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乐家庭串烧歌

butty / 著投票加入书签

巴士小说网 www.84txt.com,最快更新butty文集最新章节!

    there are five persons in my family。

    外公今年82岁,身体比较健康,能吃能睡,脑筋活络,时不时蹦出几句经典,能让你开怀大笑。

    外公祖上一直做着生意,那时候是富裕的。外公只念过三年私塾,却是那个时期的宠儿,因为他有口算、心算的本领,相当的有技巧,给出算术题立刻能得到答案,算盘也打得很溜。基于他的家业,基于他的特长,外公14岁被选到国营企业当了一名售货员,吃的是皇粮,户口也是非农业,完全脱离拿锄头、镰刀的日子。听外公讲当时的生活真是惬意,坐在三尺柜台里,悠哉的看外面打着号子挑担的人来人往,听吱吱嘎嘎推着独轮车的车来车往,每天能做的就是把货物盘点清楚,屋子收拾干净,随手拿鸡毛掸把柜台扫了一遍又一遍,用水把门口的道路冲洗得不留一点泥巴。没有生意的时候,脚翘着躺在藤椅上哼哼小曲,领导也说了“你的任务只要你‘一口清’。”

    外公60岁退休,一下子闲下来很不习惯。于是开始做“二道贩子”贩草纸、贩酒瓶、贩粉丝、贩黄酒,所有能赚钱的他都尝试着做,不怕辛苦。他的口头禅“钱是个好东西!”几番折腾,最终确定还是干老本行,自己卖布匹,这时外公已经63岁了。于是家里人也跟着忙碌,踩点、进货,领取相关的营业执照,一切就绪,支张长条桌子,各种布匹归类摆放,开张吧!外公很有生意头脑,有超前感觉,他把营业点定在邻边的小镇,那里还没有产生竞争,当时卖布的人不多。果然,当外公赚了一些钱后,周围的人也开始忙活了。外公就更加不敢怠慢,一大把年纪的时候,妈妈帮他把钱缝在里裤里,和年轻的叔叔一起去浙江、杭州进货,适应需要,满足人们日益渐涨的审美需求。

    外公是大好人。记得一次,外公把布匹捆绑到自行车后座准备出门,下雨了。外婆和妈妈都劝他今天生意不做了,可外公坐立不安的,等到雨小后,还是出门了。就是那天,外公被汽车撞了。下坡的时候,被汽车碰到布匹一角“咕噜噜”往前冲,摔下来后脑勺着地,当时还算清醒,他竟然让肇事者走了,没有让他们先送医院。因为司机下车很客气的道歉,并且说了自己的难处,外公就说“我没事,还能说话,你们走吧,年轻人工作的饭碗要紧。”外公什么要求也没有,司机倒坚持给了外公二十元钱,那是91年。现在外公一咳嗽,脑神经就隐隐作痛,还好没有大碍。

    外公很重情。99年外婆去世,深夜从医院拉回来后,外公对着外婆没有呼吸的身体使劲的连续扇自己耳光,拦都拦不住,哭着喊“我对不起你!”外婆经常小毛病不断,这次同样没有当成严重的来处理,家里有急救的药,妈妈下班回来发现不对劲送医院已经晚了。外公太依赖外婆,什么事情不用操心,洗澡的衣服都是外婆帮着准备好,外公就是抢着帮外婆干家务活,淘米、洗菜、烧火、扫地,或者没事的时候一起玩桥牌,一起聊天等妈妈回来吃饭。忽然少了伴,很长时间外公才缓过神。

    老年的外公很可爱,有时妈妈太忙,外公不好意思麻烦女儿,一回对着被子发楞“被套这么小的洞口,被子怎么进去啊?”真是把妈妈笑晕。外公不服老,不知老,偶尔倔强,趁着妈妈不注意偷偷的骑自行车出门,其实路程真的很近,外公说他喜欢骑车,省事。没办法,老小孩!

    现在外公了不得,会烧饭,会做菜,屋里屋外的收拾,减轻妈妈的劳累。女儿、父亲互相心疼着。

    外公有了妈,生命的传递妙不可言。

    妈妈

    妈妈今年52岁,经常偏头痛,还在努力。妈妈在农村信用社工作,改革后,社里给你一定的经济指标,自己去完成,然后提成,所以长期在外面跑,人际关系很不错,三个月完成460万的存款。因为这样,附近一家人寿保险公司的经理找到她,让她推销保险,妈妈一开始犹豫着不想干,后来还是没能拒绝别人的好意邀请。现在硬着头皮学习,学会了五笔字根,在学推销窍门,学相关的理论知识,然后参加考试取资质证书。我说“妈妈不要拼命了,我养你。”“不,习惯了忙碌,突然停下来会生病。再说,花自己的钱得意。”家有勤奋的老妈,精神影响我了。人到中年的好奇和稳健,乐于、勇于接受新事物,让我同样不敢松懈。

    妈妈认识了爸爸,爱情的力量美丽如歌。

    爸爸

    爸爸今年54岁,岁月的痕迹还没有在他脸上留下沧桑,一个冷漠缺乏热情的美男子,我不记得爸爸会笑。奶奶似乎一口气生养了十个子女,家里很穷。爸爸蹬着破自行车,车把上挂着草鞋,一路吆喝着到妈妈的村子里叫卖,年轻时的爸爸更帅,被外婆瞄上了。后来,成了张家倒插门的女婿。说不清楚对于爸爸的感觉,因为从小的相处很少,爸爸部队转业后在一直外面工作。部队的磨练让他的性格说一不二,冷酷,自小对于自己的挨打,记忆清晰,身体敏感、哆嗦。考试不好,打;不听话,打;调皮捣蛋,打;说谎,打。急了我会说“你回你们家去,不要你住在我们家。”妈妈安慰说“挨自己父母打,不要怕丑。吃一堑,长一智。”可记忆中的疼痛常常令我难以释怀,还因为我是个女儿,不管怎样,父精母血的养护,仍然感恩。亲情是个难以解说的缘,惜缘!

    爸爸妈妈有了我和弟弟,生命的接力生生不息。

    弟弟和我

    我,有一份可以养活自己的工作。常常静坐,常常锁眉,常常叹息。也许生活就是这样的无常,前进中领悟生命的具体和微妙的转变。

    弟弟,高中生,给压力就反弹的年纪。我们观望,看着他一步步的成长、收获。

    家,永远是游子心心念念的巢。所有伤感的泪水、快乐的笑容都撒在它博大的容器里。在家里,我只是个孩子,我愿意只是个孩子,我擦干流泪的双眼,朦胧中拥抱亲人的笑意,身体的靠近接触温暖的体温。家,我不敢用诗意的语言线描,怕惊扰了那份浅层的纯朴,只是眼观鼻,鼻观心“润物细无声”般纯净、静谧。炊烟袅袅的人家,热气腾腾的人家,牵着我轻快的梦中回乡的脚步。家里每个成员都是灵动的符号,顿号、逗号加叹号串起飞扬的“我爱我家”的主旋律,在岁月的音符中翩跹,留下阵阵余香。

    2004年8月13日23:58,想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