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英雄迭出的年代

水边梳子 / 著投票加入书签

巴士小说网 www.84txt.com,最快更新先行者最新章节!

    42、英雄迭出的年代

    周永军从来就没为钱操过心的,也对数字不太敏感。

    小时候好像家里也不缺什么,虽然算不上富贵,但父母亲都有工资,爷爷奶奶还会补贴一些,平平凡凡地长大,读书当兵,也没什么花大钱的地方。

    这复员回来之后,上班没多久便筹钱盘下了超市,算是运气也好还是大环境也罢,反正生意就这样一天比一天好地做了起来,账面上的钱好像数字蛮多的,但他一如既往地吃着肠粉快餐,顶多去老粤明打打牙祭,穿衣服也是几套旧军装换来换去,好像也是没什么花钱的地方。

    全身上下值钱的就是大哥大了,这是周刚送的,但最后还是被周永军以各种名义将钱返还给了周刚。

    所以他从没体会过有钱人的生活究竟是怎么样的,难道睡觉可以睡八米大床?娶五个老婆自己周六周日休息?穿金戴银豪车名表?这些在周永军的世界里是不存在的。

    所以他第一印象就觉得眼前这三个人其实听不错的。虽然手上的表一看就价值不菲、头上有一股发蜡的味道,但总体来说谈吐得体、斯文有礼。尤其是关大鹏,自称自己就是中山人,只不过是爷爷辈就去了香港定居而已,在东莞、宝安等地都有厂房。另外两人据说都是关大鹏的朋友,一起过来看看超市情况而已。

    这关大鹏说,自己其实从大华超市开业之时就一直关注着,这大半年来,大华超市的业绩与在外表现的确让人侧目,所以他很想与周永军合作,将大华做大做强,立足中南、走向广东、面向全国。

    甚至也说了自己在惠州、佛山、肇庆等地都可以找到很好的物业来合作。而且,他会给大华公司一个很好的估值,自己也不会占多少股份,依旧由周永军来控股。

    但周永军是真的不想啊,也不需要钱啊。

    换做是准备接手那一段时间,别说控股不控股了,哪怕是自己占三五个点的股份,只要有人掏钱自己都愿意干。

    但现在大华进展到这一步,资金上毫无问题,无非是扩张速度的快慢而已。要钱来干嘛?他不但没想过要人投资,而是想到如果有专业人才进来,自己反而会花高薪与股份来换取对方对大华的付出。

    所以他们在简易会议室聊了快两个小时,直到下午五点四十,关大鹏与另外两人只得礼貌地告辞离去。陪伴他们一起过来的杨成玉则在会议室等候,等着周永军与林志萍将他们送到楼下返回,两个人在周永军的办公室又进行了一次沟通。

    “你这是怎么啦?这么好的机会怎么不把握住?”

    杨成玉的脸色有些不大好。

    94年以后,虽然中南市对区域内的外资或者港台企业的招商并没有硬性指标的规定,但任何一个地方的主管头头都绝对不会抗拒投资者,先不谈税收与租金,至少在下岗高潮的年代能解决一部分人的就业问题。

    其次就是实际上杨成玉所负责的这一片没什么大企业,更缺乏乐百氏、小霸王、爱多、威力之类的大户。他心里面并没有什么‘零售为王’的概念,只是希望大华公司能够快速崛起,能够成为自己政治生涯里的一个亮点。也更需要关大鹏之类的港商能直接来中山建厂。

    杨成玉算得上一个好干部,但格局不够,眼光也并不长远。

    十几年后,中南市的以土地扩张为主、以镇区为主导的发展模式来落实创新驱动难以为继,从而会土地等资源紧张,而镇区间割裂、缺乏统一规划协调。

    土地使用粗放、低效开发比较突出,则会直接导致高端要素的吸引力和承载力不足,而资源利用也成了碎片化,企业和产业粗放式发展,竞争力不足,创新力也不足。

    只是那个时候的大华公司,在中南不过是维持一家旗舰店而已,大华超市已经遍地开花成为零售业与流通业的行业标杆了。

    这是后话,暂且不提。

    见周永军微笑着泡茶,一付云淡风轻的模样,杨成玉忍不住又说道。

    “你知道能获得投资,对一家企业来说意味着什么吗?对了,你大华超市是一言堂啊?我看你也不和其他股东商量一下。”

    “嗯。”周永军点点头,递给杨成玉一杯茶。

    “嗯……。”杨成玉一脸懵,态度有些不太好,“什么意思?”

