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札记四

北方的雪狼 / 著投票加入书签

巴士小说网 www.84txt.com,最快更新北方的雪狼文集最新章节!

    (一)

    我曾经向一个文学院的好友重点推荐曾是刀客的其血玄黄,并要求他写一个书评,那时希望他读后的感觉是否和我一样。时间过了一个多月,他给我的答复,有点吃惊。“这是一部好小说”他思考了一会儿“在当今校园文学,爱情小说充斥我们的眼球,以无病呻吟的方式向我们出售颓废的思想,他的小说就像是一支清醒剂,在叙述与叙述之间反思、定位,给人一种视野上的冲击,灵魂的不断升华。”对于他,特别是他的书评,我一向十分喜欢,一针见血毫不吹捧的语言让我受益无穷。可是,这次他没有答应我的要求,说等作者修改后再写他的感受。然而,就是上面的一小段,我认识到我们的观点是一致,这是一部好小说,一部值得看下去的小说。

    当然,我在这里没有吹棒,拍马屁的嫌疑。站在我多年读书的立场,至少这是一部我在网络上真正感受最为强烈的小说。其血玄黄所散发出来的许多闪亮点值得我学习。

    (二)

    这是刀兄着力写作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全书分四十五章,如一幅历史画卷,向我们展示了豫西刀客汪洋恣肆的一截历史片断。这部约十六七万字的小说,历经三个多月的写作,难度可以想象。

    对于长篇小说,我个人觉得除了要有丰富的社会阅历,还要有对写作的热情和毅力。短篇小说讲究的是对结构布局、人物刻画、语言叙述和主题立意的明确,相当考验的作者功底,某种程度上的可以说是一种叙述艺术品,而长篇小说就不一样,它以更加博大的内涵关注人性和社会,人的命运,背景的变换,时代的更替在作者这里会突出起来,对结构和语言的把握就成为另外一种标准。

    我聊天的时候,一直问刀兄写作遇到的困难。其实,不用他说,我也可以体会一二。如我在写小站,刚开始写得十分流畅,但随着小说人物命运向前推进,内心世界开始不断质问自己:正在进行的叙述是否值得?而一旦在写作过程中,其中的章节趋于平庸,就开始变得愤怒,怀疑起自己的能力,怀疑起写的小说是否有价值?因而,到后来,放弃对小站写下去的信心。正如刀兄说:“以前我写小说一贯是考虑周全,细节可以考虑到对话的一言一语,从来没有这样过,写了开篇,尚不知如何结尾的。”这难受的时候,得花很多时间来调整自己的呼吸和自己的情绪“这几天一个字也写不出来,可梦里尽是这些演绎的刀光剑影。”

    因而,这部小说的问世,费了作者大量的心血,我们从中读到又是什么呢?

    (三)

    其血玄黄这个题目来源于易经坤上六:“龙战于野,其血玄黄。”而大诗人郭沫若也有对联云:“龙战玄黄弥野血,鸡鸣风雨际天闻。”这部描写于军阀中原大战后到卢沟桥事变的八九年历史,向我们展示了一群土匪在乱世中的不同生活形态,最后在外在的引导和内心的觉悟下,终于走向抗日道路的过程。

    作者在后记中谈到为什么写这部小说。“出于一种对民族强悍无畏精神的呼唤”“我们面对的已经不仅仅是历史,而且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心灵。我们为什么被屠杀?我们为什么会比绵羊还要驯服地任人宰割”“无需强调指出,一直以来我们是个酷爱和平的民族,但反思历史和关注现实的时候,保守、畏缩和隐忍这些民族性格的阴暗面似乎依然令人触目惊心,这种性格使我们民族的创造性受抑制,进取精神被磨灭,反抗强权的意识也愈来愈淡薄!”因此,作者想到刀客,想到了他们身上打抱不平,见义勇为,武艺出众,甘愿自我牺牲以及他们身上所体现的悍不畏死的这股豪侠气质,并试图通过对他们狂放不羁的生活和精神的描写,唤醒民族内心深处曾经一度强悍无匹的精神来。

    因而,一群有血有肉、富有个性的土匪栩栩如生出现在我们的眼前。这些土匪身上,张扬着强壮、粗犷、直率、鲁莽、讲义气、不拘小节的精神特点,他们肆无忌惮的生活在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的豫西大地上。他们真的没心没肝的就将这样生活下去吗?“老刀把子”有一段话真实道出了他们在社会和命运面前宿命般的无奈:“俺一生刀客,既祸害过百姓,又为国家出过大力。俺风风雨雨的险象环生一辈子,就知道当了刀客,你就永远放不下手中的刀了,除非你想被别人给你来个乱刀分尸!这是一生一世的命中注定,你是别无选择的。”

    古往今来,土匪的命运无非两种:一是被巢灭,二是接受招安。那怎么办?听从宿命的安排,像“老刀把子”、二旦那样,继续占山为王,做刀客,还是寻找另外一条道路,突破土匪的必然命运?

