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心任她裁决

渤海边 / 著投票加入书签

巴士小说网 www.84txt.com,最快更新渤海边文集最新章节!

    走出深深的庭院,结束了坐井观天的日子,外面的世界如此纷繁精彩,我不知所措,惊叹不已。走出教科书,结束了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日子,文学的世界如此群星璀璨,我欣喜若狂,惊羡不已。

    在此生活了十八年,还总有客居他乡之感。是我隔膜了社会,还是社会隔膜了我?我从哪里来,又到哪里去?我的故乡又在哪里呢?迷惘,彷徨,焦虑,苦恼,以致最终迷失了自己。死神擦肩而过,洞开心扉,恍然顿悟。他乡也好,故乡也罢,我的命运注定了漂泊的生存方式。

    然而,我缺少生命的承重与质地,沉潜不到生活的海底,触摸不到生活的要义。总是浮在社会的表面,轻飘无依;游离在群外,跋涉于边缘,找寻不到心灵的归属地。一头钻进文学,那里或许能得到心灵的宁静。悄然间,几十年过去。我走不出鲁迅、沈从文、张爱玲;走不出余秋雨、贾平凹、王充闾。面对历史的沧桑,叩问千古,沧桑无语;跋涉于文化苦旅,千年一叹,行者无疆;却走不出张承志大西北的浩瀚戈壁。谁能借我一生?

    偶然中蕴藏着必然。文学的机缘,从钱锺书的写在人生边上步入杨绛的走到人生边上,回望一生,探求人生的意义和价值,人生是一部大书。悲叹萧军萧红跋涉不出呼兰河传生死场的宿命。还有哪一对儿文学情侣举案齐眉共品伊甸园里智慧的果实?

    进入新世纪,星光灿烂的幕景上,一颗逆转于太阳系中晨唤启明晚称长庚之星,异常璀璨。仔细端详,银发赛雪,清秀儒雅,侃侃而谈,别有风情——辽宁当代散文史定格了您那种独一无二的永恒的魅力。一篇鲁野与康启昌散文的共性与个性引领我走进了一个爱情的传奇故事,从此相信了人世间真有旷古的爱情,真有惊天地泣鬼神的大爱,真有羽化成仙的不悔人生。

    这个绵延了半个世纪的爱情故事营造了一个纯粹、丰富、凄婉而热烈的氛围,使读者在其不倦的灵魂追问中领略情绪深处的人性美(邓荫柯语)。当一部传奇摆在读者的面前时,我想不会有无动于衷的人。更何况我等以文学自诩,崇尚爱情至上的小女子呢?有好奇心,才能去探秘、揭秘,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与窥人隐私,是情操高尚与低劣的分水岭。面对这位为文学而生,为爱情而生的白发老人,平添了几许神秘与解读的魅力。

    恕我孤陋寡闻,恕我的世界只有井口般大。寻遍手头的书籍,的确没有找到一篇您的作品。友人惊骇,质疑我:你还算是辽宁省的散文作者吗?她是能对人生进行深加工的智者。活到了一定的境界,写到了一定的境界,人文相携,彼此照耀。如果没有散文,便可能没有今天的康启昌;但如若没有康启昌,便注定没有辽宁散文的活跃局面。为着散文,已成了她的生存方式。散文的繁荣,便是她生命的繁荣。她的秋日业已成熟,正是艺术上结果的年龄。渴望老树繁花(李松涛语)!

    当个体的创作与一个省的整体创作态势休戚相关的时候,这个人存在的生命意义与文学价值就不言而喻了。怀着朝圣的心理,前往省城拜谒这位文坛上的圣母。那是个寒流将来未来的时刻。您身体欠安,又低调处世,委婉谢绝了我的冒昧。时隔半月,突然接到一个电话,音质清脆温婉,饱含深情,凝神聆听,如涓涓暖流熨贴心田。对话中,我们找到了许多人生履历中的相似点,有着说不完的话题。原来,您和我一样,对谁都像是亲人。我惊喜万分,这哪里是一位年逾古稀,直奔杖朝之年的皓首苍苍的老者啊?!

    我来不及等待从省城寄来的文集。上百度检索,是走近您最快捷的方式。虽然我是那么渴望抚摸到纸质的文本,似乎那样能触摸到您的呼吸,感受到您怦然心跳的温度及旋律。网页展开,天道酬勤,成绩赫然,奖项繁多,与鲁野的名字相依相偎。几十页都有您的大名。不尽人意的是,众多的网站,只摘录片言只语,要是阅读全文,不是要下载,就是要注册。我望网兴叹,束手无策,一筹莫展。

    友人传来一个网址,点开,桑桑诺诺的blog。面对博名,我不解其意,他也不给我解释。扔下一句,你读完就知道了。复制,粘贴,编辑,拷贝爱人拿回来打印好的二十篇文章,置于枕边,细细品读,红笔圈点勾画,眉批旁白渲染。我惊诧于您对爱情的执著不悔,惊诧于您心灵的晶莹剔透,惊诧于您文品的纯洁透明,惊诧于您精神世界的不染一丝杂尘。

    这时,友人转折传达了您的爱意,说是您阅读了我的几篇文字,评价为“写的很好,文笔很美,很有潜质”希望在您的新文集里我能说点什么。您的即将付梓的文集暂定名为朋友说话,分为两部分,一是“朋友对我说”收录大家阅读您的文章感想及评论;二是“我对朋友说”收录您阅读他人作品的评论及感想。

    我们是未曾谋面的两代人。暂且不说您的辽宁省散文学会常务副会长的身份,单就是这份给新人做嫁衣的披肝沥胆的精神,足以使我受宠若惊,感念难忘。名不见经传的我,若有文字收录到您的文集中,明眼人都清楚这意味着什么。我怎能随意拿出三言两语的跟帖似的东西来交付于您的惜重与厚爱呢?

