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兵连记事

白丁香 / 著投票加入书签

巴士小说网 www.84txt.com,最快更新白丁香文集最新章节!

    一  剔光头

    到达新兵连第二天,班长拿把推子进来,问谁会理发。有个甘肃兵胆怯着说,我在家理过发。班长说,那就好。也不需要什么发型,理成光头就行了。

    我们都吃了一惊,老天,难道都剔成光葫芦?其实来部队前大家都理过发,但仍然保持着各种发型。现在谁还不留上一头秀发呀!

    有人讨笑着问,班长,能不能不理?

    班长阴沉着脸喝道,新兵蛋子,哪那么多话,叫你干什么就干什么。

    大家再不言语,只默默地为自己的秀发叫屈。再摸一摸吧,一会儿想摸都摸不着了。

    一个新疆兵首先坐下。甘肃兵拿着推子不敢下手,哆哆嗦嗦推了几下还绞住些头发。疼得新疆兵呲牙咧嘴,你会不会理,不会理装什么能?甘肃兵红着脸说,我在家给我弟理过。大家想着他可能是想表现一下,都哄笑起来。班长拿过推子说,光头都不会理吗?真笨。然后他一推子下去,新疆兵的头顶出现一道白沟。他说着,看见没,就这么理。甘肃兵继续拿上推子,推子象割草机一样把新疆兵头发推为平地。只不过有些地方深,有些地方浅。班长说,等理完了再修一修,下一个。

    大家你看我,我看你,都明白在劫难逃,也只好一一坐下,任人“宰割”

    其余的人都在看那个新疆兵,还别说,理了光头也挺不错的。新疆兵被大家看得不好意思,自己摸着头顶,仿佛悼念那些已逝的头发。

    班长说,从老百姓到军人是个大转折。怎么体现出来?光穿军装不行。把头发一去,就是把老百姓的生活抛在脑后了。从今天起你们才算是军人了。

    大家都傻傻地笑着。

    出了门一看,我们这些新兵没有不是光头的。原来这剔光头真是新兵第一课。

    二  整内务

    啥叫内务?当兵前谁也不知道。当兵后才知道原来自己的生活内容叫内务。

    部队有三大条令,其中就有内务条令,就是规定军人生活中怎样办的。从职责,礼节礼貌,一日生活,到规定你该干什么都非常清楚。

    但我们通常说的整内务主要是指整被子。

    我们的被子是由武装部发的,棉套松软,非常暖和。可是到部队第二天晚上,班长就开始教大家整被子,说通俗些就是将被子整成豆腐块状,边角横平竖直。可这么松散的棉花怎么才能让它变成直线呀!第一道工序就是踩。把地板拖干净,将被子三折,人就站在被子上踩。踩被子有一定功夫的,只有将棉花压瓷实,才能让你的被子如折纸片样容易。于是大家无不各显身手,用力去踩,直踩得满头大汗,气喘嘘嘘。然后是将被子再叠成四折,继续踩。大约两个小时间,被子才成形。于是开始慢慢地捏边整理。当然第一次成形的被子不可能四四方方令人满意。看来是功夫不到家,展开来继续踩,直到熄灯。

    从此,整被子成了新兵连早晚必修课。晚上功夫下不到,早上必定做不好。有时候刚把被子整得还算凑合,却到了睡觉的时候,真不忍心破坏自己的“杰作”不是每个人都心灵手巧,必定有笨拙之人。这时只能急成一团,被子却越整越糟糕,免不了受到班长的特殊“关照”有些人会自作聪明,趁班长不在就在被子上沾点水,这样好整多了。可这怎么能逃过班长的“火眼金睛”班长说,你不是想沾水吗,那就到外边雪地上整去吧。早上时常见到有人在屋处雪地上整被子,一看就知道是班长从窗子里扔出来的。没办法,这内务标准是影响到班集体荣誉的事。当兵都要过这一关,不是光在新兵连,而是整到复员回家。

    这可真叫在许多人为难。有谁在家里边管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只想参军就是保家卫国,谁知每天都是这些小事。真是和当初想象中军营相隔甚远。不过到部队就学到了一句至理名言: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不过,我们对另一句话更当成至理名言:多干活,少说活。这可是一茬茬老兵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啊!

