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的今

渤海边 / 著投票加入书签

巴士小说网 www.84txt.com,最快更新渤海边文集最新章节!

    光阴荏苒,流光如梭,转瞬一年又一年,去年的今日,我在哪里,在做什么呢?

    (一)放飞的心灵

    晚上19点,终于踏上了开往上海的列车。像出笼的鸟儿,愉悦的心情随着飞驰的列车,飞翔起来

    和他相识、相爱、结婚快十八年了,从此形影相随。偶有离别,也是他出差或进修去了,我总是在家守着孩子,等待着他平安地归来。虽然我们也天南地北地探亲(娘家在吉林,婆家在江苏),途径北京、南京、上海等地,但是,从没有驻足旅游观光过,去也匆匆,来也匆匆地经过而已。

    今年,和分别十七年的同学们终于联系上了,他们相互通告,约我回母校聚会。有了出游的冲动,像是一个急切地要得到心爱玩具的孩子那样,成天跟着他央求着,甚至哭闹过。迫切的心情无以言说,那放飞的心情更是无法收束。

    本来说好了去山西和同学们聚会的,等到“五一”临近,他却变了卦。任凭好同学红叶怎样地保证照顾好他的妻子,完璧归赵,他就是不肯了。

    心已放飞,难以收回。我无奈后说道:“去看望你妈妈,总该可以吧?”

    他看我实在是不出去,就很伤感的样子,答应了我回婆婆家。帮我订车票,并说要他妹妹到南京或者上海去接我。

    被爱是幸福的,但又是被制约或束缚的。过分的爱,使被爱者失去了心灵上的自由,透不过起来,感觉是沉重的,不堪承付的。

    (二)飞翔的思绪

    回想,寻找分别十七年的同学经过,还得感谢网络。那是2004年11月,单位上了互联网,我的第一个愿望就是寻找失去联系的大学同学。当年毕业时,电话还没有普及,更别说手机等信息设备了。加之找工作、结婚、生儿育女、岗位竞争等,忙得焦头烂额,无暇他顾。

    等静下心来时,发现十几年过去了。工作稳定了,孩子长大了,有了相对的空闲。回顾漂泊异乡的沧桑,在世态炎凉、尔虞我诈的当今,更感觉到同学友谊的珍贵,那纯真的同学友谊是什么也无法取代的。

    同事帮我申请了qq号码,我在个人说明里注明了毕业的院校、系别、毕业的时间及同桌红叶的名字,还留下了自己的电话号码,最后:有知情者,请转告

    然后,只要有上机的机会,就进入那个城市的聊天室里,第一句话就是:有xx学院的老师或校友吗?

    对方调侃到:你真智慧,在qq里张贴寻人启事了,同桌的他(她)是不是你的初恋情人啊?

    有真诚者,奔走寻找;有热情者,提供信息;有虚情假意者,来套取我更多的私人资料。同事提醒我:不要把自己的真实情况都告诉对方,小心网上的流氓和无赖!别找不到同学,又给自己引来不必要的罗乱。

    四个月过去了,当我失去信心的时候,在网上偶然遇到了一个叫“无心插柳”的人。他说可以帮我找到红叶,因为他所在的学校跟红叶的爱人所在的大学是对门,他说可以去找红叶的爱人。

    对于网上人说的话,我由起初的全相信、全当真,发展到将信将疑了,也没跟他多说什么,也没有对他的说法抱多大的希望,就下线开会去了。

    没成想,十分钟后,他打来电话,说是找到红叶爱人的电话号码了。我惊喜地打了过去就这样一传十、十传百的同学们都联系上了,有种失而复得的感觉,兴奋、喜悦,说不完的知心话,仿佛那十七年的别离,只是个昨天,同学间根本就没有分离的生疏。

    (三)无奈的生活

    他看我兴奋地抱着电话接打个没完,像是抱着宝贝似的,疑惑的眼神从厚厚的眼镜片后面流露出来。我自嘲道:真要是有初恋的情人,还能等十七年不联系吗?你放心好了,我出门的原则是,一不丢人,二不丢钱!