    “意思就是,大华超市真的是一言堂啊。”周永军哈哈大笑,“书记,我不缺钱啊,我要投资来干嘛呢?他们投资的目的是什么啊?是看中是周永军这个人?扯蛋,看的是我的生意,生意人啊在商言商,钱哪有那么好拿的啊,拿到也烫手。”

    “这关总也说了,不会参与你的经营管理。而大华公司可以拿到港资的牌照,政策上有一定的倾斜性,同时也能促进大华的发展。算来算去都是有利无弊的事情。”

    杨成玉喝了一口茶,烫得脸部肌肉都抽搐了一下。

    他知道眼前这年轻人的性格,既然已经决定了便不会有变化。同样出于对这年轻人的关心,也想着再劝一劝。

    “对于大华公司来说,钱现在不是最重要的。”周永军抿了一口茶,放下茶杯的时候顺手拿起茶几上的烟丢了一支给杨成玉,“我现在缺的是人,是一名懂运营懂管理、知道设定绩效的总经理。如果真有这么一个人来帮我,我就会转去做后勤。”

    “对于我们这种企业而言,创业初期,最怕的就是出现不同的声音。关总可能真会如他所说,只投资,不参与经营管理,但对于其他股东来说或者对于我来说,我们都做不到的。零售行业有优势啊,几乎都是现金,我们现在拿钱过来也毫无用处,开分店?扩展?就目前这样都焦头烂额啦杨书记,你不如去找其他的企业推荐给关总吧。当然啦,还是得谢谢杨书记对我们的支持。”

    说到这里,周永军直接站起朝着杨书记敬了个礼。但我们杨书记体格庞大,一时间没站起来拒绝,只能嘿嘿苦笑几声,点点头表示随便。

    中国经济真正腾飞的时代才刚来临,这一点周永军十分清楚,他每天花大量的时间去读书看报去研究新闻信息,也更加坚定了自己的生意模式与发展方向。换句话来说,哪怕是现在大华超市倒闭了,他也有信心重新再来。

    很多人在十几年后在形容90年代的都喜欢用一个‘乱’字:萧条的工厂、烂尾的楼房、严厉的计划生育、肮脏的公共卫生、车费路霸……。

    这些都有,可其实这是不公平的,那个年代正处于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接轨,当车轮滚滚向前、新旧交替的时候,国门打开不久,所有人都在摸着石头过河,物质、思想、文化上的冲击如同黄河决堤冲进小溪,用一个乱字来形容的确不妥。

    那个时候还能相信爱情,是朝气的、是奋进的、是日新月异的时代,猪肉两三块钱一斤,青菜几毛钱拿一扎……,无数年轻人揣着梦想从山里、走校园里走出来,投身进改革开放的滚滚洪流之中。

    这是一个好的时代,也是一个不好的时代。无数的机会等着人去争取,也有无数的人被下岗、被分流、被脱钩改制。

    杨书记见周永军不再聊这个话题,便说了一些最近关于中南市城市整改的问题。谈及下岗职工的安置,杨书记也是一头包。但大华公司的情况杨书记也十分清楚,要说再多安排几个他都无法说出口了。

    谈到团队,周永军就十分头疼了。

    首先,市场部已经搭建起来,但问题是招不到人。

    来面试的很多,关键是周永军在人才中心开出的工资吓人,在大多数企业都是600左右的工资的前提下,大华公司开出的工资是1000-1200/月的基本薪酬,应聘者趋之若鹜,有口若悬河侃侃而谈的,可连投入产出比是什么都不知道;也有脸涨得通红一锤子打不出个喘来的。

