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利场上

半团圆 / 著投票加入书签

巴士小说网 www.84txt.com,最快更新半团圆文集最新章节!

    分类:读书笔记名利场是英国小说家萨克雷的著作,是一部批判现实主义的杰作。书中描写了骄奢淫逸的贵族、满身铜臭的资本家、流氓无赖式的乡绅以及吸食殖民地人民血汗的寄生虫,无情地鞭挞了弥漫于整个资本主义社会的自私自利。

    类似于列夫托尔斯泰的安娜卡类尼娜,这本书的两条主线索为丽蓓卡和阿米莉亚毕业后的人生遭遇,这两本书之间相互出穿插、对比,让我们无时不刻地为萨克雷无处不在的讽刺而惊叹。这些讽刺藏于一个个朴实的句子当中,看似平淡无奇,没有华丽的辞藻,却深感这种笔法的精妙,颇有“杀人于无形”的境界。

    当然,这使萨克雷被公认为天才小说家的表现,不仅仅是这些,还有深藏中的一处处对比,这种对比,让我们对人物有更为深刻的了解,小说的主旨把握的也更为精确。

    一 美与丑的对比

    在名利场里,阿米莉亚的心地善良,而丽蓓卡却不折手段地去获取自己的利益。阿米莉亚这个可怜的寡妇对人真心诚意、温柔可人、朴实可爱,一直让杜宾苦苦相恋,而丽蓓卡同样是美丽的,但仅仅是表现在表层的外貌与行动,这种美丽掺杂着虚假、功利性,反倒是假扮天使的恶魔。作者显然是别有用心,一本小说里两位同样美丽的主人公的心灵却走向两个极端,一个善良得近乎傻的程度,一个丑恶得过分。这种相得益彰的对比,使小说的主题一下子凸显出来,越能使人看出一个不合理的社会究竟给人带来怎样的扭曲。

    在这里有必要指出,我为什么说阿米莉亚的善良是过分的,而不是恰如其分的。从小说中,我们不难看出,阿米莉亚的善良有时是她难以辨别他人的用意,经不住丽蓓卡的解释,就轻易地原谅了她,甚至对杜宾的好心劝告不予理睬,反而误会杜宾。当她看见丈夫当面与丽蓓卡调情时,只能眼睁睁的干生气。这说明她的善良带着懦弱,不能分辨是非。从这一细节,也可以说明了萨克雷并不想片面美化他的小说主人公,正如莎士比亚并不片面美化他的悲剧主人公哈姆雷特而设置了哈姆雷特误杀波洛捏斯而设置了哈姆雷特杀死波洛捏斯,无意中导致奥菲利娅发疯死去这一情节是一样的道理。

    同时,丽蓓卡这个人物很具有典型性与复杂性。丽蓓卡在与人交往之初,总是凭借自己美丽的外表与性格上的别有用心的伪装轻易地获得他人的好感。但是,时间一久,这些人就一个个地离开丽蓓卡的真面目。这一点,在小说中有一个细节化的体现,即众人在不同的时间对丽蓓卡的称呼的不同即可看出。从“世界上最温柔的小姑娘”到“危险的鸟”、“毒蛇”;从“唯一跟我谈得来的人”与“天上掉下来的宝贝”到“家庭教师”、“小市民”、“毒蛇似的小家庭教师”、“聪明的小蹄子”到“坏女人、毒女人、虚伪的朋友、不忠的妻子”这些称谓成了作者塑造丽蓓卡这个一次又一次地利用男人来得到利益的人物形象的一个手法之一。不过,不同于莫泊桑的漂亮朋友中乔治?杜洛华的幸运,丽蓓卡最终落得并不好的下场。另外,丽蓓卡这个人物也具有其复杂性的一面。在她骗了乔瑟夫?赛得利的钱之后,竟然虔诚信仰宗教,上教堂做礼拜,并且名字出现在一切慈善捐款名单上。在为不幸人们举行的义卖会上,总有她摆的摊子。这似乎在喻示丽蓓卡在最初的幻想破灭后的一种根本性的改变,可谓出人意料。

    二 痴心汉与荒唐男

    小说中,毫无疑问,杜宾是痴心汉,而乔斯则是荒唐男。两个人身上,都有害羞与傻的特质。当奥斯本提起杜宾曾经把五味酒洒在弗莱时哥太太的红绸袍上时,脾气好的赛德利太太就曾说:“他真笨。”乔斯就更不用说了,竟然傻到为了所谓的逃命而全然不顾丽蓓卡有意坑他的心念。

    但是,即使两人都傻,却也不尽相同。乔斯的傻中带着畏缩,关键时刻可以为了自己的利益而抛下妹妹,而杜宾的傻却颇有几分朴实和可爱的一面。两个人之间,还有更大的不同,就是对待爱情的态度。杜宾始终如一,十几年来,默默照顾守候自己心中的天使,而乔斯先是在丽蓓卡的挑逗下爱上了丽蓓卡,之后在印度工作时又与一个寡妇在一起,当再次遇上丽蓓卡时,他又不顾一切地相信丽蓓卡,最后竟得了一系列的怪病,钱也都在投机生意中胡乱花掉了,落得这样一个悲惨的下场。

    三 名利场上

    然而,在这样一个名利场上,我们看到更为明显的是什么?丽蓓卡一心一意想要向上攀登,不折手段,反倒是“机关算尽忒聪明,反倒送来卿卿性命”老奥斯家本在得知塞德利一家破产之后不仅不帮忙,反而落井下石,成为塞德利所有债权人最为强劲的对手。文中,作者是这样说的:“约翰?奥斯本是他的朋友兼邻居,是他一手扶持起来的;约翰的儿子就要去他的女儿为妻。其中哪一项都足以成为奥斯本对他的落井下石、毫不留情的原因”这种反语无疑是高明的讽刺!