    然而,在这部小说的最后,我们看到的是三千土匪抗枪上战场痛击小日本。这样,这部小说的意义,已经不仅是对刀客历史的描写,而是上升到民族的高度,一种对当今社会的批判,一种对人性价值的有力呼唤。

    (四)

    一部好的小说,语言和结构必须处理得十分巧妙。在叙述过程中,必须把人物刻画得淋漓尽致,有跃然纸上、呼之欲出的感觉。小说中出现了众多人物,如“老刀把子”、天纵、二旦、有庆、龙章、冰姑、雷泰、贺有光、宁老七、大肚和尚这些人物,我觉得塑造最成功的有“老刀把子”、二旦、贺有光、宁老七、雷泰和冰姑。

    “老刀把子”这个人物,在文中起着贯穿小说的作用。虽然有陶三这个精明的“军师”但在关键时候,总是自己拿主意,一旦决定,任何人都不得改变。这个传统意义上的刀客,一生经历风风雨雨,深知“枪杆子里出政权”能够很好地保护自己的力量与实力。如在龙章准备投奔红军时“老刀把子”一系列的反应,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懂得运筹帷幄,精明眼光长远的人。然而,历史的车轮总是不断向前“老刀把子”也不能抗拒,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它们朝着不愿看到的局面,把自己经营几十年的老本送到抗日战场。

    二旦是一个很传统意义上的刀客,在他的血肉里突出表现了残暴、贪婪、愚蠢、凶悍、嗜杀的意识,仿佛天生集合了土匪所有应该具有的东西。在他的身上折射出来的东西,一次又一次推翻了我的审美观点。“人恨天不恨,天恨不能混;刀杀短命鬼,火烧没福人。”从他第一次出场到他死亡,这个口号一直在大脑中萦绕。生逢乱世,二旦最终的梦想是像“老刀把子”一样成就一番英雄事业。然而,在历史环境的作用下,悲剧的产生也就不可避免了。

    贺有光这个人物,一直向往着当国军将领,看不起土匪,在抗日战场上是真正的一条好汉。在台儿庄对日作战的硝烟里,悍不畏死。在百万雄狮过长江的大战中,也试图负隅顽抗,最后在大势面前,出于畏惧(他曾经不屑于雷泰而败过),出于“如遇寇仇外患,当披肝沥胆、无畏牺牲!如是阋墙煮豆,何敢言功?”的清醒认识和报恩心里。面对雷泰的喊话,促使他拿起手枪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宁老七却是另外一个值得玩味的人物。这个从刀客出身,但在官与匪之间徘徊的人,始终是一个大难不死的传奇人物。他一次又一次做错生意,他的生死和不幸,同样是对现实社会的有力批判。对利益的贪婪,却不善于投机经营,构成了我们眼前的是一个充满矛盾的有血有肉的刀客。因而,至今我找不到几个合适的词来概括他,只能称之为那个特定时代培育的一个另类怪物。

    雷泰和冰姑作为小说的主角,如果仅仅用一段来说明那是不对的。然而,我想对他们的了解,只有真正深入到小说中才能更加深刻地体会出他们的闪亮点。这篇小说成功吸引我的另一方面,就是因为作者对他们的成功塑造。雷泰,那个刀客,少了土匪的霸气,但聪明、机智、勇敢、讲义气,有一颗善良和充满自觉意识的心,在小说中矛盾起伏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如在洛神寨攻破之后,雷泰“想到自己会是像一条无人理会的野狗那样抛尸在街畔巷口,既使他恼火不已,又使他的脊骨冷飕飕的。他第一次感到在突如其来的狂野之前,个人力量不堪一击的脆弱。”这样的文字,在文中经常出现,对灵魂的拷问具有很强的说服力,更能体现小说的本质。又如他在对待冰姑爱情,对待未来的冷静,使我对雷泰这个刀客充满了佩服。对于冰姑,作者也承认,这是一个理想化的人物。这个女中豪杰,手下训练出来的个个拼命三郎,在攻城破寨的掳掠中,曾一马当先,铁血钢肠,但在对待爱情,对待雷泰身上,表现得十分奇怪的柔情。为了报恩,为了爱情,她可以放弃自己所拥有的东西,不计生死安危,和爱人并肩沙场,共抗强仇。这在现实社会中是很难找原本的。然而,正是这一个理想化的人物,给小说注入的新的活力,成为小说的一道迷人风景线。

    (五)

    小说的结局出乎我的意外,虽然作者一次又一次通过他的笔为结局作铺垫,但没有看到最后,至少没有恍然大悟的感觉。如陶三死前说:“最让俺不放心的是,这几天俺一闭眼睛就看到兄弟人人血肉模糊,想来这并非吉兆!”作者张驰有度自然而然运用的语言,从正面侧面不同角度控制小说的进度,同时也显示出作者不一般的写作功底。

    对于这部小说的评价,雨果兄说:“一个字:好!这是烟雨不可多得的好小说!”寄北说:“似是炉上青烟,无可凭依,却又真实的能闻到辛辣之醇,刀客的小说,原来真的是有光泽的。”老三说:“纵横挥阖,笔触开阔。”这个时候,我想起书剑兄在刀兄的另一篇小说中的评语:“刀客就是刀客!”是的,这部小说的成功,并不在于它在网络上的点击率和人气有多高多旺,而在于真正读进去的人恰当的有益的评价。

    当然,小说也有许多不足的地方。个人觉得语言上还有的章节需要认真地推敲;对生存状态和对精神理想追求之间的度的把握和处理,似乎还不够和谐与完美。同时,对于历史资料的大段罗列,影响了小说整体的原创叙述,关于这一点,刀兄自己也承认:“我曾经一度不假思索的、大量成段的引用了两位先生的考证文字,而在现阶段的修改中虽然我将对它们进行逐一的删减修正,但这些文字所给予我的帮助是深远的,不可磨灭的。”然而我相信,通过作者的努力修改,出现在我们眼前的必定是更加成功的小说。

    (六)

    写到最后,说一些无关主题的话。那就是希望刀兄的这本其血玄黄能早日出版,因为他曾经答应送我一本的。一切在期待中。

    后记:在写作的过程,得到刀兄的大力支持并亲自修改,在此一并表示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