盼槐花开,可以结伴到运河堤上采花,也可以到运河大堤上采桑。我中学的时候,同学们之间很流行养只蚕宝宝当宠物,我是很怕虫子一样的蚕的,最终也忍不住养了一只。那时运河大堤上的洋槐和桑树给砍伐了不少,种上了速成杨,要找桑叶,非得北去西五里营的桑园,或者向南过了济菏铁路的桥洞的大堤上还有一些。与同学去桑园偷桑叶是不允许的,到很济菏铁路以南的河堤上,也是不准单独去的。母亲为我养这只蚕没少费心,去农田的路上见到那些不成材的小桑树,也会给我采回一两片叶子来给蚕儿喂食。桑叶成了同学们之间的宝贝,谁偶然在哪里发现了一株桑树,都神秘的偷偷兴奋。男同学会去很远的河堤上找寻,女生只能低眉顺眼的求得一两片,但养蚕之风却从没尽去,第二年春暖,为求一粒蚕子可以换掉一周值日也甘愿。有时老师也会翻找我们的课桌洞,很残忍的把我们的蚕宝宝扔到教室外边去,省的上课窃窃私语的内容都是养蚕经。

    槐花开的时候,蚕儿大约已经结茧了,那时忙碌的便是采花之事。我那唯一养的一只蚕儿结茧时不知道爬到哪里去了,母亲与我翻找了房间里的角角落落都未见其痕迹,蚕茧更是无处寻了。直到同学送了我几只白色、黄色的蚕茧给我,我才不想念我的那个逃跑的蚕儿。

    槐花开的时节,男孩子负责把树枝掰下来,女孩子负责采花收花。槐树长得慢,运河大堤上有看林工,多半会撵的孩子们嗷嗷叫。二堤是几个村庄提水灌田的沟渠,那里是不归护林工管辖的,槐树相对也矮小,刚好适合孩子们采花。放蜂的人在树下忙碌,采花的孩子也在树下与护林工捉迷藏,很多孩子不为采花,就为给赶出来的惊险,也去河堤上凑热闹。这样的大堤要热闹半月之久。

    班上的清早也热闹,昨日采的花都归女孩子带回家了,今早带来的槐花食品当然要分享。有拌了干面上笼蒸的槐花,有和了面贴的槐花饼,也有沾了面粉拿油煎着吃的,装的满满的一兜一袋的提来,全班你分一些我发一点的当早餐。中午午休时间又是一场忙碌,给护林工捉完迷藏再到二堤采花,有时也会主动坦白交公给老师们一些,男生扛个挂满花的树枝直接往办公室桌上一放很粗犷,女生则会连篮子都交上去,赢得老师几声赞誉,美滋滋的第二天再去提回空篮子。

    相对于初中时期,小学时老师是不让我们去运河堤玩耍的,因为我们小学去运河大堤的小路两边全是荷塘。每年夏季,老师们都很担心调皮捣蛋的男生去荷塘洗澡,男老师更是翻墙去校外的场院里偷偷把他们的衣服收起来,再把他们从荷塘里叫上来,南墙根一站一排光屁股的小孩。实在抓不到那些狡猾的孩子,老师就在教室门口等候,来一个用指甲划一划他们的皮肤,出白道儿就说明下水了,用罚站的方式给予惩戒,那还是制止不了他们夏季到河里游泳。

    更有意思的是在小学三年级时,我们班主任请假休息,数学老师替她看课。班里几个男孩子午休时间跑到运河大堤上采桑葚回来晚了,老师就让他们排排站,挨个掏出口袋里的桑葚。很快,讲桌上推起了一座桑葚小山,馋的孩子们流口水。老师就每个孩子桌子上发一把桑葚,让我们一边写作业一边吃,那几个采桑葚迟到的自然只有看的份。剩余的桑葚老师收起来送到办公室给其他老师分享,前面老师刚出教室,罚站的兰姓男孩就拽去了霹雳,惹的我们哈哈笑。他一边扭一边告诉我们,又大又红的桑葚都让他们吃完了,剩的这些都是不好吃的酸的。第二天,去采葚子的学生更多了,只是都没人再敢迟到。