    三  走路

    实在没有想到,活了十八九岁的小伙子竟然不会走路了。

    班长喊向左转,却来了个向右;喊迈左脚,右脚却不由自主地迈出去,手臂竟忘记了摆动。有时候还会同手同脚走路。

    现在给你说,怎么你都不相信。但只要问当过兵的人,谁没有过这种经历呢?

    部队规定了三种步法:齐步,跑步,正步。

    这齐步、跑步和平时走路差不了多少,只有这正步不知道怎样走。其实不是想象的那回事,当班长在队列前面讲述动作要领时,人都快变傻了。不知道手臂怎样摆才是距离扣子十公分,脚怎样迈出去才刚好是七十五公分。手臂和腿脚机械地运动,都快成了机器人。在原地无数次地重复这个动作,总不得要领。就想龙生九种,人才各异,这么多人的动作怎么能做成一个动作。但既然老兵能做到,说明还是训练的结果。才明白往昔在影视里看到的军人整齐的步伐多么不容易。

    跑步要领依然难以掌握。谁不会跑?从小到大,刚学会走的孩子就知道跑。可是一旦规定你听到口令后向前跃出七十五公分时,你就不知道该怎样跑了。有的成了单腿跳,有的跃出很远,有的忘掉了胳膊怎样动。跑步时规定小臂带动大臂前后运动,这个姿势真还不容易练。因为没当兵时谁还管它跑步姿势,跑得快就行了。但现在不行,要讲究动作要领。于是做成了敲鼓的动作——两个拳头上下敲打,还真象两只鼓锤。样子要多难看有多难看。

    正步就更难了。大家都知道大阅兵时,军人昂首挺胸,以整齐的步伐向前行进。但到了自己可不行了,仿佛身子不是自己的,手脚都不听使唤。腿脚无力的,把腿但出来,在脚尖挂半块砖。时间久了,自然会练出来。因此,我们把这冰天雪地,当成天安门广场,想象自己是在受主席检阅,这样就会有使不完的劲了。

    学完三种步法,走路的确和老百姓不同了。上街也沾沾自喜,感到无比自豪。但和老兵比还差远了,那不是军衔的区别。一看走路,就知道你是新兵老兵。看样子这走路中的学问还真不少啊!

    四  紧急集合

    当兵最难忘的事就是紧急集合了。

    当你正在沉醉于甜蜜的梦乡之时,突然一阵急促的哨音将你唤醒——有敌人来侵犯了。于是你以最快的速度,把衣服穿好,背包上肩,跑出宿舍集合。

    第一次紧急集合时,我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因为白天训练强度大,沾床就能入睡。突然听到床铺有很响的声音,猛然醒来。黑暗中只见其他人都在迅速起床。我一惊,想起班长说过的紧急集合,赶紧穿衣叠被。黑暗中找不到衣服(因为是通铺),急得乱摸。班长低声说着,别出声,别出声。终于在别人地方抓到一件衣服,迅速穿上。将被子叠起来用被包绳打起。等跑出宿舍已是最后一名。班长看了下时间,又让我们回到宿舍。点了蜡烛,检查我们的被包。真是打得千奇百怪,五花八门。有的被班长轻轻一拽就散落在地。

    班长严厉地总结,全班紧急集合完毕用了三分二十九秒。如果敌人打来,你们这个迅速只能当炮灰。还有被包打不过关,如果急行军,被包散了还怎么跑?

