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开的声音

半缘修道人 / 著投票加入书签

巴士小说网 www.84txt.com,最快更新半缘修道人文集最新章节!

    96年,我去五指山琼州大学成人部进修,在那里我认识了萍姐。她读中秘,我读中文。我们同一栋教学楼,并同属第二层,位于教学楼的两侧,之间隔着一条长长的走廊。

    她第一次引起我的注意,是开学典礼时,她带着女儿开会。有了家庭,孩子还在读小学,竟然能下定决心来进修,这需要多大的毅力啊!足以证明她对知识是多么地如饥似渴,对文学有一份疯狂的爱恋。(日后,事实也证明我当初的判断)当时,我对她肃然起敬!

    接下来的日子,我们并没有深入交往。我只知她是中秘班的高才生,她也知我是中文班的才女。两个人的共同点是惜时如金,属于拼命三郎。

    我是走读生,每天去上学时,都看见萍姐在教师楼旁边打太极拳。(她住在符老师家,主人已去进修。)当时,我无限感慨,她真是热爱生命。(后来深交才知,非也。)

    97香港回归,我们都参加了征文比赛并获了奖。那晚,她没出席。我也很讨厌抛头露面之事,但身为学生会副主席,不得而为之。(第二年坚决辞掉)散会后,我拿奖金给她。敲了很久,才见伊人款款出来。她又高兴又惊魂未定,以为是半夜鬼敲门。一聊才知,她有失眠症并淡泊利禄。我心中窃喜,原来是同道之人。

    期末,全校评十个先进人物,她荣获此殊。一个中年人跟一群18、19岁的年轻人站在一起,还戴着一朵足以把整个胸部盖住的大红花。我在下面微笑着,此人真求上进,优秀!

    对她的真正认可,是在毕业前夕。因要离开母校了,她买了一大堆东西去探望湖南老乡的龙向洋老师,而龙老师只不过代过她几节课而已。(她把所有的老师都拜访完)很不凑巧,龙老师不在,她又嘱咐我日后一定要帮她打个电话问候一下。当时,我心中暗叹,这厮人情味真浓,是个性情中人。自叹不如。

    她留下电话和地址就回陵水去了。我们的友谊就这样开始了。

    由于大家对医学的无知,偶然的一件事,使她受到了很大的打击。她的生命曾经一度滑向深渊。那时,我常给她打电话又是写信安慰。她偶尔也回信。后来,我惊异地发现,我们俩的优点和缺点竟是如此地相似:都患有刻骨铭心的“脑神经衰弱”、(原来她练剑是为了这个)刚直不阿、酷爱文学、北大是我们今生的缺憾、都是a型、对人生淡泊。

    有一段时间,由于我的生活飘泊不定,她也迁居海口,我们曾中断联系。

    2000新年,我们在海口街头惊喜邂逅。此时,她心情好多了。闲聊中,我告知周国平散文很值得一读。她说,方便的话,请寄给她看看。过年后,大姐去海口办事,我托她帮我拿此书给萍姐。那时,萍姐刚去海口,暂时还没找到工作,每天都去图书馆。大姐跟她没碰着面,叫人帮忙转交。

    她看完后,又从邮局给我寄了回来。当时,我感叹她活得太认真了。我曾一再告诫,别再回寄,不然的话,邮费都比书贵了。她在信中说:我好比是一颗太阳,在她的心中冉冉升起,照亮了她的整个生命。读到这,我很汗颜,也有点诚惶诚恐,担心深交之后会令她失望。

    程幼华老师原是重庆某高校附中的副校长。退休后来海南支教。这是一位高度敬业的老师,改作业时,连标点符号都不放过。她工作十年,因爱人瘫痪,就辞职了。我一直很想去看望她,但因生活有很多的波折,打算待心情好些才去,没想到她已回重庆了。我很后悔。后来告知萍姐,她在电话的那端惊呼:为什么不早说,好得让她在海口买机票送行(她仍在失业)。听了之后,我更没法原谅自己。自己一直是程老师最欣赏和厚爱的学生,在班里,她的电话只给我一人。而我这学生竟是如此的寡情。

    2003年5月,我告知萍姐沈淑芳老师调回广东,现回来办手续。她又一再嘱咐我一定要联系上沈老师请她路经海口时,去她那玩。沈老师教过我,倒没教过她,不过是老乡而已。后来,沈老师在萍姐那逗留了几天。当然,以萍姐的为人肯定是厚待了。

    2004新年的某个星期五晚上,朋友告诉,论文的时间可以再延长几天。于是我连夜奋笔疾书写完,次日就从省汽快车邮寄过去。通知萍姐11点半左右到西站去取。真不凑巧,那天班车误点了,到13:15才到达。而萍姐才11点就去守候了,取到邮件后,随便就地买了一份快餐充饥。她三下五除二吃完后,又马不停蹄地直奔鉴定论文的地方去了。由于是周末,没人上班,幸亏遇上了以前的恩师带路,七转八拐地才找到当事人,把论文费给交上了。

