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乡记

不会哭的婴儿 / 著投票加入书签

巴士小说网 www.84txt.com,最快更新不会哭的婴儿文集最新章节!

    当我在太原把清明节要回家扫墓的消息用电话告诉给父母的时候,二老和我在回家的路线上有了不同意见。因为我家住在汾阳市城南的农村里,距离城内十五公里,路虽然不算远,但这一段路路面失修,坑坑凹凹,加之运煤车极多,经常发生堵车,去年我从太原回汾阳,是由父亲骑摩托车到市区接我,既麻烦父亲摩托又颠簸的厉害,想起来就觉得不舒服。这次回家,我确定了一个新方案,就是从太原买直达离石的车票,顺着汾离高速公路在大巴途经我们村村北的时候下车,然后翻过护栏就可以步行回家,这条刚通的高速路与我们村最北面的房屋仅隔数十米远,我这样走比较方便,也节约时间,比较起早先回村的路线应该是最合理不过了。

    父母听了我的安排,极力反对。他们给我设计了另一条路线,就是先回到汾阳市,再乘坐刚刚开通的公交车到村外3公里左右的地方下车(没有进村的公交),然后由他们请邻居开私家车去村外接我。这样安排的理由有两个:一是高速路虽然离我家很近,但那是全封闭的,我翻越护栏不仅违规,而且危险;二是现在乡里开通了公交,村里街坊四邻大都有了出租车,从市里回家比以前方便了许多,这样走,既方便又安全。我想了想同意了父母的安排。

    清明节的前一天下午,我坐上了回乡的大巴车,因为是全程高速,108公里的路程一个多小时我们便到达了汾阳市区,这与以前在低速公路上蹒跚两、三个小时的班车相比,确实让人欢快了许多。刚出车站我就等上了途经村外的公交车,几分钟后,公交车向着市外缓缓驶出。这时我才注意到,市区的街道刚刚进行了改造,两边的许多旧建筑物已消失的无影无踪,公交车内整洁干净,车上的乘客也都兴致勃勃,好多人手上还拎了大大小小的袋子,用眼一扫,就知道是刚刚选购的服饰,他们谈论着公交车开通以后的诸多好处。刚说话间,车速忽然减了下来,接着整个车身就剧烈地颠簸了一下,此后每前进一截便颠簸一次,我于是满脸疑惑地向车外望去,才知道公交车已经驶入了乡级公路,两旁是我所熟悉的许多本镇村庄,在途经村庄的公路上每隔一截设置了一条水泥棱,我问及司机才知道那是减速块,是为了保证沿线村庄进出行人的安全,对过往车辆采取的限速措施,不禁心中欣然。

    过了一会儿,我便在村外下了公交,正要打电话给家里,一辆小车从我身边开过,随即停了下来,我正不解,车窗里出现一个熟悉的面孔,是我小学时的同学,我于是笑容满面地走上前去拉开车门坐了上去。在下车的地方,我就发现村里原先的土路此时已经变成了一条笔直的沥青混凝土公路,路的两旁整齐地栽种着挺拔的白杨树,正迎着春风泛出一片绿意。行驶在这条村级公路上的同学一边惬意地开着车,一边扭头问我:“回来上坟啊?”(汾阳人称扫墓为上坟),我回答是。他又说:“好长时间没回来,村里变化大了吧?”我又回答是。他就笑了,眼睛里满是自豪和骄傲。

    接着,他又向我炫耀说:“这都是咱们村新的领导班子上任后干的好事!听说选举前就向老百姓承诺了要办三件好事,第一件是村里的大街小巷都铺成水泥路,村外铺成沥青路,一会儿进村你就能看见村里新建的公园和村委会,那算一件;还有件事,你肯定想不到,你猜是什么?”说着神秘地看着我。

    我摇了摇头,期待他说下去,他就继续说:“谁要是给咱们村的男青年说成一个媒,村委就奖励给谁300元,要是给大龄男青年说成对象的话就奖励500元,说同村的女孩儿也算。呵呵!”“哈哈哈!真有这事啊?!”我不禁大笑起来。

    “当然是真的!”老同学一梗脖子,又问我:“你怎么样,没买了辆车?”我不好意思地笑了笑,他也就不再问。稍微静了一会儿又问:“你刚才坐公交回来的吧?”我点头。他问:“你没注意张新堡(村名)对面新建了一座大焦化厂?”我低头回忆了一下,想起了刚才路过张新堡时确实看到过一个大厂子,就问他那是市里建的吗?他说:“市里能建起那么大的厂?那是省里建的哩!听说还是个国家级的,年产500万吨呢!现在咱们村有不少人在那儿上班,一个月也挣一千大几呢,农忙了还能捎带着干干地里的活儿。村里好多人都买了车跑起了运输,挣了钱就买车,村里现在平均三家就有一辆车。”

    我这才想起刚刚上车的地方有四个顺路安放的水泥墩子,中间的空隙只可通过一些小型车辆,沿途我也只看见一些小型机动车、自行车和行人,就问他那是防止大车出入的吗?他说是。我就奇怪地问他:“那你说的跑运输的大车怎么走呀?”他又神秘地笑了笑,说:“村里对这条路保护的好着哩,不仅种了树,还专门雇了人打扫,弄得和城里一样样的。为了不让大车压坏沥青路,村里绕村子外围新修了一条土路,专让大车走,又方便了养车户,又方便了村民,所以才在这条路上设了路障只准小型车走。”

    几分钟后,村里熟悉的那些建筑就透过白杨树的空隙出现在眼前,同学载着我又向前驶了一段路,整个村庄便突现出来。我看见车前的公路贴着村边一排房屋向村后廷伸出去,与旁边村巷里支出的许多水泥路衔接交织在一起,犹如一棵大树充满了勃勃的生机

    我看着这些,不禁回想起这次回乡所历经的一切,包括父母的坚持,高速公路的迅捷,公交车的的便利,减速带和路障的用途,以及老同学所讲的事情,心中不禁赞叹起因路的变革而引起的诸多变化来,真是要想富、先修路,路平了路宽了,村里人就有了走出村庄发家致富的勇气,回乡人就有了一条探亲的通途,更为可喜的是:家乡人在为自己开路的同时,又能想到护路、护人、护环境,这样的意识又何尝不是一种思想上的大解放呢?

    在我天马行空思索的时候,我们已经驶过了一家超市联锁店,一座园林式小院便出现在眼前,隔着围栏我看到了里面整洁的绿化和各式的健身器材,我知道这便是同学所说的村委会和公园了。随后我们进入了村里的主街道,我的眼前再一次豁然开朗,两边的旧房屋不知何时已然消失,路面比我记忆中宽了一倍,两边取而代之的是一排崭新的平房,整齐而明亮的玻璃窗上贴着各式的招牌字,明显是一些商铺,我的精神顿时爽朗起来,忙叫同学停了车,兀自下车徒步走了起来,边走边想,社会主义新农村,不仅仅是路,各方面的变化多大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