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规矩古怪

风乱野 / 著投票加入书签

巴士小说网 www.84txt.com,最快更新风过野最新章节!

    的确,正如老万说的那样,人命往往是不值钱的。

    那些犯人天不亮就开始劳作,直到天黑得看不见了才收工。一天就几个窝头,两碗糊糊。

    窝头糊糊都是搜刮肠胃的东西,一会儿便溜得干干净净,那肚肠哪里饱过。

    这本就是个弱肉强食的世界,自然为了让肚子饱一些就有抢夺的事情发生,而且不少。

    这里的军爷有些古怪,囚犯们也知道这里的规则,只抢一点那些军汉视而不见,抢多了可是要管的。

    鞭子不留情,敢抢两个窝头试试。

    长官可是得罪不起的,长官自有用意,应该是也多少给人家留些保命的食儿。

    自从韩远到得这里就没有吃饱过,本来那些食物就不够吃,何况每顿还得让阮老大抢走一个窝头。

    犯人以队建制,每队三十来人。

    每一个队里都有一个队长,这个队里虽然阮老大不是队长,但似乎更多的人听他的,而真正的队长身边只有五六个人。

    队长他们是冷眼看阮老大那一伙,似乎采取的态度就是,只要你不欺负我,我也不干涉你。

    韩远既不是队长那边的人也不是阮老大的人。

    他只是埋头干自己的活儿,即便窝头被阮老大抢走他也忍气吞声,还好。他不会全都抢走,总还不至于饿死。

    凡事多忍着些。

    也还好,到得这里半年多,眼见着死了不少人也就草草的在山里随便捡个地埋了。

    庆幸自己体格还算好,只不知又能熬多长时间,能不能回去,能不能见到老婆,还有那已该出世了的孩子。

    韩远选择了忍,他几乎不跟人接触不和人说话。

    直到一个多月前,他才算是在这里有一个朋友。

    那个人是两个月前来的,也是一个不爱说话的人。他常常把自己的窝头儿掰半个给韩远,走过来也不说话,掰半个窝头放到韩远手里。

    韩远奇怪,他为何给我半个窝头,阮老大为何不抢这个新来的,况且这个新来的看起来不强壮更不凶恶。

    那是个中等身材,面白无须看不出年龄的人,还有些孺雅有些秀气,象个书生。

    一次,韩远把它半个窝头推回去,兄台,谢了,我的给人夺了去,怎有脸受你救济,却让你挨饿。

    我吃不了,这些够了,那人又把那半个窝头放到韩远碗里。

    每天就这些东西,兄台怎能不饿。

    那人笑笑,是啊,就这些东西,我若是饿兄弟你也会饿,怎任由他抢去。

    兄台,到得这里,凡事忍着。

    这世上,不是你给了,别人就能满足的,那人又是笑笑。

    对犯人的管理并不是太严格,只要你干活儿时出力就好。至于吃饭时坐一起说说话是没人管的,只要不大喊大叫就行。

    韩远总是坐在自己挖土的地方吃,那个人挖土的地儿挨着韩远的地儿,他过来说话是很正常的事。

    兄台,为何把你的饭给我。

    那人又是笑笑,在下尤承之,也是翠城来的。

    那人看着韩远,我知道小兄弟,你叫韩远。

    兄台如何知道我。

    那人又是笑笑,只因说了几句话就发配到这里,翠城谁人不知道。

    韩远低下头,自己因嘴惹祸,这话,是再不能乱说的。

    这人,也不是轻易就能信的。

    阮老大还是抢他的窝头,那个叫尤承之的还是掰半个窝头给他。

    虽然他不说话,但尤承之偶尔坐下来和他说话。

    兄弟,这几日我嘴里总是泛酸,这饭一直是这样么。

    这个,似乎可以回答。自我来这里半年,一直是这样的,韩远答,心里想我这只说得实话,明摆在这里的,应该惹不了什么祸。

    干这么重的活,吃这样的饭,恐怕迟早死在这里,尤承之冷笑了一下。

    这话,韩远不敢接。

    我看前几天又来了一些人,那送人来的军士也带走了几个人。

    韩远只嗯了一声。

    从五队带走的两个我倒见过,也是翠城来的,一个叫郝能,是捕头,另一个也象是捕房里的人。

    韩远没有吭声,但很想知道下文。

    前一阵子那个和人发生口角,我见那郝能护着他那兄弟,把那几个打得不轻。

    韩远不吭声,耳朵却细细听着。

    我想若是责罚的话,也用不着带到别处去挨鞭子,就是砍头无非也是在这里就地一刀,你看这里不断死人,也不就是随便埋了,就是换个地方劳役,也想不出还有比这苦的地方。

    或许是拿到别处处罚,让人都看看,韩远顺口说道。说完话心里便后悔,这嘴!