    想起一封电子邮件,也是个中年女子写来了,我与她的生活是那么的惊人地相似啊,她描述着:

    我的生活状态,说得形象点,像是坐井观天,井中很安全、很舒适、也很惬意。每天是望着外面精彩的世界,每每流露出神往之色时,他就轻轻地走过来,悄悄地把井盖上了

    我感到了生活的平淡,但是,没有勇气掀起波澜。人过中年,青春不在,除了无奈,还有什么?长期的奔波,感到身心的疲惫。我不是一个八面玲珑的女人,大墙里大墙外单纯的工作环境,使我应付不了复杂的社会现实。于是,就躲进小楼成一统了。

    长期在他的爱的方式下,过着安逸的生活,失去了自我。我不管家务,不管钱财,不用操心,没有三心二意于他。所以,我没有像别的女人那样把持着钱物,也没想过他会背叛我,或我会背叛他,也就不用给自己留什么所谓的后路了。

    我有了出游的冲动,他感到了不安,不让我出行,自有他的想法。我尊重他,也能理解他。爱,使我失去了自由。我不能强行意气行事,因为,他很优秀,我离不开他的精心呵护,也不想失去这平静的生活。我已经没有能力重新开始什么了!

    不甘心生活的平淡索然,向往激情的浪漫,但是,我没有勇气

    我回信说:你是个幸福的女人,别生在福中不知福!这是别人调侃我的话,今天送给你以及所有情感生活相似的困惑的迷惘的自相矛盾的不甘心的女人们!

    (四)南北的差异

    列车驶出山海关,直扑进华北平原宽广的胸怀。夜幕降临,按耐住喜悦的心情,收回那放飞的情思,该养精蓄锐了。

    手机短信的提示音不时地响起,我惊喜地发现,每经过一个省市地界,手机都在第一时间接收到那个地方发来的信息:欢迎你并介绍其文化历史渊源,名胜古迹(包括旅游服务等),神话故事传说,以及经济发展前景。反来复去,惊喜地把玩着手机,惊叹现代信息技术的神奇。很惊奇,它怎么知道我路过此地呢?

    列车服务较好,不用担心人身及物品的安全问题,一夜睡得还算香甜,迎来了新的黎明。赶在其他旅客起床前洗漱完毕,坐在车窗前欣赏大地风景的变幻。心里张满了一种说不出的感动。

    东北的五一,还不能春绿原野,小草仅仅是偷偷地钻出了泥土,树木也仅仅是苞芽朦胧,迎春花倒是含苞待放,但是,总让人感觉春的脚步迟缓。进入黄淮海平原,地色渐递绿意加浓,春姑娘花枝招展、热情奔放地迎接着渴盼春天的人们。

    过了南京大桥,吴越大地更是一派春情盎然的景象了,满眼的油菜籽田,流露出沉甸甸的心事,泛着金灿灿的阳光;一望无垠的小麦田也如绿色的海洋,灌浆后子粒饱满的穗子,像待嫁的新娘,披着霓衣霞裳,羞涩地低垂着脸颊,憧憬着那未来收获的幸福。河流湖泊,撒满春晖,波光粼粼,荡漾着一碧的幸福。

    心中的愉悦被这愈来愈浓的春景,浸润漫透升华。现实生活中的种种不如意,淡化在一缕明媚的青光里,淡去淡远。

    傍晚十分,列车驶出了南京站。我并没有听从他的安排,在此下车以便等待小姑子的接站。我直奔上海而去,脑海里闪出: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晚霞由千变万化而淡然消逝。一口气奔驰数千里,群星般闪烁着的万家灯火与明灭如流萤的车窗的灯光相辉映,在我心底掀起无限温柔的苍茫与壮美激越之情。

    (五)南北对对碰

    还有半个小时要路经苏州时,我怦然心动,何不到人间天堂走一遭啊!于是查找到首长(转业到苏州,任某局副局长)的电话号码。

    发出短信:我于3日19点到达苏州,请来车接我!口气近乎于命令,这是针对南方人的性情而定的。

    很快接到回信:对不起,我没在苏州,此时在扬州呢!

    难道你要我露宿街头不成!我气急败坏地发出。

    万万想不到是这样的情形,千里迢迢地来一趟,赶巧是“五一”黄金周,想到那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住宿该是天大的问题了。虽然我与这位首长从未谋面,但是他与他在同一部队服役20余年,又是老乡,他们是经常聚会的。再说他也知道我将路经苏州的。

    哎,这南方人和北方人在接人待物上的态度就是不一样:前者谨小慎微,看与自己的利益有没有冲突,如果是举手之劳,也就送个顺水人情,而绝不会放弃自己的利益去为朋友们做什么的。后者恰恰相反,热情豪爽,肝胆相照,为朋友两肋插刀,肝脑涂地,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首长沉默了,好久没有回音。眼看着要到苏州了,眼看着苏州之游要化为泡影了。突然接到:你打的到xx宾馆吧!就说是我的客人!自己在苏州玩两天吧!