    千挑万选之下指挑到了一个能做促销方案的,广西某个大学专科毕业的小女孩,大概是所有人里谈吐最从容的了。

    不过营业员倒是招到了几个满意的,这几个女孩,周永军打算让她们先去接受品牌方培训之后再择优录取,当然,培训期间也是有工资可拿的。

    一如既往地,杨书记还是在吃饭时间离开。在走之前从口袋里掏出一本破破烂烂的小本子,找到一个电话号码,借周永军的办公室座机打了个电话,然后他告诉周永军,他刚才已经与在中南大学孙文学院工作的同学打好招呼,可以直接去学校里招聘一些应届毕业生。

    杨成玉便匆匆离去之后,周永军对着茶几发了一会儿呆。他在想,这杨书记每天忙碌奔波、吃不好睡不香的,为什么就是瘦不下来呢。

    孙文学院。

    想想就头疼。

    何星星的身影毫不讲理地冲进了脑海。

    姑娘都说了,孙文学院考失败了,自己父亲的企业是做生产的,不愿意去,机关单位?没考虑过,觉得那是浪费生命。她还举例说林志萍、李弘中都从单位里出来了,这种黄金时代怎么能在机关单位里消磨生命呢。她认为,无论何时,零售行业是产品的销售末端,是直接与消费者、与普罗大众接触沟通的终点,永远掌握着生产企业的命运。

    还说什么零售业的核心并不是销售产品,而是服务。在日益同质化的产品当中如何让消费者愿意入门并且购买你的产品,这里面才是大学问呢。所以,何星星的目标就是大华公司了,可以从营业员做起都没问题。

    这怎么可能让她去做营业员呢,高等学府出来的学生要不进机关单位,要不去高新企业,大华公司这种‘接地气’的企业实际上是很多大学生看不上的。你要让周永军去将这么一个人放去卖货,真的有些舍不得。

    可这何星星,当初是多么的人淡如菊、多么的温婉可人蕙质兰心的一姑娘,这么就突然变得性格外向并且有攻击性了呢?虽然时不时还会脸红,但就像知道周永军的心思一般。

    这里面肯定有内鬼。

    就不知道究竟是男是女,是李弘中还是林志萍了。

    沉思良久,周永军叹息一声,在裤兜里掏出电话簿,拨打了何星星的大哥大。

    “何星星,我是……。”

    “周永军?”

    电话那头,姑娘迅速接话,语气中有压抑不住的惊喜。

    “咳……,以后得叫周总啦。”

    “啊?啊,好的周总。”何星星在另一头低笑,“那我什么时候来上班啊。”

    “明天过来吧,不过先说好了,咱们这里很辛苦的,做不下去了就直接告诉我,不用刻意为难自己。”

    “好的,我不怕辛苦,不就是卖货嘛。”何星星依旧兴高采烈。

    “想得美,你暂时做我的助手,然后再看情况。”周永军也笑呵呵地开着玩笑。

    “好的啊好的啊,不过我有什么不懂的地方你可要教我的。”

    “没问题。”周永军出其不意地补充了一句,“对了,要不要和林志萍说一声啊,晚上一起吃过饭什么的?你应该谢谢她吧。”

    “好啊好啊,我是该谢谢她的。”何星星马上回答,可又马上反应了过来,“啊?这个……,我感谢她做什么啊?”