    除此之外,类似的事情数不胜数。乔斯事前听杜宾的话口口声声答应他要照顾阿米莉亚,却决心丢下妹妹逃跑。克劳利小姐在死前还受尽教区长、克劳利爵士的处心积虑的安排,却全然没有注意到他们的真正安排。背着罗顿,丽蓓卡轻易地隐瞒他与一个又一个男人调情,包括他的哥哥这一切可笑吗?虚幻集市上,有着什么?利用、背叛、虚伪、利益作者的态度显然是明显的。他一直在冷眼旁观着,娓娓叙述,不轻易流露出他的轻蔑。到小说的结尾,他终于忍不住感叹道:“啊!一切都是虚幻!我们活在世上,有谁真正快乐?谁能称心如意?遂了心愿,谁又觉得满足?—来,孩子们,我们把木偶收进盒子盖上,因为咱们的戏唱完了。”这一议论性的结尾与张爱玲的小说倾城之恋的结尾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同样是圆满的结局,却加上悲凉的点缀,使人处处觉得不圆满。但是这一个悲凉的点缀,就足够使人觉得满心荒凉了

    四 等待来的爱情

    杜宾和阿米莉亚是名利场中为数不多的以正面形象出现的人物,这一点也让他们两人的结合有了可能性。如果说从小说开头开始,他们就仅仅只是两条平行线的话,那么当杜宾遭遇阿米莉亚误会时不顾一切所吐露的那一番话就说明他们由平行线变为交线。在平行线与交线之间,架着一座叫做等待的桥梁。

    爱情里没有平等,只有幸福才是最重要的。杜宾在这一场看似不公平的爱情里一直执着的守候。当然,他只能把这种爱深藏。第一次见到阿米莉亚的时候,杜宾就爱上了这个可爱的女人。不久以后,阿米莉亚家里破产了,杜宾就参与拍卖会,出高价把阿米莉亚从小弹的钢琴买下来又送还阿米莉亚。他爱她,但他的爱是以她的幸福为前提,这种爱就有了更为深沉广博的高尚。于是,他极力促成阿米莉亚与奥斯本的结合,即使奥斯本死后,他也是自己出钱送阿米莉亚回国,甚至暗中补贴。他第一次离开她后,却也是自己出钱送漂亮而昂贵的东西给她和她的孩子。在姐妹的信中,他得知她即将结婚的消息,也是二话没说,请假坐船回来,甚至时好时坏地生病,差点死在船上。最终,还是因为知道她并没有结婚而终于病好了。病好后,他极力劝说乔斯做各种有利于妹妹的行为,只是为了让阿米莉亚过上幸福的生活。

    我一直固执地认为,阿米莉亚与杜宾的爱情是最令人神往的爱情,这种爱情是一种长久的守候,于现实生活中点点滴滴的温暖,看似不温不火,但其中的一方却是用尽了生命的力量去爱对方。这比罗密欧、朱丽叶的一时激情更为感动人心。在这里面,杜宾后来因为被阿米莉亚误会而终于倾诉衷肠,那真是一种动人的场景。杜宾说:“你的心能忠诚地怀念过去,把幻想当作宝贝,但不可能对我的深情报以同样的深情”的确,在这场默默的追逐中,阿米莉亚的确是自私的。她什么也不肯给他,却想要他把一切都献给她。杜宾是这样说的:“我以前离开过一次。可是十二年后又回来了。那时我们还年轻,阿米莉亚,再会。我一辈子花了这么长的时间来玩这游戏,已经够了”我一直认为这是这部小说中最动人的台词了,一个人如果没有经历过许多坎坷,如果没有生命的感悟,是难以写出这样的台词的。“那时我们还年轻”这一句话中究竟有多少辛酸和人生的慨叹?!又有多少男人能够像杜宾一样对爱情有着十足的执着呢?

    在一个人人相亲相爱、互帮互助的社会里,一段纯洁而又执着的爱恋实属平常;而在一个人人自私的社会里,一段完美而又纯洁的爱情是多么地难能可贵!萨克雷故意把这段纯洁的爱恋根植于这样的社会里,就越加显示出这一段爱恋的可贵和当时社会的污浊!

    简爱的作者夏洛蒂?勃朗特曾经在其著作中表达对萨克雷的赞赏:“我把他看做是当今首屈一指的社会改革家,是能扭转当今颠倒的时势的工作团的当然领袖,是由于我觉得还没有一位评论者找到了与他相称的比拟,找到了能恰如其分形容他才华的语言。他们说他像菲尔丁,他们讨论他的机智、幽默风趣,然而这与他严肃的才智之间的关系却正像于夏云边缘上嬉闹的片状闪电与隐匿于乌云深处致命的电火花之间的关系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