    尤承之笑,到哪里,就是看看也是叫这里的人看,也是震慑这里的人。

    尤承之又苦笑一下,到得哪里总还有些希望,若是在这里,兄弟你觉得能熬多久,一年?两年?我觉得,迟早是死。

    难道他想逃?韩远再不敢接话。

    象是猜到了他的心思,尤承之笑笑,这犯法的事是不能做的,我只是想郝能去的地方总比这里强。

    韩远不明白,那个郝能能去哪里。

    他不敢接话,但他一直感激尤承之,没有那半个窝头,他会更饿。

    他更感激那个小士兵,他知道这里的规矩,有军士出头,阮大头绝不敢再抢。

    阮大头确实再没有抢他的窝头,韩远也再不用尤承之的施舍,而且属于自己的那份回来了,每顿饭比以前还多了半个窝头。

    可就这样,肚子还是填不饱,酸水还是往上泛。

    是啊,这样的劳役,这样的饭,能熬多久,一年?两年?甚或十年,二十年?

    即便能熬到死,可又能见到那已该出世还没见过的孩子吗!

    也许,郝能真的是朝着希望去了。

    又挖了两座山,又填了两处平缓地,队伍再向前移。

    几天里,韩远都看到那个为他抱打不平的小伙夫在爬山。

    吃饭的时侯,尤承之又走了过来。

    兄弟,你小心些,天凉了,我看这几日阮老大总盯着你的棉袍。

    半个月前,韩远和尤承之都收到了家里送来的棉袍。

    不是每个人都有棉袍,这个队里,也只有十来个人有。

    至于军里发放给这些犯人的冬衣,比那夏衣厚不了多少,虽然尤承之和韩远的都还没拿到手,但见过那些老犯人的,破洞里薄薄一层棉絮,很多人往里面塞干草。

    军里发的根本就算不上棉袍。

    现在的天气,白天是用不着棉袍的,但晚上就不一样了,窑洞里没炕更没火盆,只一些干草,都想办法弄一些破麻袋当被盖。

    有棉袍的直让人羡慕,嫉妒,甚至恨。

    有新棉袍的只有尤承之和韩远两个,其他人的即破又旧。

    队长那伙人里有三件棉袍,他们挤在一处睡,一齐紧巴巴盖着那三件棉袍。

    阮老大那伙人也有三件棉袍,但他们十来个人,就是挤一块儿也无法都盖住,何况阮老大一人盖了一件。

    但好象那棉袍并不是阮老大的,天还热时,那棉袍一直在他“兄弟”脑袋下当枕头。

    他盖着兄弟的棉袍,却让兄弟受冻,而一个窑洞里又有两件扎眼的新棉袍,还是一人一件盖着,这老大是不是便显得无能了,是不是有些不“义气”了,是不是老大的脸面有些搁不下了。

    尤承之很少见地叹了口气,没这棉袍,恐怕冬天难熬得过去。

    尤承之又冷哼一声,这棉袍值不了多少钱,但能到得这里,不知经了多少人的手打通了多少关节,不知家里人费了多少心,怎又能轻易给了人。

    我想不会吧,尤承之吭哧道,前几日那小军打了他。

    尤承之笑,兄弟,我想这里的规矩你比我清楚,毕竟管我们的是军士,不是那个有侠气的小伙夫。把你的饭全抢了,那些军士会管,但只抢一个窝头时,便没人管,这里的规矩古怪。我想他不敢抢你饭了,但未必不会来抢你的衣。

    韩远心里犯起了嘀咕,却又想到,尤承之不也有新棉袍嘛。

    兄台,你也小心。

    尤承之又是笑笑,属于我的我不会给别人。

    停了停,尤承之两眼看着远处,确切地说,是不会给不该给的人,我给过,但事实告诉我,不该给的是不能给的。

    说完这些,他的眼睛仍然望着远处。

    但远处,也还只有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