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人生的驿站

边梅 / 著投票加入书签

巴士小说网 www.84txt.com,最快更新边梅文集最新章节!

    当我们推着行李车从候机楼出来的时候,在迎接旅客的人群中看到了我久别的父亲,他领着堂哥家的女儿茜妹子在人群里迫不及待地向我们招手,高声喊着他外孙儿的乳名。

    这里的一切都是新的,美的。这时,天空下起了有节奏的、淅沥沥的小雨,紧凑的雨点让外面的世界更有了色彩。把带来的大包小包装满了汽车之后,我们兴奋地坐上车。汽车开足了马力,在高速公路上奔驰。大地被雨水滋润后散发出泥土的清新,路两边的树木苍翠欲滴。深吸一口清新的空气,畅快淋漓。重要的是那份见到亲人的快乐,难以言表。车随路转,景随车迁。出了机场的高速公路,汽车驶过美丽的湘江大桥,穿梭在高楼耸立、车水马龙的街道。过了一会,我们的车又驶上了一条宽敞平坦的乡道上。道路两旁村屋交错,绿油油的稻田,一望无际,稻浪随风起伏,稻田上空有许多不知名的鸟在飞翔,微凉的空气中漂浮着淡淡的来自稻田的清香。大大小小的荷塘遍布村庄的两旁,水连着天,天接着水,密集的荷叶悠闲自在地淋浴着夏日的光华。一种恬淡闲适的心境油然而生。

    路继续向前延伸,车辆越来越少、路况越来越差,我们的车像一只甲壳虫一样爬行在蜿蜒的山道上又绕过一个胳膊肘弯道,终于看到了掩映在青山绿水中的只有几户人家的小山村—楠木嗣。这就是我的家乡,长沙边上的一个小山村。

    在我的记忆中,家乡永远是那么地亲切、温馨。这些深刻的记忆都是缘于我的爷爷和奶奶。这里是我心中永磨不逝的驿站。儿时的我曾经在这里漫山遍野地玩的不亦乐呼。春天,我和堂兄、堂姐给蚕儿摘过桑叶;夏天,在水稻里除草施肥;秋天,曾用箩筐帮大人运过莲藕、稻谷、芋头;甚至和奶奶一起绕过这条蜿蜒曲折的山间小道去城里摆卖过鸡鸭鹅蛋。嘴里含着奶奶买的水果糖返回,留下一路的香甜。冬天,往往一到腊月,空气中总是漂浮着醇厚的酒香,让你在睡梦中都会闻到红烧肉的香味。按照祖辈留下的老规矩,过年前,村里的左邻右舍都要将本村德高望重的长辈们请到家里吃上一顿丰盛的“大餐”我就经常跟着我的爷爷、奶奶挨家挨户地去“蹭饭”儿时的记忆仿佛印在心灵的底片,无论时间走多远,永远是那么鲜明、深刻、永恒。我还清晰地记得小时候,我和堂姐们在屋角窜跑的时候,为了不让我们追捕到,率真的红利姐慌不择路“嗵”的一声掉下了猪屋旁的粪槽中,刹那间,我们的笑意伴着大人的怒气直贯云霄。一次的不小心让快乐溢满永久。想到这,我的笑容在脸上不经意地扩散了,可是,如今再也没有慈祥的身影在村口把我等待,最疼爱我的爷爷、奶奶都已过世了,慢慢的我把思绪拎回到车上。

    由于前边的山道太窄,汽车很无奈地把我们卸到了村口的水库坝上。下车之后,细雨依旧绵绵地翩飞漫舞,飞洒在绿意盎然的青山绿水之中。水库的对面不见了的是隐没深处的青砖瓦房,看见的却是环绕在水库周围的一幢幢新亮的、现代的小楼房。在细雨的打扮下,那些绿色绿的朦胧又绿的更加真切了。终于,乌云被山风吹跑了,天转晴了。水库里的水依旧很清澈,映着天空的蔚蓝。因为它的下游已没有了农田需要灌溉,很久没有蓄水,所以水面比以前小了许多。腾出来的土地被勤劳的村民方方整整地开垦成了各家的菜地。

    我们站在水库的坝上,带来的东西太多了、行李也太重了,靠我们几个,不知什么时候才能搬回家!只好朝着水库对面的家大声召唤:“二哥、成伢子、满伢子快来拿行李!”我们足足喊了5、6分钟都没见家人从屋里出来。我们只好临时决定:老父亲和儿子在坝上看行李,我和老公去喊家人来搬行李。老父亲找了个大石头坐下休息,儿子捡来一些小石子,然后一块块朝水库的水面上甩出,小石子飞跃着,跳动着,平静的水面散开了一串串一圈圈的涟漪。