    阅读您的作品是首要,下载、打印出四万余字,几十篇文章,或许仅仅是您文学创作中的沧海一粟。然而,一滴水也能折射出太阳的七彩光辉。半个月的时日,我沉浸在您营造的文学氛围里,想象着您的爱情传奇,感受着您凤凰涅槃似的情怀。换位思考,穿越时空的隧道,身临其境,感同身受,揣摩着那个奇异女子的爱情走势,品读着您的苦乐年华,咀嚼着您的悲欢离合。似醉非醉,似我非我,倘恍迷离,不愿醒来。

    又翻阅了散文寻美散文揽胜等手头能搜集来的文献资料,从中找寻到有关您的信息——您评他人的文论,他人评您的文论。力透纸背,相映成辉。物有物格,人有人品;文如其人,文品即人品。一个通透明丽的人儿兀立于眼前了。面对您的纯正,来不得半点虚情假意;面对名家、大师甄于完美的专业评论,我自惭形秽于笔力的朴拙。怎样在众多的“说话”中,彰显出我对您的一份崇敬之情与懂得呢?

    日思夜想,独辟蹊径,我得发扬自己的长处,以掩其短。几多构想,落于笔端,不尽人意。好像我触摸不到您博大精深的心灵内核,抵达不到您艺术人生的纯美境地。我打起退堂鼓,暴露己短,还不如放弃。苦思瞑想着寻找一个突破自我的出口。终于,联系到自己的专业文学欣赏课,假如您的某篇大作入选教科书,难道我会因为缺少参考资料及解读的能力而放弃讲授鉴赏吗?这有悖于教师的职业道德,有悖于勇于进取挑战困难的秉性。我得找寻到那把解读您的钥匙,找寻到“说话”的切入点。

    几易其稿,都半途而废,又重新开始。最终,选定以一对蓝色的宝瓶为范本,以名作欣赏为指导,参照著名教授学者撰写文学评论的水准,确定好自己布局谋篇的行文思路,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历时十几个小时,一气呵成,写出了从时间进入永恒一文。时至深夜两点,修改校对到四点,方肯休息。第二天一早,电话找到您女儿的电子邮箱,发了过去。傍晚就接到您热情洋溢的电话,话语极为简约——漂亮,手快,已被采用,此时已发往印刷厂校对排版了,请发一张近照及简历过来。

    这篇和着心血与泪水的文字,得到了您的认可及采纳,这是多么振奋人心的事啊,极大地鼓舞了我写作的激情与信心。请求指正一二,却传来您质朴的话语:谁比谁强多少啊?朋友间应该是相互学习,相互鼓励,不断进取,超越自我。每一次超越,都是一次质的飞跃。我也是从那种焦灼状态中走过来的。只要用真情来抒写,只要用心灵来抒写,再加上你厚实的文学功底,不难写出好文章来。

    没有居高临下的说教,没有长者的夸夸其谈,更没有成功者的炫耀。本是师生之别,您却谦逊若朋,平易近人,朴实亲和。我油然想到了鲁野先生为您的散文集投影黄昏所作的序言白首不坠青云志,总把黄昏当黎明的情景来。两位前辈由起初的“写东西总爱陶醉于‘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集中优势兵力的完美与融汇”到“没有个性就没有艺术,我就是我,你就是你”旗帜鲜明地张扬个性,力求达到至真至善至美的艺术境界。再由您对鲁老的“爱你没商量”到鲁老对您的“我真拿她没办法。谁让我爱她呢!”完成灵魂上的交融与升华。谁能想到这竟然是鲁野先生在身患绝症后于病榻上写出来的爱情华章呢?也是最后一篇献给爱人的永恒纪念。

    正如大鼻子情圣西哈诺的炽热表白,他的欣慰和幸福之感可以想象:这一封爱的信笺,我已经在心里反复思量了百遍,直到一切就绪,我才将我的灵魂放在纸旁边,我只是照着它,将它誊写一遍。我就在您的双掌之间,这张纸,是我的声音;这墨水,是我的血液;这封信,是我。相信我的心不曾从高热中退却吗?相信在您的面前,我的心只有声声呼唤吗?而如果亲吻能够以文字寄达,女士,那么就请您以双唇,来读我的信吧我从未妄想会有此时此刻,我从未奢求出现此情此景,有了今晚我死而无憾,那怕立刻就结束我的生命

    我承认自己的“残忍”剖析、鉴赏一对蓝色的宝瓶以探寻康启昌散文的艺术魅力,无疑会触痛您心灵上爱情的琴弦,不亚于揭开伤痕再撒上一把盐,看着血泪析出淋漓。然而,没有痛楚的文字,不是好文字。鲁野先生最了解您“追求散文的艺术品位,不容许一丝一毫的矫情窃入她散文的领地”康老,您的心在流血,我的心何尝不也在流血且流泪呢!起初,我还担心您是否肯回味品读这篇血泪之作,是否敢于再次审视这份生离死别的承重。电话那头传来您亲切温婉的话语:是的,比起霍克桑,我是幸运的,也是幸福的,至少陪伴鲁野度过了十几年的美好时光。霍克桑与西哈诺,一天也没有在一起。

    我如释重负。告诉您,原文的题目,想用鲁野先生的“一片爱心任她裁决!”

    (2008-2-5  3745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