    由于仓促,我的论文的质量不够达标,萍姐当场帮我修改,完了之后又拿去排版。待完毕,已是深夜0点多了。孤家寡人坐了一小时的出租车才到回家。

    第二天,又把论文送去。并且在那边应酬了一整天。我急着要,必须在星期三之前送到我的手中。不然,逾期自误,得等到明年了。

    当晚,她一边在做骨质增生的理疗,一边给我打电话报喜。身体的透支害她的老毛病复发了,我很内疚。她却在那边谈笑风生地安慰我:“没事,明天没人帮你带论文回去,那我就送去,顺便看看你这个老友。”有朋如此,君复何求?我的泪一下子滚了出来。

    还算幸运,第二天,刚好有个熟人从海口归来就帮了此忙。

    三月份,在美国待了几年的著名的医学专家齐国力来海口健康讲座。萍姐每天都极积去听,不是为了她,而是为了我这个百病缠身的朋友。她整整听了一个星期,然后特意加了挂号给我寄回了一本讲座知识,命令我多喝绿茶,可以防癌,少喝苦丁茶,那会令身体更虚寒。拿着信件,我感慨无限。

    四月份,我去海口探望她。坐公共汽车,售票只需2元钱。我有散钱,她不给我付,硬逼售票员给她找回98元。我实在拗不过她。

    临走之夜,我假惺惺地帮她算命,然后把500块钱放在了她的手心。她的脸色一下子变得铁青:“这是什么意思?”“谢谢你上次帮我交论文的审稿费。”“这是绝交费吧?”她甩在床上,头也不回就到她的卧室去了。我感觉她是认真的,心里想:“那就算了吧。”但一想到她一直在失业,我于心不忍,第二天临走前,还是把钱压在了枕头下。没想到,我这一举动却大大伤害了她的自尊心。我低估了她,她本是山川日月之精华,我怎能以世间俗人的眼光来衡量她呢?那简直是亵渎了我们的友谊。难怪她从此不再理我,我活该。(过后,她拿那笔钱在大商场给我买了一条檀红的皮风衣,托人带回。)

    “五一”我给她拨了很多电话,都没人接,但有来电显示呀。我不相信,一直锲而不舍地拨,终于有一天她接了。我高兴地大叫:“萍姐,我找你好”没想到她硬梆梆地甩来一句:“有事吗?我要睡觉。”那一瞬间,我如同被电击了一般,傻了。随即而来的是冷,好比寒冬腊月时掉进了冰窟窿里——成了冰柱。

    五月份,学校派我去海口学习新课程。我想她的气可能消了吧?于是我又满怀激情地给她拔电话:“萍姐,我已在海口了,今晚去看望你。”“今晚,我没空。”“那明天吧?”我变得怯怯的。“到时再说吧。”我拿着电话说不出话来。要是以往,她会在那边大呼小叫,并立马跑过来把我接过去。

    在学习的那几天,我的心情败坏极了。因宿舍太吵,晚上我就回大姐家睡。每每汽车经过海府二横路口时,我总会情不自禁地向她家方向望去。我心中无限悲凉,无限剧痛,像有一把镰刀在不停地割我的心。临走前,我已没勇气跟她打招呼。我经常在夜深人静之时,回想萍姐对我的种种帮助与呵护,眼泪就会不知不觉地滑落。我知道自己割舍不下她,心中明白像她这样富有人情味的朋友下辈子是提着灯笼也找不着的了。痛定思痛,于是我决心把她寻找回来,不然,将是我人生一笔巨富的损失。

    我已不敢打电话,改变策略,给她写信。第一封是普通的挂号信,过后,又觉得不妥。于是,改为全球特快专递,每封24元,情谊无价。她没回信,在我意料之中,我也不奢望,只愿她能消消气。

    八月份,我给她拨了个电话。问她现在都看哪些书籍?她说已搁下很长一段时间了,对什么都感到乏味。那是一个嗜书如命的人,不看,一定是生命受伤了。我不也如此吗?也许久不曾动过书本。我没谈过恋爱,但我想,失恋也不过如此而罢了。挂上电话,我不知自己为何热泪狂奔。

    九月份,就在我的心悲凉到极点时,她给我拨来了电话。那一刻,我竟激动得手在不停地擅抖,泪汹涌而出。

    我们的友谊又恢复如初。

    上个星期我接到萍姐的电话,说好久没看到我这个老友了,想知本人是否比黄花瘦?我们相约待我放假后一起去爬五指山。

    台湾著名作家张晓风说:“有一种花,你没看见,却笃信它存在。有一种声音,你没有听见,却自知你了解。”

    而萍姐不但让我看到了那一种花,还让我听见了花开的声音。

    岁月极美,在于春花、秋月、夏日、冬雪的必然流逝。

    人生极美,在于滚滚红尘中能拥有几个至情至性的朋友。

    我得,我幸。“让我俯首感谢所有星球的相助让我与你相遇”(席慕蓉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