    我破涕为笑了,嘀咕了一句:这还差不多,有个首长加老乡的意思了。

    匆匆忙忙拾掇好行李,在苏州站下车了,因为来不及与他商议,那就来个先斩后奏吧!

    一出苏州站,热气扑面,人声鼎沸,尤其是那吆喝招徕生意的出租车司机,追着你不依不舍。竞相讨价还价后,上了一辆没有空调的破出租车。坐在车上燥热难耐,可是司机并不开车走,而是把脑袋伸出车外,还在继续招徕客人。

    我催他快走:是我租了你的车,你怎么还要招徕别人啊?

    他也不不恼:顺路再拉个客人好了。

    到了宾馆门前,给打的钱35元。望着的车一溜烟地消失后,服务员走过来说:从车站到宾馆打表计费不过20元。

    我吃惊地说:所有的出租车,都要价50元的,只有这辆破车要得少。我没敢要求他打表,怕他饶圈子走远路。

    热出了一身臭汗,还是被天堂人温柔地宰了一刀。不过想到有店可住,就忙着办理住宿手续了。前台小姐说:你是某局长的客人?

    验明正身后,我要交宿费,小姐说:你只要交一百元的钥匙押金就行了,住宿费是可以挂帐的。

    刚才还在气恼的我心里一亮,还有这样的好事,难道是局长给埋单吗?管他呢,有地方住就好,要是不用自己掏这昂贵的宿费,就更美了。

    是个包房,有一张大双人床,和一张单人床,要是一家三口都来旅游就好了啊!先洗个澡,躺在舒适的大床上,给他打电话

    什么?你没在南京下车,也不到上海下车,那我妹妹到哪里去接你啊?你此时在苏州?苏州就苏州吧!注意安全,别叨扰首长了。玩两天,就赶紧回我家吧,别让家里人担心你。

    哇噻!他并没有过多地责备我。离家的悲壮,遮不住远行的欢欣。我高兴地跳下床,打开了电视

    (六)寒山问拾得

    五月的苏州,宾馆里的被褥倒是很干爽的,似乎还有太阳的味道,不像我们北方人想象那样潮湿难忍。美美地睡了一夜,有宾至如归的感觉。

    该去吃早饭了,到了后面的餐厅,服务员介绍了两种套餐,那就来10元一份的吧!面对两个鸡蛋、两个包子、一小盘特色糕点、一小盆挂面、一碟小菜。

    风卷残云般地吞下了肚,一抹嘴,一抬眼,看到服务员正看我的吃相呢!自己倒是先不好意思地笑了起来,想起了那个典故——有个东北的女孩,来到了南方,进得饭店,大声喊道:来四两大米饭!

    好家伙,一嗓子把饭店所有就餐人的目光都揪了过来。事后得知,南方的女孩语音甜软细柔,每餐不过一两米饭而已,是靠零食小吃度日。我刚才一个人把一大份几人可食的早餐给消灭了。

    赶紧去巴台结帐,服务员说:您就餐也可以挂帐的!我惊喜不已,难道就餐也免单了啊?

    今天,我得先去那梦牵魂萦的枫桥夜泊闻钟声的寒山寺一游。唐人张继一首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脍炙人口,诗韵钟声千载流传,寒山古刹名扬海内外。

    打车去往寒山寺,驶出现代化气息浓厚的都市,沿京杭大运河行驶,对岸是枫桥古镇的民宅,大都是白墙黑瓦,临水而建,体现出小桥流水人家的江南古韵及道教文化清心寡淡的意味。远远望见碧瓦黄墙的寒山寺坐落于绿树丛中了。

    寒山寺始建于南朝梁天监年间,开山有塔,故名“妙利普明塔院”相传唐代高僧寒山子曾居此,后人遂以“寒山”为寺名。北宋太平兴国初,孙承祐重建七级宝塔于寺中。元末,寺、塔俱毁。明清时期又几经兴废,现存殿宇为清光绪、宣统年间陆续重建。

    导游指给人们看山门墙上的题字:笔体有什么异处没有?

    但观“寒山寺”三字,笔力遒劲、字体浑厚。我不懂书法艺术,分辨不清是哪种体式。

    导游说:前两个字“寒山”是由当时的地方名士出资购买一大书法家的字迹来捐赠的,因钱不够,只买得两字;后来另一书法名家云游于此地,模仿前者的笔体,补赠上去一个“寺”字。因而三个字的笔体猛一看还算和谐,仔细观瞧,那“寺”字就旁骛了。

    由正门买票进去,青松茂盛,樟香掩映,大雄宝殿气势恢弘,轩廊相连,石板小路曲径通幽。天公不作美,先是淅沥沥的小雨,不一会,大雨滂沱。情急之中,抱头跑至一屋廊下,歪打正着,眼前是历代名人书写的唐张继枫桥夜泊诗文碑刻陈列,有俞樾、唐寅、文征明、康有为、锣聘等等。

    同一首诗文,由不同的笔体演绎着不同的羁旅故事,其中有文化的历史蕴藉和书写者的思想寄托,这是其他名胜古迹绝无仅有的一种景观呈现!一一触摸,一一抚慰,一一慨叹,这首诗的无穷魅力就在于此吧!