    后来的后来,我们长大了,河堤改造,那些桑树槐树都砍伐了,栽种了速成杨之后,我们去的次数也少了,主要是离开家去外乡镇读书。后来的五年学生生涯中,一上体育课我就想到我们初中的体育课。我们的乡村中学,体育场小小的,越野跑步都去运河大堤进行。上课时,出发路线是从穿越菜市上河堤,下课时,从二堤沟渠下来再穿越稻田间的小路返校。往往是,菜市上一群男生就穿越了,不是进了游戏厅,就是钻进了小卖部,到运河大堤上参加越野比赛的几乎全是女生。下课铃声一响,一群男生又奇迹般的出现在了稻田小路上,不是弄条剥了皮的蛇吓唬女孩子,就是顺手摘人家几根蒲棒找挨批。体育老师来回自行车代步都是大道来大道去,来回点名不缺人头即算圆满。

    再后来的后来,运河阔水道,运河大堤的东岸修成了沿河公路,河西大堤虽然保持原貌,却逐渐成了无人问津的去处,以前的车水马龙已被外环路代替。

    现在,据说河西大片的村庄都要纳入新农村改造,河西大堤外将建成二百米的绿化带公园,成为运河一景区。哎,不知道这是多久的将来,我却不怎么期待。豪德已经吞嗤了我们那里大片的稻田,建工业园区早让我家在我上高中时期就没了田地。小小的村落经济的繁荣是一回事,高污染的环境也是触目惊心,到处都是圈占的厂地,到处都是囤毁的田地,触目可及的建筑垃圾生活垃圾花花绿绿恶臭增生。学校外的荷塘没了,小菜园也都不见了,村东到河堤之间的稻田尽失,早已没了当年运河之乡的美丽。

    五一回妈妈家,顺道也到邻村的姐姐家小坐,看望一下外甥女。姐姐说有蒸的槐花问我吃否,我说这好东西我怎么能不吃,姐姐忙去厨房盛,好久没吃过味道这样纯正的蒸花了。我问这槐花哪里采的,如今难得看到一株槐树了。姐姐说二堤上还有一些,去铁路南的大堤上也有,不过树都过高,一般够不到的,这是邻居家给的。

    临来,姐姐又央外甥女去给邻居要了一些鲜的槐花让我带上。路上,嗅着槐花的香气,我回望路过的河堤,太白路运河大桥上的灯光很美,映的河影重重。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已经启动,这运河将焕发新的活力。但愿它的未来美如画,也愿生活在运河两岸的人们也能享受到这份美丽。

    车飞驰而过。作别了我的运河家园,作别了我的运河大堤,作别了那十里洋槐白如雪的童年时光,我在曾经、现在、未来都那么深深的眷恋着你。    运河女儿

    小小姑娘生于运河上

    芦花青草稻麦香

    玉米抽穗青纱帐

    豌豆黄,豆角长

    小小姑娘爱这四季河堤塘

    柳枝软,河水涨

    小小姑娘盼那春雷响

    田螺成山,河蚌成筐

    运河古道船儿往来忙

    微山湖里烟波迷又茫

    小小姑娘桥头望

    哪个船上载着我的亲爷娘

    荷塘蒲绿菱角满波荡

    小小姑娘白衣白裙走的忙

    新芦做哨,折柳编帽

    荷塘大堤上槐花吐芬芳

    小小姑娘手提竹篮采花香

    童花小儿来帮忙

    引得蜜蜂蝴蝶绕花笑成双

    荷叶连天碧稻花垂手低

    小小姑娘倚柳剥篼米

    河中的少儿郎翻波弄潮里

    手持莲花香四溢

    小小姑娘已知羞怯意

    回身穿林步伐急

    划破衣衫鞋子双手提

    冬日北风急行人稀

    荻花飘枯树枝叶凋零萎地

    运河上的往来的船只

    谁带女儿回故里

    愿做渔家妇愿嫁渔家郎

    小小姑娘桥头立

    远走他乡别了我的运河四季

    后记:运河女儿,写于2008年3月10日,为祭奠我那童年记忆里的十里洋槐白如雪的运河大堤而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