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

巴门尼德 / 著投票加入书签

巴士小说网 www.84txt.com,最快更新巴门尼德文集最新章节!

    总觉得现实生活中的某些“至理名言”有些出入,有些很难让人接受得心安理得,也不知道制造“至理名言:的名人有没有想过后人不尊者的感受,也许他们从来就理所当然地把它奉为名言。

    “人生来就是平等”在中国似乎用得很多,看上去似乎是一句经典名句,我看那是上帝抚平弱食者创伤心灵的一句虚辞。不错,每个人生下来都是人类世界中的一员,难道这就平等了吗?也许你出生在中国,也许你出生在外国;也许你出生在发展中国家,也许你出生在发达国家;也许你正从被动挨打的伊拉克出生,也许你正从盛气凌人的美国出生;也许你出生在富翁的家庭里,也许你出生在贫困生活拮据的家庭里。这难道是平等吗?不错,哲学上认为:内因是是事物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有人规定了外因就不能构成不平等的条件吗?稍有明智的人,就能戳穿这名言的阴谋。也许在街上行乞衣裳褴褛的孤儿是未来的什么“家”但由于外部条件的限制,说白点就是出生的不幸,使他失去了和正常人同等受教育的机会,也许他也有“爱因斯坦”似的头脑,可上帝只会告诉他把他的头脑用在如何博得别人的同情吧!

    面对这种街道多处能见的让人心酸的景象,你能做到做无动于衷吗?不错,也许幸运的是你不是那孤儿。身临其境我相信聪明的你对那句名言可能理解更透彻些。

    对于“职业没有贵贱之分,只有社会分工的不同。”我就更不能理解了,这句话本身就有出入。职业没有贵贱之分,只有社会分工的不同,社会分工是谁造成的 ,难道是不同职业者自己志愿选择的吗?如果是这样就好了,难道那些贫困的农民和下岗工人甘愿作为贫困对象接受恩赐。很明显社会分工的不同本身就有贵贱的因素在里面。我相信出此名言的人的初衷,是希望现实是这样的。可实践大于雄辩,现状足以让你无话可说。世界在变,中国也在变,而且变得更加富强。可现实的中国的确有职业的贵贱之分,谁都知道中国的农民处于社会的最底层,也就是处于贱的位置,我承认现在的中国的确有很多富裕的农村,比如“华西村”、“南街村”就是典型。可大多数的中国农民还是生活得不太容易,也就是活得很辛酸。也许生活在富裕家庭的人从来就懒得想象贫困人家的生活,为了生活,一家之主可能要整年在外做苦工成为农民工,这苦工就足以证明贱的位置。做个农民也罢了,可社会上对农民的态度又如何呢?一个人见识浅可以被所谓高智商者光明正大地称呼其为“农民”一个进城打工的人也可以被城里中上阶层称之为“农民”我在大学教授讲授的课堂里就听过这样的谆谆教导:我是不屑与农民打交道的,跟他们交谈似乎是就是“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这样的情况可不是支流。一个歌星我是如何也想象不出会和一个贫困的农民结婚,面对歌星和农民这两种职业,我相信你是知道任何选择的。一个歌星就凭一首歌、一场演出就足以让一个普通农民过一生,大多数农民一年所付出的汗水最多也就能赚几千快,还要交纳所谓的税。我真不明白同样作为商品,同样遵循价值规律,为什么价值却如此之悬殊,这也许就是“名人效应”吧!天天喊消减两极分化,国家对歌星、影星又做了些什么,一个“刘晓庆”又能任何,我的心在流泪,国家为什么不对他们的个人所得税高之又高呢!他们是富裕的太容易了,我相信歌曲电影对现实精神世界的影响,可没有粮食我相信我包括任何人都不会在这里大发议论。以小见大,一个侧面相信你也感觉到了所谓的贵与贱。

    理论来源于实践,理论有待于在实践中得到检验。既然现实中许多的“至理名言”经不起实践的考验,我们就有理由称之为“谬误”现实中还有很多戴着伪面具的“格言”有待我们去揭开她们的神秘面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