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现代人的精神自

笨 蛋 / 著投票加入书签

巴士小说网 www.84txt.com,最快更新笨 蛋文集最新章节!

    有人编出一个梦来,说那是真的,说我们都会像那样,活得很美好

    ——题记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古诗十九首,首首断肠。至今我们仍能看到诗中澄澈的星空、飘摇的古道天涯和幽怨的红尘男女。纸上的爱情,远比现实来得罗曼蒂克、浓烈,或者惨烈,这样既适合我们的阅读,也容易引发陶醉、幻想、满足和精神胜利。

    沈从文的经典小说边城中,女孩翠翠的等待为无数人留下了感动:那个人也许明天回来,也许永不回来这不是封建教化下的从一而终,而是原始状态的情感执守,几乎不受任何外在环境影响和左右的纯真与朴素,当然也绝缘诱惑。在那样农耕渔猎的生活中,爱情的生长如同山中的植物,无声无息、根深蒂固、寸土不离。现代城市人望尘莫及,仅仅只能止于片刻的精神幻想,谁也不会尝试亲身去寻找那样的桃花源生活及爱情,亦不可能找到。或许人们关心的一个想法是:这种生活和这种爱情难道真的胜过自己的现实、真的能让自己满足?

    主人公死了,爱情轰烈退场,我们便仿佛如释重负,心神终于泰然,灵魂似乎历尽尘俗超然出世。我们都以为自己忠于现实,却无知于自己在臆想的爱情光辉面前实质性的盲目,更无知于自己身后漆黑的、冷漠的终极现实。所有的小说、电影等等精神消费品均可作如是观,而爱情主题,无疑是这个大众精神贫瘠时代最有效的兴奋剂。

    常常在街头,看见一对对的男女携手而过,我潜意识就会生出一种好奇:这是别人的爱情,我现在所见的牵手,会是他们的终生之约,还是露水之情?尤其是在今天,若干年前遥远国度的传教士圣瓦仑丁的忌日里,会有多少人以他的名义开始他们的牵手和快乐,或升华他们的幸福?又会有多少人或多或少地受到这种气氛的影响,因为落单而感受寂寞?对于现代人而言,情人节的由来其实已经蜕变成为一种淡淡的玫瑰色的背景,一种爱情可能发生、存在和值得纪念与庆祝的理由,这一天成为向自己情感的诉求目标表达和交流的时机,抑或包括欲望潮涌的温床——当然所有的这一切,离不开社会环境的造势、集体的自娱氛围。

    安妮宝贝说:我相信宿命,不相信爱情。爱情是烟花,带来暂时的温暖和安慰。这是互联网黑暗中绽放的花朵,它带着一种最为说不清道不明的爱情。或许百分之九十九点九的网恋结局是走向现实和死亡,剩下那百分之零点一则永无期许。像池莉说过的那样,永远牵不到手,这才是爱情。网络的本质是为人们提供一种认识的途径、交流的方式和游戏的场所,本身就是一种速度的表达。认真的人难免陷落,贪玩的人乐不思蜀“见光死”普及之后,更前卫的一夜情取而代之为时尚。不管过程怎样,结果都是一见“终”情。

    泛爱时代来临,真爱缺席。现代人力求将爱情展现得具象、物化,企图以情书、玫瑰、巧克力、2月14及各种各样的信物来将爱情表达成可以触及的事物,它们来处各异,功能不一,形式多样,但无一例外地被人赋予了属于爱情的精神意义。由此可见“是什么似乎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以为是什么。”人们将一个人的生日或死期当成节日来纪念或者庆祝,这种习惯自古以来在中国也有,首先不管在意义上有何差别,光是这种挑日子的办法就让人莫名其妙。看来精神胜利法是不光是民族心理,也是人类的集体浅意识。2月14与其说是节日,毋如说是度过时间的一种方式——这段时间,一切从属于爱情,或以爱情为主题。但在鲜花的包围中,是否有真爱降临呢?“相爱容易,相守太难。”现代爱情远离了传统的封建家族包办,远离了动荡不安的社会环境,远离了迷离凄苦的身世难题,远离了一见钟情的离奇邂逅,暂时也还与天灾人祸等意外不打招呼的时候,转而走向人物内心的空间,挖掘情感本身的含金量,审视男女双方心灵的契合程度,又有几分纯真,几分默契,几分长久?

    尽管我们听说过网络的危险,见识过现实的残酷,也清楚电影故事的虚构,但却仍然义无返顾、前仆后继地投身其中,认为那里有我们所相信和期待的爱情。爱情确实发生过,也确实在瞬间战胜过世俗,然而发生过后的篇章,则将按照现实的规则来书写。这就是为什么天堂电影院中的老人阿尔弗莱多说:生活不像电影,生活比电影难得多。它们无一例外出自于创作者的主观意识,甚至是经过意识极力加工、精雕细刻的产品。假若铁达尼号一帆风顺,激情退却后的露丝也许会在某个食不果腹的时候为自己的爱情抉择而后悔。当然,这大概就是不经加工也没有奇迹发生的生活原态,远不成其为一部具有票房号召力的国际大片了。

    长大了,我们不再需要纯真,不再苛求完美,对生活的种种反映到情感上,便是不再执着和精于算计。在今天,爱情不再可遇而不可求了,你不去求,或许也会有人带着玫瑰来求你。曾经在小说里收获的爱情理想在现实前面显得虚幻而幼稚。也许你祈祷上天安排的那一次邂逅,比在无数人中间中一个头彩的希望还要渺茫;也许你期待遭遇理想的那一天,比你自己的有生之年还要漫长无期。遇而不求在现代人眼中是傻瓜行径,求而不遇却是莫大的千古悲哀。而对于大多数人的现实而言,婚姻之于生活,并不像爱情之于婚姻那么可有可无。这就是永远的悖论。在电影半生缘里,世钧和曼桢朴素的爱情很能够打动许多人。他们遭遇了世俗的阻力,种种的阴差阳错,生活的琐碎和性格的懦弱最终使得世钧放弃了找回曼桢的冲动,也放弃了爱情——他仍然组成了一个美满的家庭。生活有一种缓慢、细碎和不易察觉的巨大的力量来磨蚀掉人的激情和最初的追求,它像水一样把我们人生某些东西给流走了。

    生活总是从激越走向宁静,直面爱情的本质,需要勇气,同样也需要智慧。流行歌曲里面唱:你让我在瞬间崩溃。瞬间崩溃的岂只自己,还连同眼中的世界。其实人就是那么不可救药地唯心,眼中有爱的时候,全世界都是美的;无力改变的时候,又干脆变成一只鸵鸟。

    有一种像云一样随意飘荡的人生正发生在我们身上。无处不在的流动的情感让彼此相遇和缠绵,然后又分离,完成它本来的随意和流动,云般飘飞的诗意与惆怅。容颜的美化永远无法掩盖内心的虚弱,金钱的丰富永远无法弥补心灵的失却纯真。确实有很多东西属于我们彼此都是唯一的,你的美丽一如我的激情,仅存在过去的生活片段中,永远只留在记忆的画册里。距离之美吸引我们靠近,心之孤独让我们缱绻,生活繁复让彼此碰撞,宿命之题让我们最终分别。随处可遇的爱情,却又似乎最无处可觅。

    这便是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