    屋廊左侧通往钟楼,有提示牌曰:出资xx元,可敲钟xx下

    导游不失时机地怂恿着:据说人的一年有108个灾难,在寒山寺听新年钟声,听到一个钟声可以消除一个灾难,晚上11点42分,当寒山寺的主持开始敲钟时,人们都一齐数着钟声,108声钟后,寺外礼花齐放,鞭炮齐鸣,非常热闹。哪位先生、女士可以亲自去敲一下钟啊,是可以抛弃世俗中的烦恼忧愁的。

    这商业气息冲淡了古老文化的内蕴,心里不免生出了几许的失落,像是丢失了历史,又像是丢失了自己。

    顺着屋廊右侧走去,穿越大雄宝殿,来至藏经楼下额寒拾殿,迎面是两尊栩栩如生的塑像,僧袍飘逸,神态洒脱。导游说:一位是寒山,一位是拾得,他们是唐代的两位高僧。

    这时我想起了他们有一段流传很广的对话,寒山问拾得:世间有人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如何处之乎?

    拾得笑曰:只要忍他、让他、避他、由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过几年,你且看他。

    (七)拿起与放下

    真是耐人寻味不已啊!正当沉思之际,但见游人攒动聚集一偏殿中,我也寻声而去。原来是有个主持讲经布道,内设长条板凳,可供休憩听经。

    人只有一双手,此时我右手拿起了这条毛巾,左手拿起了这个杯子,如果我还想拿起更多物品,就是很困难的事情了。怎样我不放下手里的东西,还能拿到得更多呢?主持讲到这里,给大家思考的时间。人们面面相觑,想着怎样可以拿到更多的东西呢?

    拿到手里的东西不放手,这就是“执着”人心太“执着”了,就没有机会再拿起别的东西了。但是又想把眼前的东西据为己有,这是人性的“贪念”又执着,又贪念,可是又不能得到,于是就痛苦难言了。怎样得到自己想得到的东西呢?主持又给听众留下了思考的时间。我也不能回答出这个问题。

    请看,我把拿在手里的东西放到一边,再根据自己的需要,我现在拿起自己最想要的东西。就这样,我一边放手,一边拿起大家算算,这样的一生中,我得到的东西是少了,还是多了?

    此时,我顿悟出:在人生路上,拿得起放得下,该放手时就放手。执着本是好的品质,认定目标不放松,坚定地去实现它。但是过于得执着就会走向了反面,欲速则不达,再过之就是贪念、贪欲、贪婪了。

    那放下的东西,你并没有失去,因为你曾经拥有过它的美好,放在了一边儿,等于是一种积累的方式,腾出手来,拿起更需要、更珍贵的东西,就这样周而复始地放下、拿起,这样的人生不是有更大的收获么?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人人都想得到或占有得更多,有谁能懂得这其中的取舍呢?有谁懂得放弃也是一种更大的收获呢?

    主持的讲经还在继续着,人们还在陆续地涌来。是天意,还是巧合,我恰恰听到了这一段!要是有时间的话,真想听他三天三夜,也许能禅悟出许多人生中的困惑呢!

    在走出寒山寺的门廊时,看到一个景观,令人惊奇不已——是寺院里的僧人的才艺展览橱窗。

    一篇篇富有人性与才情横溢的美文呈现于眼前,青年僧人文中不乏对浪漫爱情的渴望与赞美,他们眼中有鲜花,有美女,有丰富多彩的生活。他们坦然面对旧的宗教对人性的禁忌与桎梏,畅谈自己对宗教的新的认知(大都是佛学院的高才生)。人们情不自禁地拍摄留念。

    人们看到了僧人们鲜为人知的一面,不是空洞地要求人们遏止欲望或抹杀人性,不是没有头脑地过着“驴子”般僧侣的生活,不是为了普度众生的殉道者。不夸饰,不造作,不避讳,不伪善,而是一种崇高的自我的宗教信仰,充分展现了人性欲望与追求之间的取舍,恰似物欲横流中一股清泉

