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借冲喜监台设御宴,埋火药炮炸众功臣

石砚 / 著投票加入书签

巴士小说网 www.84txt.com,最快更新段家女将(帝国结部)最新章节!

    却说祁皇后在朝堂问起吴真子治病之事。

    吴真子道:“前者,皇上派兵南出镇南关,灭了南岭蛮族,族灭妇孺八万余人。这些妇孺阴魂不散,日夜在梦中纠缠皇上,皇上受其惊吓,故而得病。只要在午门前筑一座鉴台,再设下御宴,大宴开国功臣冲喜。自古道邪不胜正,那些老臣都是盖世英雄,一身正气,南岭阴魂皆为老弱妇孺,不敢正视,自然要逃离紫禁城,那时节,再替她们作些法事,超度亡灵,使她们孤魂有依,或都早得脱生,便不再闹,皇上的病也可无药而愈。”

    “这个不难,不知这台要怎生造法?”

    “贫道这里早已画下图样尺寸,娘娘只消派人监造即可。这里还有两道灵符,一道于安于基石之中,另一道于建成之后安于最高处便可。”

    说完,老道拿出一副图、两道符来交与祁后。

    祁后又问:“不知何人可以担督造之任?”

    “陶丞相女中英豪,上应星相,可担此任。”

    “陶丞相?”祁后转头看着陶秀英。

    “微臣万死不辞。”

    “道长,不知该如何谢你?”

    “无量天尊,方外之人,要那些俗物作什么?贫道不过是顺天应人,为世上作些好事而已,若要言谢,反违了上天本意。贫道这便告辞了。”

    说罢,又念一声道号,转身走了。

    众臣见道人走了,一齐向上叩首替祁后道喜。

    祁后遂下道懿旨,派陶秀英督造鉴台,又叫工部拨银数十万两,还叫把修自己后宫的木料也挪过来给陶秀英,限期两月完工,再传懿旨一道,派八百里驿马分传各地,命诸老臣五十日内到京,替皇上冲喜。

    陶秀英看那鉴台,高有五丈,共分九层,合着九五之尊的意思,底下是砖石基座,上面都是木制结构,从外面看是九重檐,从里面看其实只有三层可用,为什么,因为要照顾里面厅堂的高大,所以只有上面三层,每层外对两重檐,下面虽然分了六层,却两层才对一重檐,人在里面只能弯着腰,都是低矮的木架,用来承重的。架子外面用木板包住,装上屏门,刷漆彩绘,外面看好象是一层,其实根本住不得人。这鉴台反正也不是什么永久的建筑,只要结实好看就行,等宴会开完了,那些木料还要拆下来用在后宫的修缮上。

    陶秀英得了旨意,不敢怠慢,夜以继日,守在工地之上,哪消两个月,便把一座高台筑成。

    此时各路开国功臣也都到了,为皇上冲喜,就是当年的花荣也不敢请假。

    完工之日,祁后前来看了,连夸陶秀英敬业,赏下花红彩缎无数,陶秀英心时也十分高兴,想着皇上病愈,自己又有这桩大功劳,入宫作贵妃的事也就手拿把攥了。

    次日临朝,皇后命钦天监选了大宴群臣的黄道吉日,又要陶秀英监工布置。

    陶秀英十分卖力,直弄到宴会前夜,看看一切妥当,又安排了侍卫守夜,这才回府休息。

    次日一早,陶秀英穿好进服,早早到了午门,看着高台耸立,十分壮观,心中也觉高兴。

    卯时一过,宫中静鞭三响,皇后临朝,陶秀英身为左丞相,领着一朝文武进宫,朝见祁后。

    祁后十分高兴,朝见已毕,发下话来,命陶秀英按事先拟好的座位引众臣上鉴台。

    那鉴台上三层可坐百余人,都是各路开国功臣,王柯、史云青功劳最大,坐在九层楼上,其余依次排列。

    朝中年轻的群臣则别排在午门城楼上就坐,祁后又在后宫设宴,宴请各位诰命夫人,叫冯小玉作监酒。

    那些没资格坐上鉴台的大臣,眼巴巴看着一群老臣步上高台,心中羡慕不己。

    祁皇后亲登鉴台,给众大臣赐酒,陶秀英位列三班之首,又受了祁后称赞,心中更美。

    赐酒毕,祁后又去午门赐酒,然后回后宫去了。

    陶秀英心中高兴,与众老臣推杯换盏,吃了几杯,有个宫中女侍卫打扮的进来在耳边说道:“皇后叫我来说,这里都是男子,丞相在此,他们吃不痛快,叫您寻个机会,去后宫陪着夫人们吃酒。”

    秀英听了道:“正是正是,你去告诉娘娘,我随后便到。”

    等又吃了两巡酒,秀英起身道:“各位大人,我在这里你们吃得不尽兴,我去后宫陪皇后娘娘与各位夫人们吃酒。”便告辞了下楼。

    才进午门,忽听身后一声巨响,惊天动地,秀英回身一看,惊得颜色更变。

    只见那鉴台已经塌倒,陷入一片火海之中,浓烟滚滚,热浪排空。

    陶秀英急忙回身跑向鉴台,指挥救火,但火势太大,那楼又全是木材制造,根本无用。

    只见四周尽是残碎人肉,分明是爆炸所致,秀英心感奇怪,这鉴台失火,也说得过去,但没有什么东西可以导致爆炸的呀?再看那里救火的侍卫,口中乱喊救火,却无一人真心解救,忽然间心下大悟!

    啊呀!这是祁后消灭开国老臣的诡计呀!

    一想至此,陶秀英不由暗自庆幸自己没有落入圈套之中,但回头一想,却发现自己落入了一个更大的陷阱。

    “为什么祁后要派人叫我进宫?难道是想救我一命么?她早就嫉妒我,屡次阻止我进宫为妃,怎么今天忽然发了善心?不对!她为何单叫我监工造台?又在爆炸前把我叫出来,分明是想把炮炸众功臣的罪名都推在我陶秀英身上啊!”

    想到此,陶秀英才发现,自己是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

    直至此时,陶秀英才后悔当初为何不听王若望的苦口良言,一心贪图富贵,沉弥于世俗享乐之中,致有今日。

    “好在知机,现在走也许还不晚。”秀英想至此,看看左右都在救火,无人注意自己,悄悄离了宫门,见那里有武将的战马,随手牵了一匹,翻身上马,也不敢回丞相府,打马如飞向南城门跑去。

    城中街上一通大乱,众人都向皇宫方向驻足观看,议论纷纷。

    秀英怕人们看到自己穿着朝服的装束惊世骇俗,便把朝服脱了,见着一个沽衣辅,寻了一身旧衣,要了一双旧鞋,丢了一块银子给老板,出门上了马又跑。

    远远看见城门大开,兵丁们都翘首望着皇宫,秀英心道:“这番逃脱了,再不入尘俗。”

    转眼到了城门前,尚有百步之遥,此时便关城也来不及了。

    忽然一声断喝,一骑战马拦在了面前:“陶秀英,你往哪里走?!”

    陶秀英一见,心中叫道:“我命休矣!”

    不知来者何人,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