    “你们俩挺好的嘛,行了,明天来了再说吧。“

    得出了结论之后,周永军悻悻地挂了电话。

    这个林志萍,得赶紧让李弘中收了她。

    竟然开始插手起老板的事情来了。

    看了看手表,已经是傍晚6点20分。

    去到另一个镇子察看场地的李弘中还没有回来,钱胖子去了广州进货,肖强今天在大华商贸的办公室对账,自己一个人晚上就随便吃点吧。

    也不知道秦科去哪了。

    大声喊了几声秦科的名字,财务部韩玉芝大声地回应着,”不在,一个下午都没见人呢。“

    ”韩阿姨你还没下班啊?“周永军走出办公室门口,诧异地问道。

    “没呢,这不是,你吩咐的这个月要打算分红,丁经理和肖总去了商贸公司,我在这边扎帐呢,马上好,拿给你看看。”

    韩玉芝口中的丁经理,是周永军新招来的会计,是从华帝公司用高薪挖过来的,当然也用了母亲的关系。

    丁经理全名丁子莲,周永军见到她的第一时间脑海里就浮现出四个字,“人如其名”,一张钉子脸上挂着厚重的黑框眼镜,不苟言笑、斤斤计较,谁都敢怼,周永军自己报个账都要被丁子莲审半天。周永军也不恼,甚至有些小开心,就当做这是财务的优良品质便好了。

    过了几分钟之后,韩玉芝拿着厚厚的账簿过来了,她先是在周永军身旁坐下,再打开账簿翻到要给周永军看的那一页,指了指篇头再指了指下方的几排数字。

    “负债表和权益变动表就不用看了,你看看利润表和损益类科目明细表就行。”

    “看不明白,韩阿姨你说说吧。”周永军懒得看,上个礼拜才开完财务会议,只是现场没有财务分析这一项内容而已,大华公司的经营状况他心中有数得很。

    “上个月,大华商贸的回款是93万,毛利率21%,超市的销售额是45万,毛利率是39%,接下来你看运营费用……。”

    周永军沉默地听着,脑子里在飞速转动。

    这真是个波澜壮阔的年代!

    也是让每一个人都充满希望的年代。

    ……

    在这个城市的某一栋普通民房里,80几个平房的大厅之中坐着十几个人。

    电灯开着,电视机也开着但关闭了声音。

    客厅十分简陋,地面用水泥涂抹了一层,墙壁刷了白漆,有些地方已经斑斑驳驳,墙上贴着的图片上有安利的乐新多用途浓缩洗洁精、丝白洗衣液。

    客厅去打2楼的过道上挂着几幅伟人的照片,楼梯上也涂抹了水泥,但坑坑洼洼的一看就粗制滥造,楼梯的铁扶手上生满了铁锈。

    客厅正中,四四方方的餐桌上摆着安利的几款产品。瘦削的秦科今天穿着白色衬衣黑鞋西裤,脸上挂着和煦的笑容,正在侃侃而谈。

    “……我想问一下,各位想赚钱吗?有赚钱的欲望吗?想反败为胜嘛?”

    其他人纷纷反响,“想啊,当然想。”

    “是啊是啊。”

    “……在做的兄弟姐妹都知道,我是大华超市的股东之一,可是,连我都愿意选择这个产品,我当然愿意拿出来分享给大家……。”

    “反正是卖货嘛,要我们掏钱的……。”说话的是刘炳海,他下午本来是要去找周永军的,结果没碰上周老板,却被秦老板热情地拉了出来到了这里。

    “当然不是。”秦科保持着脸上的笑容,摇摇头,“我是在向兄弟姐妹们分享高品质的产品与灵活的创业机会,安利提倡的是健康积极充满活力的美好生活,我们的模式是要每一个人能获得快乐健康的前提下,合理的去赚钱。比如啊,比如我,你们现在从我这里拿一套产品,你们再去分享给身边的朋友,而你的亲戚朋友再去分享给他的亲戚朋友,这每一层的关系都非常简单明了……。”

    “这是一种新的经济形态,我们这里每一天都会有成功者来向大家传授经验,让我们知道如何在存款背后增加几个零的方法。这是一个扩大朋友圈的好机会,既可以认识朋友又可以赚钱……。”

    众人在小声议论,交头接耳。

    秦科面带着微笑,暂停自己的演讲。

    当其他人都停下来说话之后,秦科挥了挥右手臂,朝下用力一划。

    “好了,那现在我向各位详细地说一下,我们该怎么去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