    我们走进山村的小道,山中弥漫着阵阵植物的清香,满山遍野是树木葱茏、五颜六色的野花儿一簇簇地挤在遍山的岩石上、肆无忌惮的炫耀着自己,叮当作响的牛铃声回荡在山道上。没走几步,就碰到了循声而匆匆跑来的二哥和我的两个堂侄,他们赤着脚,背着箩筐,赶着牛,纯朴憨厚地招呼我们先回家,他们去帮我们拿行李。

    山道只有1米多宽,路面用黄泥沙和碎石子砌压平整而成。昨天滂沱的大雨,使这成一片泥泽,我和老公艰难地向家里前行,幸好两人互相牵着手可以彼此照应对方。黄泥土的粘性总是恋恋不舍地拽住我们的鞋底,每走一步,总得小心翼翼地慢慢踩下,再轻轻地抬起此起彼伏的趔趄,脚下不断地打滑,让我们的速度很慢。调皮的儿子牵着他的姥爷,脚步利落,轻松地就追赶上了我们。在我嘱咐儿子把姥爷扶好的时候,我却一不小心,脚底突地打滑,老公又没有拉住我,伴着“滋,滋——”的声音,我的身子就由着泥浆滑溜溜的惯性送了一程,然后四脚朝天,背面的衣服一片稠湿泥黄。起来之后,虽然狼狈尴尬,但点点的欢笑声也不可抑止的撒落在家乡的青山之中。

    这里的村民不多,但碰见的人都面带笑意,这种笑意给人以似曾相识的感觉,朴实又真诚的村民主动帮我们拿行李。不知不觉,我们不断壮大的队伍已到了家门口。年迈的大伯柱着拐杖亲切地迎着我们、慈祥的伯妈笑咪咪地上前抚摸着我们,哞哞欢叫的黄牛,嘎嘎相伴的鸭群,屋角的燕儿睁大双眼惊奇地看着我们三个陌生的主人,院子里的黑狗在儿子的裤腿上嗅来嗅去,努力地熟悉着他的气味。家嫂,看到我老公满头的大汗、我一身的黄泥、儿子花花的脸蛋,立刻从厨房提出热水,热情地递给我们热毛巾,帮我们换洗。

    家里的炊烟升起了,如蓝色的彩云,缓缓地涌向山的深处。不一会儿的功夫,家嫂就手脚麻利地端上一桌色香味美的饭菜。他们一家倾其最好,用上好的酒菜招待我们,鸡鸭鱼肉,让我们吃得满嘴流油;自家腌制的腊制品,让我们赞不绝口;黄绿相间,松松软软的野菜炒山鸡蛋,让我们吃得津津有味;翠绿的清炒小丝瓜,让我们回味无穷;一盘紫色的、胖胖的烧茄子,让我们满嘴的清香;而用南瓜、菠菜叶做成的菜汤,又让我们吃得格外的香甜。湖南有句话“无辣不成宴”最让我留恋的还是菜里的辣椒,它们散发出一股浓香,引诱着我的胃。“不吃辣椒就不革命”是我们湖南人的特点,鸡鸭鱼肉,没有哪样菜里头是没有辣椒的。最让我感动的是:家嫂端上来一碗用自家种辣椒晒干之后熬成红通通的红油辣椒酱和一盘煮红薯。小的时候,我最喜欢的就是:就着辣椒吃煮红薯了,那种红色的感觉一直都藏在心里。这些都是爷爷、奶奶记着的,我以为再也吃不到这么舒服的味道了,可是家嫂就站在我的身旁,用希冀的眼光、愉快的表情鼓励我多吃一点,伴着热泪和感动我拿起了红薯磨上辣椒酱,将它们送入口中,一股浓浓的亲情厚厚地将我包裹。

    吃完饭后,搬了几把椅子,坐在家门口纳凉。多年不见的我们,聊着我们各自的变迁和彼此的心境。这一刻山中的声音只有虫鸣,狗吠,老鼠走过的沙沙声,和我们的寒暄声。这正是“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的意境。劳作一天的人们终于休息了,将这浓浓的情谊带入梦乡,小山村又恢复它的寂静。

    由于假期有限,我们还要继续后面的旅程,在家乡停顿了两天之后,冒着大雨,我们和家乡父老依依不舍地在村口告别。家乡是我们快乐之旅中最美的风景,打扮着我们的旅游路程。汽车渐行渐远,驶过祖祖辈辈居住的小山村,绕过蜿蜒的村道,穿越高速公路,我们返回了长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