    (八)涛声依旧

    雨过天晴。我站在运河的枫桥上,导游指着运河上游泊着一条破船的处所,但见河壁石砌上书写着“张继夜泊处”几个猩红的大字。

    船虽不是那条乌篷船,但是它的破败,它的沧桑,它的孤助无依,它在水中落寞地飘荡着,还是把人们的情思拉回到了那个月落乌啼霜满天的夜晚,想象着当年夜泊时的凄凉情景:

    张继没有盘缠在繁华的孤苏城里寻得温馨,只好随着孤苦的船家老叟,把船夜泊到这寒山寺的脚下。秋夜江边,残月西沉,乌鸦啼叫,清霜满天。满怀乡愁孤卧客船,夜深难眠。几杯廉价的冷酒下肚,看那渔火处,明灭间,传来水上人家如泣如诉的歌谣,更增添了这羁旅的哀愁,何处是吾家?原本饥寒的身心就醉倒在这霜满天中

    恍惚间,一枕梦黄梁。寒冷的江风送来寒山寺悠扬、凝重的钟声,扣击着、抚慰着远方来客的愁怀,使人感到轻柔的暖意,同时感到他乡之夜的宁静、深沉。触发着诗人远游的孤独、思乡的愁绪,越发凄凉难耐了。张继心头一颤,裹紧身上单薄的衣衫,提笔写下了这千古的绝唱

    这首诗是一幅秋夜旅人泊舟图,时间、环境、心绪表现无遗,夜半古寺的钟声,将人引入悠远的意境。含愁而眠,难成眠;借酒消愁,愁更愁;抽刀断水,水更流。全诗含蓄、精炼、自然、耐人寻味。

    游客又起哗然,我凑近观瞧,是一尊人物座像,像是铜铸的,闪亮着黄色。坐姿闲适,眼望向远方,右手很自然地把在扶手上,翘着一根金色的大拇指。

    导游蛊惑说:这就是张继的金手指,摸一下升官,摸两下发财,摸三下走桃花运。

    人们争先恐后地去摸那根锃亮的金手指。我也没有例外,不过,不是为了升官发财,更不是要走什么桃花运,而是为了抚慰诗人多舛的命运,或是为了沾一沾诗人的灵气与浩荡的文气。

    我发短信给他:你猜一猜我摸了几下?

    当得知我居然没敢摸那第三下时,他回信调侃到:摸那三下也无妨!

    漫步在运河岸边,但见竹篱笆上,每隔十几米左右,就有一个关于京杭大运河开凿的历史事实与典故的讲解牌。从主观上荒淫无道的隋炀帝烟花三月下扬州,到客观上京杭大运河举世闻名,是世界上最长的人工运河(京杭大运河全长1794千米,是世界上最长的一条人工运河,是苏伊士运河的16倍,巴拿马运河的33倍),被视为中国古代最重要的两大工程(万里长城)奇迹之一,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

    纵贯南北,是南北交通大动脉,沟通南北物资与文化,既有历史意义,又有现实价值。对南北贸易的兴起及大运河沿岸兴起22座繁华的城市,有着不可估量的巨大的作用,被专家誉为:如果将京杭大运河的历史价值、文化内涵和对中国历史发展的贡献相加,足可以与长城媲美。

    有一处写有:著名歌星毛宁拍摄涛声依旧现场

    (九)孤寂的游者

    导游说可以包船夜游大运河的,一宿才20元。要是跟心爱的人一起旅游,我想会选择它的。

    一个人的旅游感觉很孤独,虽是人声鼎沸,摩肩擦踵,人山人海,但是热闹是他们的,我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每有感想想说时,就只好发短信了。那也是单向的,既费时间,又得不到共鸣。

    起初到了一个经景点不知所措,慢慢地找到了门路,哪里有导游,我就凑上前去,听听这个导游的,听听那个的导游的,转来转去,大概也听全了。为了安全起见,我还是匆匆地赶回了宾馆。

    那时没有读到过兰狐女士的姑苏美食(春夏秋冬)系列,因而不了解苏州美食文化,什么春螺赛鹅,肥美味鲜;莼鲈之思,乡情悠悠。太湖三白,晶莹剔透;翠滴莲蓬,荷之魂韵。所以没有品位到春夏秋冬中的任何一种,今日才知天堂之行是枉然了。

    晚上回到宾馆,我就挑特色菜吃——铁观音炸虾与莼菜银鱼汤,心想反正有人买单。回到房间,见桌子上有一旅游社服务册子,我本来是想在苏州游玩一两天就走的,这下好了,有吃有住。毫不犹豫地电话预约了明天去周庄的旅游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