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递古韵

苍山沧海 / 著投票加入书签

巴士小说网 www.84txt.com,最快更新苍山沧海文集最新章节!

    素有“桃花源里人家”之美誉的黟县,是镶嵌在皖南腹地一方珍稀神奇的璞玉,有着许多令人叹为观止的自然景观和教人摄魂夺魄的人文景观。而作为唐李帝王后裔避难改胡姓世居之地,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古村落——西递村,则是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少女,而今,不同肤色、不同血缘、不同生活方式的游客争先前来撩起她的盖头,一睹她的芳容。

    西递村坐落在黄山南麓,黟县城东。如果不是村北的一条盘山公路,群山环绕的西递几乎与世隔绝。来到村口,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明朝万历六年(1578)皇帝恩准敕建的“荆藩首相”胡文光的牌坊。牌坊为三间、四柱、五楼式结构,气势之宏伟,做工之精细,堪称明代徽派石坊的代表作。中国佛教协会主席赵朴初先生曾赞叹说:这是我一生中所看到的最好的牌坊了。在牌坊东边,西递村的入口处是两个高大的拱卷门洞,内外门额分别题写着“十干衍派”“七哲名家”“西流虹亘”“东阜日华”这些门额昭示着西递悠久而辉煌的历史,也预祝着西递光明而美好的未来。

    沿着凹凸不平、光华润泽的青石板路,走进窄狭蜿蜒、幽深莫测的大路街巷,我看到了电视中才有的远古的文明。层叠的楼院,林立的店铺,幡幌招展,摩肩击毂,历尽千年风雨沧桑而越发神采奕奕。马头粉墙,鱼鳞青瓦,排板木门,青铜方镜,古瓷花瓶,文房四宝以及竹雕石雕木雕砖雕所演绎营造的家园内涵、人文气息和艺术氛围,不是著名画家应天齐先生用凄美的西递村系列水印版画就能全部折射涵盖的,不是先贤墨客凭藉生花妙笔、水墨丹青就能写尽画透的,也不是现代硕儒巨蜻借助数码摄影技术就能淋漓尽致的捕捉到的,更不是一般游客走马观花泛泛游览就能领略悟透的。

    徜徉在西递村的街道,我惊叹于西递村精美绝伦的古代建筑。至今仍完好保存着的120多幢明清邸宅,是明代中叶徽商崛起时西递人衣锦还乡光宗耀祖的标志。这些建筑,有的是书香门第,有的是显赫官宅,有的是徽商故居,有的是雄伟祠堂,有的以用料考究而显高,有的以装饰高雅而夺目,有的以园林秀美而见巧,有的以造型别致而称齐。砖雕门楼,石雕漏墙,木雕花窗,竹雕壁画,件件动人心魄;重檐翘角,相亲孔洞,四合天井,通转楼厅,处处引人入胜。来自远方的游客们在每一处民居景点前,都想多看看、细问问,甚至奢望能在此处居住一段时间,安享清平宁静,沾些福气仙运。

    西递人重文兴教,不惜倾家荡产,读书考学在村中蔚然成风。纵观村史,进入仕途的有115人,廪、贡、监生多达300人。如今走家串户,随处可见“心田存一点子种孙耕,世事让三分天宽地阔”“读书好经商好效好便好,创业难守成难知难不难”等文化味、哲理味、民俗味甚浓的楹联。西递人在房屋建筑、厅堂摆设、字画处理等许多细节上,都煞费苦心彰显其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如“旷古斋”的门罩做成元宝形状,寓意“招财进宝,大富大贵”“东园”门额上方的扇形漏窗与左边屋檐上的秋叶形漏窗相呼应,寓意“抬头行善,落叶归根”“敬爱堂”供奉厅的“孝”字古匾,是一幅溶书、画于一体的艺术作品,从右侧看,酷似一躬身仰首作揖敬奉的后生形象,从左侧瞧,却活象一只尖嘴猴子。字画蕴含着:“孝为人,不孝为畜生”的写意。在每家每户的厅堂条案上,正中位置都摆放着自鸣钟,钟的左边摆放精美的古瓷瓶,右边摆放木雕底座镜子。因古时称左为东,右为西,因此这种摆设被称作“东平西镜”它取瓶镜的谐音“平静”与“嘀嗒、嘀嗒”走动的钟声,构成对家人尤其是远方亲人“终生平静”的美好祈愿。

    西递村钟灵毓秀民风淳朴,西递人心灵手巧敦厚善良。走在路上,不时有好客的西递人招呼你到他们既是店铺又是景点的民居里参观。买不买东西不要紧,要紧得是你要欣赏他们的石雕砚台、竹雕书画、刺绣团扇、木制版画等等彰显民族传统的工艺品。远方客人的啧啧称赞,对于西递的“民间艺术家”来说,是最好的褒奖和鼓励。如果客人看中了某件艺术品,多半都会成交,因为这些自家做的商品是名副其实的“物美价廉”有些工艺品便宜的几乎是赠送。

    走进西递,我仿佛走进了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走进了幽深漫长的历史隧道,走进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天然博物馆,可这分明是现实中的家园、梦想中的归宿啊。作别西递前,我登上了村南的一座山头,斜倚凉厅栏杆,俯视船形的西递,村庄犹如一艘远航的巨轮停泊在宁静的港湾里。西递的先祖大概以此来谆诫后代子孙,在未来充满竞争的学海、宦海、商海中,要乘风破浪勇往直前吧。