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经历是一笔财富

渤海边 / 著投票加入书签

巴士小说网 www.84txt.com,最快更新渤海边文集最新章节!

    昨晚,很不情愿地与yl谈起了“疯狗咬人事件”就如揭开刚刚疔痂的伤疤,再一次体验那鲜血淋漓的非人的精神折磨。yl说简直难以置信,闻所未闻,人忌妒的怨毒心怎么会比仇恨还可怕呢?

    是啊,恩怨情仇,都可以通过忍让、宽容、感化等美德和修为来化解,唯独忌妒还没有拯救的良药与渠道,自古由来如此。事情已经过去,倒是没有再说起的必要了,就当是一次经历吧。

    乌丙安老人的经历告诉我们:谁笑到最后,谁就是赢家,前提是看谁活的更健康、更长久。与他同时代经受磨难的人,有的抱怨,有的痛诉,有的激愤结果大都先后谢世。乌老放平心态,以德报怨,成为最终的赢家。

    文革时,有个学生上台打断了乌老的两根肋骨。文革后,组织上追问谁是凶手,要严惩。乌老至今没有说出他的名字。乌老说,他一个农村出来的大学生,想在大都市里的大学校园中站住脚,求得一席生存之地,太不容易了。他是乌老的得意弟子,怕受牵连,不得不以此手段,来保全自己。现在,已经退休的他,每当老远看到乌老时,总是恭恭敬敬地站在路边,等待老师从身前走过,向老师问安。

    乌老看到他痛悔的样子,总是拍拍他的肩膀,反而劝解他忘记那件事,历史不可重写,过去的就过去了。没有必要再追究灾难的制造者,因为他心里有块心病,在折磨着他的良知,这就是历史对他的惩罚。

    有人故意把乌老下放到最贫困、最蛮荒之地,想以此来“惩治”或“消亡”一个伟大的民俗学者。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乌老竟然在那里找到了民俗学的源头,神秘的萨满世界,成就了国际民俗学家协会最高资格会员,世界级民俗文学大师的美誉。

    就我而言,回想起来,倒也是感谢那段痛苦的经历呢,起到了促进、激励、助推等作用——为了写出来的文字不被那人抓住可抵毁的把柄,于是就“用心”来经营了——无论是立意,还是行文谋篇,甚至每一个词汇、每一句话,这样写下来,锻炼了缜密的逻辑思维,深刻了文章的思想内涵,避免了引发事端的随意性的话题。长此以往,使自己的写作走向了不断完善的境地。

    虽然,有时感觉不能率性而写,有顾虑,不尽兴,受约束,有违自己的性情和心性,有压抑感,不敢如实地把生活付诸于笔端。今天看来,痛苦的磨砺是人生的一笔财富,在痛苦中思考与反思,不仅使文章的思想深刻了,还激励自己不断地学习、充实、进取。从困境中走出来后,竟然也有了意外的收获。当今,比那人走得又远、又光明时,还有什么可“计较”的呢?

    痛苦的磨砺是写作不竭的源泉,每一次经历都是一笔财富。感悟人生,感悟生活,走出小我,走向更广阔的世界,去经历更多的风雨,以感恩、报恩的心理,挖掘出人类心灵更深处的共性的东西,写出震撼人类心灵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