    我们都在暗自下决心,在以后的训练中一定会迅速完成。

    上床后才发现,不知多少人穿错了衣服。大家都心照不宣,只能在被窝内自己偷着笑了。不过以后睡觉时,衣服放得都整齐,省得再犯类似错误。

    新兵连的晚上,紧急集合是必不可少的课目。但还得看班长的情绪,情绪好了我们睡个安稳觉,情绪不好我们就跟着倒霉了。

    不过,我们的集合迅速越来越快。于是,再紧急集合,就一起训练急行军。有的人体质差一些,长跑不适应。跑不多远就跑不动了,但不能停。这是班集体,落下谁能行?你不想跑,他不想跑,谁还跑?所以,落在后面的,不免被班长、副班长拉着跑。这其中滋味只有身临其境才能体会到呀!不过都是年轻人,再苦再累,睡上一觉也就没什么。

    记得有一次全连进行紧急集合,最先跑出去的人把鞋子给踢乱了。这下可好,大家都找不到自己的鞋子,只好随便捡一双穿上。但有的脚大,有的脚小,所以跑出去不远,脚的痛苦只有自己品味去了。回来后,大家都叫苦连天。一个甘肃兵说,你们还说什么,你们看我。大家一看,原来他没找到鞋,只穿着袜子跑了五公里。大家都笑起来了。

    五  枪的诱惑

    想起来,对枪的感情由来已久。男孩子,谁在小时候没有玩过玩具枪呢?

    因为生在农家,城里买的玩具枪自是与我无缘。小时候,学别的伙伴用纸叠一把盒子枪。象抗日电影里的八路军,把枪别在腰上,随时拔出来瞄准某个地方,口中发出“叭、叭”的枪声。不过纸做的枪毕竟太假,于是让哥哥用木头削一把手枪。这可比纸做的威风多了。

    在新兵连老不见枪,就纳闷,现在当兵怎么光是学走路,不见打枪。这算当什么兵?可想而知,当把枪发到手里时的激动心情。

    我们训练的是五六式冲锋枪。班长首先教我们擦枪,当他把冲锋枪大卸八块拆开后,我们才觉得枪并不神秘。这么个铁家伙怎么就能要人命呢?

    然后训练瞄准。瞄准是射击最重要的环节,瞄不准,也就打不准,这谁都知道。可我们却是在雪地上一趴一天,就这样趴了二十天左右。每天将靶纸立在百米之外,我们一字排开,进行瞄准。三点一线,就是标尺、准星、靶子在一线。班长说,准星上沿对准靶子中心十环下沿一火柴棒的距离,子弹出去才能射靶心。我们每天就按他说的办法训练,目不转睛的、聚精会神的、全神贯注的进行瞄准。这“一火柴棒的距离”可是宝贵经验,所以铭刻在心。刚开始,大家劲头十足,都很兴奋。每天都按照班长的要领瞄准。但一天天过去,不免心烦。每天对着个空靶子,瞄来瞄去有什么意思。加上趴在雪地上,身下一片冰冷,到收课时间站起来,雪地上留下一个人体印子。班长看我们对射击有些轻视,说,你们别小看这基础训练,哪个神枪手不是从这一步开始的?到实弹考核时,你们谁能保证打得好?

    真正到了实弹射击的那一天,我们都很激动。想着训练了这么长时间的瞄准,应该不成问题,争取打个优秀出来。到了靶场,却有些害怕,唯恐自己打不好。待命时听到枪声产生疑惑,这枪声不象影视里听到的那样清脆,显得有些沉闷。才知道真正的打仗和影视里的还有很大差距。

    轮到自己打了,紧张得心跳加速。枪都端不稳。我始终打不到那“一火柴棒距离”枪口乱晃。瞄了半天都不敢抠扳机。闭着眼打了一枪,枪托产生很大的后坐力,把我吓了一跳。前面报靶,是六环。总算上靶了。于是后面的也打了出去。最后得分为良好。也算是没有辜负二十天的训练呀!

    我心里乐开了花——我会打枪了,我成为真正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